2022-08-29 15:12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盡管永順泰通過了發審委審核,但仍面臨不少待解之題:業績不盡如人意,毛利率呈下滑趨勢;過度依賴大客戶;存在內控問題,并引發其與旗下公司的同業競爭。...
啤酒行業上游麥芽制造商粵海永順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順泰”)日前首發過會,計劃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盡管永順泰通過了發審委審核,但仍面臨不少待解之題:業績不盡如人意,毛利率呈下滑趨勢;過度依賴大客戶;存在內控問題,并引發其與旗下公司的同業競爭。
從產業來看,目前我國麥芽行業呈現“兩超多強,地域性小公司并存”的競爭格局,由于進口大麥的價格優勢,麥芽產能逐漸向龍頭企業和沿海港口城市集中。作為上游產業,麥芽行業成長空間受啤酒行業整體發展的影響較大。業內人士認為,麥芽行業是規模經濟,如果沒有一定規模,企業比較難生存下去,啤酒行業較高的市場集中度決定了麥芽產業會向集中化過渡。
IPO過會
據證監會官網,永順泰今年7月底通過了發審委員會審核,計劃于深交所主板上市。此次IPO,永順泰擬募資9.3億元,分別用于“廣麥4期擴建項目”和“年產13萬噸中高檔啤酒麥芽項目”。
企業官網介紹,永順泰業務始于1987年,總部位于廣州,主要從事麥芽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以基礎大麥麥芽為主,兼顧特種麥芽等多種產品,其中大麥麥芽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達95%左右。生產基地分布于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的沿海港口,目前有生產線11條,總產能85萬噸,產能規模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五。
麥芽是啤酒生產的主要原料,一般以大麥為原料制成,也有少量以小麥或其他谷物制成。大麥發芽之后產生的酶,可以使自身的淀粉轉化為可發酵的糖,由酵母轉化為酒精,再通過其他工藝制造成啤酒。可以說,麥芽在顏色、香氣、酒體、平衡感以及尾韻等各個方面均對啤酒產生著影響。
永順泰在其招股書中披露,其與國內主要啤酒集團均已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與百威英博、華潤啤酒、燕京啤酒(8.930, 0.00, 0.00%)、珠江啤酒(7.580, -0.02, -0.26%)、青島啤酒(108.500, 0.50, 0.46%)、嘉士伯、喜力啤酒等啤酒制造商均有超過10年的合作歷史。嘉士伯和青島啤酒方面均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永順泰的確是其麥芽供應商,但并不是唯一的供應商。
據招股書,2019年,永順泰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5%。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麥芽出口企業,產品外銷至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永順泰麥芽的出口規模是我國麥芽出口規模的46%。
過度依賴大客戶
盡管永順泰在市占率上表現不錯,但其近幾年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增收不增利,且毛利率呈下滑趨勢。
據招股書,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永順泰分別實現營收24.32億元、29.38億元、28.26億元和14.8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1億元、1.44億元、1.35億元和1.28億元,2019年-2020年,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0.56%、6.25%。
上述同期,永順泰的毛利率分別為18.44%、15.85%、9.93%和14.3%,呈下滑趨勢。永順泰對此解釋稱,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受到增值稅稅率變動和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在原材料價格方面,2018年-2020年,公司產品原材料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82.45%、83.63%和 82.23%。其中,大麥原料的價格波動對公司營業成本影響較大。
招股書信息顯示,永順泰主營產品為大麥麥芽,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其大麥麥芽營收分別為22.25億元、27.48億元、26.17億元和13.3億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94.08%、96.45%、96.74%和96.16%。而永順泰生產大麥麥芽所用的大麥原料主要依賴進口,采購價格受國際大麥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據招股書信息,2018年到2020年,永順泰大麥原料采購價格分別為1687.53元/噸、1956.51元/噸、1773.62元/噸。
