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11:30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基金經理“減負”卸任在管基金產品,可能是出于工作安排調整、工作變動等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基金經理希望自己在產品管理方面能夠更加聚焦。...
2月以來,鵬華基金王宗合、信達澳亞基金馮明遠、前海開源基金曲揚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紛紛卸任旗下管理的部分基金產品,交由此前共同管理產品的其他基金經理進行管理。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基金經理“減負”卸任在管基金產品,可能是出于工作安排調整、工作變動等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基金經理希望自己在產品管理方面能夠更加聚焦。
王宗合卸任旗下兩只基金
2月4日,鵬華基金發布公告稱,鵬華基金副總裁、權益投資二部總經理、穩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王宗合由于公司工作安排需要,自2月4日起不再擔任鵬華成長價值混合、鵬華優質回報兩年定開混合的基金經理,兩只基金分別由此前共同管理的基金經理梁超、王璐進行單獨管理。
這兩只基金均成立于2020年,首任基金經理均為王宗合。2022年9月,2只基金分別增聘梁超、王璐為基金經理。這兩位基金經理均來自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二部,在研究覆蓋的行業上有所不同,對風格形成了補充。
數據顯示,王宗合在管期間,兩只基金的規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水:鵬華成長價值混合由2020年三季度末的42.57億元縮減至2022年四季度末的10.56億元,鵬華優質回報兩年定開混合由2020年四季度末最高的29.72億元降至2022年四季度末的6.12億元。業績方面,王宗合在兩只基金的任職表現有所分化,其任職總回報率分別為-6.32%(A份額)、15.24%。
此次卸任這兩只基金產品后,王宗合目前管理鵬華匠心精選混合等8只基金,在管基金總規模由2022年四季度末的199.95億元降至183.27億元。另外,鵬華匠心精選混合于1月20日增聘郎超為基金經理,郎超同樣來自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二部,該基金2022年四季度末的基金規模為109.54億元。
基金經理需要聚焦
除王宗合外,近期馮明遠、曲揚兩位明星基金經理,也各自卸任了一只旗下的基金產品,由此前共同管理產品的其他基金經理管理。
2月3日,信達澳亞基金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內部調整,公司副總經理、聯席投資總監馮明遠不再擔任信澳先進智造股票型的基金經理,該基金交由2022年11月增聘的基金經理齊興方單獨管理。
數據顯示,信澳先進智造股票型成立于2019年1月,首任基金經理為馮明遠。馮明遠在管期間,該基金于2021年四季度末達到最大規模35.79億元,到了2022年四季度末,基金規模回落至19.96億元。任職期間,馮明遠的總回報率為171.42%,年化回報率為27.94%。
無獨有偶,此前馮明遠于1月13日卸任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經理,交由共同管理產品的基金經理李淑彥、朱然管理。經過最新調整之后,馮明遠目前管理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等7只基金,在管基金總規模由2022年四季度末的314.08億元降至256.68億元。
此外,前海開源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曲揚也自2月3日起卸任前海開源醫療健康的基金經理,由此前共同管理該產品的公司投資部副總監、基金經理范潔單獨管理。此次卸任后,曲揚管理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混合等8只基金,在管基金總規模由2022年四季度末的281.79億元降至261.62億元。
資料顯示,前海開源醫療健康成立于2018年1月,曲揚為首任基金經理,范潔自2018年2月起擔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數據顯示,前海開源醫療健康的最大規模出現在2021年四季度末,達到了30.78億元,而2022年四季度末的基金規模回落至20.17億元,曲揚任職期間的總回報率為50.35%(A份額)。
對于基金經理卸任基金產品的行為,某第三方機構人士表示,可能是由于公司內部工作安排發生變動,也不排除可能會有工作變動的考慮,但是不少基金經理還是希望自己在基金管理上可以更加聚焦。另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很多中小規模基金公司過于依賴個人,導致“一拖多”、個人風格占比過重等現象出現,雖然不一定會對基金收益造成較大影響,但可能因個人風格過于鮮明或不堪重負而導致基金凈值不夠穩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