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0 14:31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聚威新材期末存在兩項在建工程。其中“一期項目”聚威工程塑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的投資內容為建設生產基地,擬擴大改性塑料的生產規模,項目建設期為2018年8月...
近日,高性能改性塑料材廠商上海聚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聚威新材”)的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暫緩審議”。
科創板上市委2023年第3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決定暫緩審議聚威新材的發行上市事項,并要求公司針對“在建工程轉固、業績真實性”等問題作進一步說明。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上市委員會此前的兩輪問詢中,在建工程相關事項均被重點關注,但部分內容回復及核查或仍未得到監管認可。
在建工程項目4年未果
招股書顯示,聚威新材期末存在兩項在建工程。其中“一期項目”聚威工程塑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的投資內容為建設生產基地,擬擴大改性塑料的生產規模,項目建設期為2018年8月至2022年下半年,投資金額0.49億元。
“二期項目”擴建聚威工程塑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的投資內容主要包括生產基地擴建項目和研發測試中心建設項目,建設期為2019年3月至2022年下半年,投資金額1.87億元。
上交所首輪問詢中曾要求聚威新材說明,各在建工程項目的投資內容、投資金額、建設期、累計發生額、轉固金額等進展。
從公司最新回復函中發現,截至2022年6月末,兩個項目均未竣工,且遠落后于計劃工期。聚威新材給出的理由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施工效率,以及連續整改工程質量問題所致。”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項目出現“屋面漏水、屋面混凝土面層及樓梯踏步起砂整改工程”這一系列問題是在2021年末。而截至2022年6月末,近一年半時間后,該項整改工程仍為解決。也就是說,兩個工程項目自2019年3月開始建設,整個項目持續近4年時間仍未建成,項目進展異常緩慢,也沒有進行任何轉固。
北京某城投項目財務負責人曹興(化名)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由于在建工程一邊消耗工程物資、一邊創造固定資產的情況,以及總值高、進度難以追蹤和確定的特點,是一些企業操作利潤甚至財務造假的溫床。”
“判斷在建工程真實性的標準之一就是有沒有在預定時間內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從公司目前項目進展異常緩慢情況來看,可能是公司經營出了問題,也可能是故意拖延在建工程進度,延遲轉固時間,從而好把很多費用資本化和減少折舊費用。”曹興補充。
針對聚威新材在建工程進展等相關問題,《科創板日報》記者多次致電公司采訪并發送采訪提綱,但對方電話并未有人接聽。
針對在建工程進展等一系列細節,上市委員會也在二輪問詢中追問一期和二期項目存在漏水、起砂等諸多施工質量問題的原因,是否存在通過在建工程占用聚威新材資金的情況。
毛利率連續3年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兩輪問詢的重點之一,聚威新材的經營業績以及毛利率等財務情況,也是審核的“重災區”。
據悉,聚威新材主要從事高性能改性塑料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6月末,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2.22億元、2.64億元、3.65億元、2.07億元,同期對應的歸母凈利潤為2079.15萬元、4652.37萬元、4802.67萬元、2836.56萬元。
在業務規模持續增長的背后,聚威新材同期主營業務毛利率卻呈下滑趨勢,分別為31.45%、36.06%、27.57%和25.75%。不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則分別為21.32%、26.09%、16.57%與15.33%,聚威新材的毛利率較平均值高出十個百分點。
聚威新材方面解釋稱,公司小規模特色化經營,定位于高端市場,專注于較高毛利的細分賽道,逐步形成技術優勢,產品的高技術含量得到客戶肯定。同時公司坦承,在新能源部件產品中,公司對中高端產品的定價權相對有限。
上市委員會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改性通用塑料產品毛利率是否存在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率持續下滑的風險。
“暫緩表決的企業,并不意味著在IPO道路上就此止步。”經濟學家宋清輝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一般來說,IPO首發申請被暫緩表決說明企業出現了有可能影響上市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并不是會議當場能夠解釋清楚的,或者當場所以就暫緩表決給公司時間澄清問題暫不通過,待遺漏得到彌補、問題得以澄清、舉報傳言得到充分解釋,再重新上會審核表決。
顯然,在前兩輪問詢以及現場問詢中,圍繞聚威新材在建工程以及公司業績指標變化等諸多問題,公司的解釋并不能讓發審委員信服,也因此被列入進一步需要落實的事項中。而上述諸多的疑問,或成為阻礙公司科創板IPO的“攔路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