永順泰還在招股書中提及,由于麥芽是啤酒制造的主要原料,目前行業成長空間主要受到啤酒行業整體發展的影響。如未來啤酒消費量下降,行業競爭加劇,將可能導致公司現有主要產品收入下降,毛利率下降,進而對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除毛利率下滑外,永順泰還存在過度依賴大客戶的問題。據招股書,2018年,永順泰前五大客戶分別百威英博、燕京啤酒、華潤啤酒、宏全國際、珠江啤酒;2019年,嘉士伯替代珠江啤酒進入前五大客戶名單;2020年,前五大客戶恢復為百威英博、華潤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宏全國際。
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分別占當年營業收入的59.70%、65.39%、69.71%、69.94%。永順泰方面稱,如未來公司與主要客戶的合作關系發生變化,將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同業競爭問題仍存在
盡管永順泰已經通過發審委審核,但其仍存在歷史遺留的內控問題待解決,并引發了永順泰與旗下公司的同業競爭。這一情況也引發了證監會關注,并在審核會議中對該問題及解決方式進行了詢問。
據了解,永順泰前身為廣東粵海永順泰麥芽有限公司(簡稱“永順泰有限公司”)。2017年,廣東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粵海控股”)為整合下屬麥芽生產經營資產,成立了永順泰有限公司,隨后在2018年,通過股權劃轉、協議轉讓等方式,將旗下麥芽經營主體納入永順泰有限公司的范圍內,包括廣州麥芽劃轉給永順泰廣州、寧波麥芽劃轉給永順泰寧波等。其中,寶應麥芽因歷史問題未納入永順泰主體,一直獨立從事麥芽生產活動。
2020年,永順泰將旗下廣東永順泰特種麥芽有限公司遷往寶應,并更名為粵海永順泰(寶應)麥芽有限公司(簡稱”永順泰寶應“),并將其作為在當地的新經營主體,投資建設新廠。因此,永順泰與寶應麥芽存在同業競爭。
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永順泰和寶應麥芽在2020年簽署托管協議,在永順泰寶應投產前,將寶應麥芽以委托經營的方式由永順泰進行受托管理。同年5月,永順泰寶應、永順泰與寶應縣人民政府以及寶應縣安宜鎮人民政府簽訂了四方協議,規定募投項目“年產13萬噸中高檔啤酒麥芽”投產后,寶應麥芽將停止經營,永順泰寶應將繼承其原寶應區域的市場,從而解決寶應麥芽與永順泰的同業競爭問題。
而據招股書信息,“年產13萬噸中高檔啤酒麥芽項目”為此次IPO募資的主要用途之一,仍處于募資階段。這也意味著,在該項目投產前,永順泰的同業競爭問題將持續存在。
行業向集中化過渡
麥芽行業的發展,趨向沿海地區分布、產業集中化日趨加強是重要關注點。
據招股書,從地區分布上看,我國麥芽制造企業分為兩類,一類位于沿海地區,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河北、山東、遼寧等啤酒消費發達地區,這類地區靠近港口,港口運輸便利,便于利用進口大麥原料。另一類位于內陸地區,靠近大麥種植地區,主要集中在甘肅、河南、新疆、內蒙古,該類麥芽制造企業以國產大麥為主要原料。
近年來,由于國內大麥原料在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進口大麥在生產中的使用越來越多,產能也逐漸向靠近港口地區集中。招股書信息顯示,麥芽產業內陸地區產能由2014年的177萬噸減少為2019年的55萬噸,產量也從2014年的111.5萬噸減少至2019年的25萬噸。而沿海地區則由2014年的319.5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418萬噸,整體呈上升趨勢。且2020年以后我國麥芽產能擴建計劃中,均位于廣東、廣西、江蘇、湖北等沿海地區或水運交通便利地區。
永順泰在招股書中提及,目前我國麥芽行業呈現“兩超多強,地域性小公司并存”的競爭格局。永順泰、中糧麥芽作為龍頭企業,產能在60萬噸以上;大連興澤、海越麥芽、江蘇農墾、新蕾麥芽等產能在10萬噸至40萬噸的企業為第二梯隊;其他為地區性產能在10萬噸以下的小型廠商。
整體上看,我國麥芽產業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中小麥芽廠由于原材料供應不及時、設備落后、規模較小等原因難以獲得大型啤酒廠商的訂單而面臨激烈競爭,過去幾年中常有不滿產或停產等情況。但永順泰、中糧麥芽、大連興澤、海越麥芽等龍頭企業基本可以實現每年滿產。招股書信息顯示,2016年至2019年,行業前五大生產商的麥芽生產量占比均在60%以上。
啤酒營銷專家方剛認為,麥芽行業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集中度越來越高的啤酒行業,啤酒五大巨頭的市場占比已超過90%,這就必然導致啤酒企業集采在某一個公司的占比很高。因此,也必然會影響到麥芽行業向集中化過渡,啤酒集中化完成后,麥芽產業也會集中化。小型麥芽廠由于啤酒市場的高集中度,市場受限,經營會比較困難。大麥成本的上升也會給小型麥芽廠經營帶來困難,“麥芽行業本來就是規模經濟,沒有一定規模,企業比較難生存下去。”
方剛還提醒,麥芽企業要跟隨啤酒高端化趨勢,提供一些高端、高質量和特色麥芽產品,使供應鏈從過去單一品種逐漸過渡到多元化布局。
為了解上市具體事宜和進一步規劃,新京報記者8月20日-8月25日多次撥打永順泰官網電話,截至發稿未接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