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9 14:0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業內人士看來,爆款基金多出自中大型或是知名人士創立的基金公司,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資源。當前基金產品數量超過萬只,依靠單一產品業績制勝的階段或已過去,...
“銀行渠道經理跟我說,某爆款基金即將打開申購,但申購時間只有1天,若不上車就買不到了。”此種饑餓營銷,讓基民葉峰(化名)有點緊張,最終買入此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爆款基金首發時已遭投資者搶購,彼時銀行渠道經理同樣進行了提醒。銀行渠道經理的話再次得到了驗證,2月9日,該只爆款基金如約暫停了申購。值得深思的是,在明星基金被爭搶的當下,許多中小基金公司的績優基金卻無人問津。從結果來看,百億級基金的超額收益并不突出,去年只有1只百億級基金實現正收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爆款基金多出自中大型或是知名人士創立的基金公司,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資源。當前基金產品數量超過萬只,依靠單一產品業績制勝的階段或已過去,公司品牌力越來越受重視。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業績好、規模增”,這一現象在部分中小公募基金旗下產品上似乎并沒有上演。
以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股票為例,2019年至2022年連續4年實現正收益,其中,2022年收益率為31.5%;截至2023年2月7日,今年以來收益率也超過10%。但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股票規模并沒有實現較大突破,截至去年底,其規模約為4億元。
同樣“門前冷落鞍馬稀”的還有圓信永豐興源混合,該基金凈值于近日創出新高。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圓信永豐興源混合A近1年回報為37.27%,在同類2133只基金中排名第4;近2年回報為18.5%,在同類1976只基金中排名第141。
但圓信永豐興源混合已縮水成一只迷你基金。截至去年底,圓信永豐興源混合規模只有約6000萬元,而在2017年成立的時候,其首募規模約為10億元。仔細梳理發現,類似的基金還有不少,絕大多數產品屬于中小基金公司。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多只明星基金的規模卻持續膨脹。例如,去年10月,泉果基金旗下首只公募基金產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首募規模約為100億元。今年2月6日,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宣布,2月8日開放日常申購,單日單賬戶限額50萬元。不過,2月8日收盤以后,該基金發布了暫停申購業務的公告,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知名老將傅鵬博的擁躉頗多。以其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A為例,截至2月7日,該基金近三年收益率為23.03%;去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虧損超過30%。但從睿遠成長價值混合份額來看,自2019年成立以來,每個季度都獲投資者凈申購。
緣何“叫好不叫座”?
基金銷售冷熱不均的原因是什么?業內人士表示,多重因素導致這一現象出現。
第一,近兩年基金行業實現大擴容,基金產品數量超過1萬只,如果基金業績不是特別拔尖,很難被投資者看到。
第二,良好的品牌形象越來越重要。以傅鵬博為例,作為知名投資老將,備受投資者追捧,即使短期業績差,投資者也不離不棄。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十幾年前,在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時,睿遠基金創始人陳光明就開始了持續的投資者教育活動,成效顯著,如今已成為價值投資標桿。
第三,近兩年部分基金公司營銷力度頗大。去年多家頭部基金公司打造IP形象,并從多維度打響品牌度,如地鐵站、機場等處經常能夠看到基金公司的宣傳廣告,雖然宣傳話術略有不同,但本質都在宣傳公司業績長期表現好,讓投資者相信長期的力量。
此外,頭部基金公司往往具有較強的渠道資源。“大公司在渠道上更有優勢,渠道在推銷基金時也更容易。小公司往往沒有資源配合渠道進行宣傳,甚至有些渠道,小公司沒有準入資格。”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直言,小基金公司與渠道建立信任需要時間,而小公司旗下有部分產品近三年業績好,但無法保證業績的可持續性與穩定性。
走“難而正確”的道路
單一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比如部分基金業績增長跟不上規模擴張。部分小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為了吸引投資者注意,選擇劍走偏鋒,押注單一板塊。從基金歷史表現來看,極致操作往往帶來高波動性,導致業績缺乏持續性,投資者盲目跟風或將蒙受較大損失。例如,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憑借對半導體板塊的押注,成功升級為百億級基金。去年諾安成長混合虧損超過40%,但去年全年諾安成長混合規模依然實現大幅增長。
滬上一位基金公司營銷總監直言,近兩年基金投資快速走入大眾視野,但相關知識較為專業,很多投資者對基金仍缺乏足夠的認知,更多是依賴渠道的推薦或是直觀感受。“從渠道和基金管理人角度來看,對規模需求應當保持克制,不要讓明星基金無節制膨脹。不得不承認的是,留給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間確實不多了。單只基金業績優異或難突圍,如何打造出品牌,成為中小基金公司當前必須解決的事情。”
打造品牌并非一日之功。招商基金總經理徐勇認為,未來公募基金不再具有牌照優勢,或者至少牌照優勢相比10年前降低不少。基金行業內的競爭越來越強,而競爭就意味著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公募基金行業未來將呈現出綜合化與特色化并行發展、優勝劣汰的新格局。中小基金公司要生存發展,必須展開特色化經營,在細分領域、細分客群中創出自身特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