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08:51 | 來源:中證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1月以來,資本市場利好因素頻現,疊加疫情防控政策優化,A股市場迎來一波修復行情,消費、地產、金融等多個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但是,臨近年底,市場在短期回暖后再....
“近期增加了存在補償需求的醫藥行業。”
“2023年市場的關鍵詞是‘穿越隧道’,經濟在2023年年中附近出現弱修復的概率較高。”
“預計市場在年中大概率處于牛熊轉換期,可能會演繹出小幅震蕩上臺階的格局。”
“風光電儲當前估值都在最近三年的較低位置,儲能、海風的景氣度相對靠前。”
12月29日晚,在“建行基金服務萬里行之建行?中證報金牛基金巡講”線上直播活動中,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姜鋒和天風證券(2.870, 0.04, 1.41%)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圍繞“全年收官在即,2023如何排兵布陣?”這一主題展開精彩對話,金句頻現。
2023年或是轉折之年
11月以來,資本市場利好因素頻現,疊加疫情防控政策優化,A股市場迎來一波修復行情,消費、地產、金融等多個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但是,臨近年底,市場在短期回暖后再次經歷小幅震蕩。
在姜鋒看來,前段時間的復蘇交易多為政策驅動,出現反彈行情的行業當下基本面相對較弱,未來能否持續上漲還需經過基本面的驗證。“結合目前基本面情況和市場估值水平,2023年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機會。其中,內需復蘇交易有望主導市場的復蘇,自主可控主題和國企改革值得關注。”
劉晨明則將復蘇具體化為“強復蘇”和“弱復蘇”。他認為,當前市場進一步下行空間不大,至于接下來是反轉還是震蕩,則取決于經濟復蘇的路徑——強復蘇對應反轉、牛市來臨,弱復蘇則對應反彈,指數層面可能更多是過渡式的震蕩。在他看來,2023年市場的關鍵詞將是“穿越隧道”,經濟在2023年年中附近出現弱修復的概率較高。對于股票市場而言,經濟弱修復的大環境下,預計市場大概率處于牛熊轉換期,可能會演繹出小幅震蕩上臺階的格局,屬于典型的過渡和轉折之年。
對于明年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姜鋒預計財政政策大概率會比較積極,貨幣政策則以穩為主,國內貨幣條件大概率偏友好,需要信用環境的逐步改善。在此背景下,對于2023年的大類資產配置,姜鋒相對看好國內的權益市場,如果經濟復蘇力度較強,商品也可能存在機會。隨著“第三支箭”射出,信貸、債券、股權 “三箭齊發”合力推動房地產融資,姜鋒認為以地產為代表的穩增長政策將給明年經濟復蘇增加動力,“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已經走過最差階段、即將觸底企穩,關注順周期行業復蘇彈性。”
在劉晨明看來,短期內看好傳統經濟相關板塊,如大消費、大金融等可能難以出現趨勢性大幅上行的機會,更多可能是跟隨經濟弱復蘇而表現為小幅震蕩上臺階。就未來的長期趨勢來看,更看好新興產業。
大消費板塊拐點暫未明晰
歲末年終,不少投資人會重新調整自己的投資布局,姜鋒表示,近期也在自己管理的組合中增加了受益于疫情防控優化、存在補償需求的醫藥行業。
11月以來,消費板塊漲勢明顯,姜鋒對當前消費板塊的估值進行了評估,他認為當前消費板塊處于較為合理位置,未來仍需要根據經濟復蘇力度尋找結構性機會。至于酒店餐飲、旅游、航空機場等此前陷入困境的行業,當前市值已經回到2019年的水平附近,部分甚至更高,基本面的兌現還需要一定時間。
劉晨明則從歷史經驗來分析,大消費板塊的超額收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長期貸款的表現。中長期貸款是否有彈性,決定了傳統經濟板塊的業績彈性,也決定了市場風格能否切向大消費、大金融和互聯網。但他也提醒到,近期消費板塊的明顯上漲,其背后來自于防疫政策優化帶來消費復蘇預期的支撐,但事實上當前中長期貸款增速仍在磨底,向上拐點暫時還未清晰。
近幾年,新能源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寵兒”,但今年以來新能源板塊整體出現回調。姜鋒認為,風電、光伏、新能源車、儲能等板塊的當前估值都在最近三年的較低位置,就行業需求的可預見性來看,儲能、海風的景氣度相對靠前。從長期來看,根據各子行業需求的增長情況可能會出現結構分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