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18:00 | 來源:派財經 | 作者:劉雙霞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出品|WEMONEY研究室文|劉雙霞近日,人民銀行連發3張罰單,涉及招商銀行、廣發銀行、銀聯商務及多名相關責任人,合計罰款超1.34億元。其中,廣發銀行因9項違法事由被處以警告,罰款3484.8萬元,另有12名責任人被罰。...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劉雙霞
近日,人民銀行連發3張罰單,涉及招商銀行、廣發銀行、銀聯商務及多名相關責任人,合計罰款超1.34億元。其中,廣發銀行因9項違法事由被處以警告,罰款3484.8萬元,另有12名責任人被罰。
此次廣發銀行被罰的原因和責任人主要涉及零售業務。作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發行VISA信用卡的銀行,信用卡業務可以說是廣發銀行的王牌業務。不過,近年來,在疫情影響、監管趨嚴、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疊加下,銀行信用卡業務迎來“寒冬”,廣發銀行信用卡違規問題暴露,零售業業務也面臨轉型壓力。
01.王牌業務存多項違規
值得關注的是,廣發銀行此次罰單中,多項違規與信用卡等零售業務有關。
罰單顯示,廣發銀行共違反9項規定,包括:違反人民幣反假有關規定;占壓財政存款或者資金;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
廣發銀行因此被處警告并罰款3484.8萬元;12名相關責任人被罰款,罰金從1萬元至9萬元不等,合計被罰69.5萬元。
在本次廣發銀行被罰的12名工作人員中,主要涉及零售信貸部、信用卡中心、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等零售業務負責人,有5名屬于信用卡中心,其中時任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合規總監李珩被罰款9萬元,系此次廣發銀行12名被罰工作人員中最高罰款金額。其對廣發銀行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4項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
此外,時任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電營管理部總經理夏金、時任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電營管理部副總經理顧佳偉、時任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決策管理部征信合作初級主任蘇榮華、時任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決策管理部數據合作初級專家劉艾珊等4人對廣發銀行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分別被罰款7.5萬元。
從廣發銀行信用卡業務違規來看,主要集中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
事實上,通過用戶數據(位置、標簽、喜好維度,“個性化推薦”、“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是很多金融機構提供差異化服務的方式。WEMONEY研究室關注到,2021年,廣發信用卡提出,要以“千人千面、優質體驗”的精細化服務提升吸引和轉化用戶的效率。
在個人信息保護愈發嚴格的當下,用戶授權難度提升,機構在提供差異化服務的同時,更應注重個人信息保護。
2022年7月,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強化信用卡交易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監管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嚴格執行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征信管理有關規定,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
02.零售轉型壓力加大
信用卡業務可以說是廣發銀行王牌業務。
廣發銀行成立于1988年,2016年起成為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是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
早在1995年,廣發銀行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發行VISA信用卡的銀行,開啟了我國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帷幕,一度成為行業標桿。
在廣發銀行官網中特別突出信用卡優勢,稱信用卡業務總收入、激活率、活躍率、卡均透支等核心指標在業內保持領先優勢。
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末,廣發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 1.01 億張,信用卡新增卡量、收益率、卡均透支等核心指標在股份制銀行中具有領先優勢。
從整體零售數據來看,截至2021 年末,廣發銀行個人存款余額 4359.70 億元,占存款總額的 20.81%,其中個人定期存款占個人 存款余額的 72.42%;個人存款規模整體有所上 升,定期存款占比較高,但零售客戶基礎仍相對薄弱。
不過,近年來,銀行信用卡業務整體發展受限,用戶新增放緩,增速持續回落。截至2021年末,信用卡存量規模達到8億張,增速進一步放緩,增速僅2.85%,為近十年來除2015年外最低。
在激烈的競爭下,廣發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也存在諸多違規操作。
不僅是此次被罰,此前廣發銀行信用卡業務出現一起營銷翻車事件。彼時,廣發銀行上海分行通過“廣發卡上?!蔽⑿殴娞柊l布了一篇標題為“不要告訴別人,你的肚子是被我們搞大的!”的推文。這則推文被上海市市場監督局認定為“低俗廣告”,廣告制作公司收到一張金額高達30萬元的罰單。廣發銀行也被罰60萬元。
作為個人信貸業務的基礎工具之一,信用卡一直是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力重點,承擔著零售轉型排頭兵的重任,前幾年經歷了跑馬圈地的高速增長。
而隨著監管層“不得以發卡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排名作為單一或主要考核標準”等要求的提出,信用卡業務長期以來唯規模論的發展模式將發生轉變,存量競爭將更加激烈。倚重信用卡業務的廣發銀行也迎來了更大的挑戰。
03.籌謀上市十多年未果
目前,12家股份行中,僅廣發銀行和恒豐銀行未實現IPO。
作為國內最早的全國性股份行之一,早在2011 年,廣發銀行就進行上市備案,啟動“A+H”股IPO。2012年7月,證監會暫停A股上市。2013年12月初,廣發銀行以A股市場環境生變為由,決定暫時擱置A股上市計劃而全力備戰H股。
隨著的幾年中,股權變更、管理層更迭、內控風險問題等一直阻礙著廣發銀行的上市進程。
2016年,花旗集團退出、中國人壽增持入主,經過這一變動后,該行上市進程再次停滯,并于2017年年中,將上市進展變更為“暫時中止”。
2017年,廣發銀行又深陷僑興債事件。廣發銀行因此領取銀行業史上最大罰單,總行及其涉案分支機構被合計罰沒7.22億元,10名相關責任人被處以取消高管任職資格、禁入、警告和罰款。
此外,廣發銀行近年來管理層動蕩,三任董事長“落馬”。
2014年,廣發銀原董事長李若虹“落馬”。據查,李若虹的其中一樁罪狀是利用銀行處置不良資產之機,為利益關聯人謀取不當利益,并索取或收受大宗物業或大筆錢款。
最高檢2022年9月消息顯示,廣發銀行原董事長王濱涉嫌受賄、隱瞞境外存款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最高檢依法對王濱作出逮捕決定。
另外,2022年11月,有媒體報道稱,此前在廣發銀行擔任了7年董事長的董建岳,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犯罪被帶走調查。
董建岳曾在離職信中曾感慨,有一些工作成效尚未達到預期目標。他表示,”特別是IPO,幾經努力,使出洪荒之力,也未達成。每每想到這些我都感到深深的不安和愧疚。”
廣發銀行的新一代領導團隊面臨著零售轉型和推進上市兩大挑戰。
2022年6月,廣發銀行新任董事長白濤的任職資格獲得銀保監會核準批復。
根據官網資料,目前廣發銀行高級管理層人員包含:行長王凱,常務副行長尹矣,監事長羅玉冰,副行長鄭小龍、徐紅霞、林德明、方琦(候任),紀委書記陳向榮,董事會秘書李廣新,行長助理李小水以及首席戰略官張偉。
白濤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廣發銀行堅持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業務導向,加快推進輕資產、輕資本業務轉型,全面打造輕型業務發展路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