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 08:48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0年7月三生國健登陸A股市場,該公司主要從事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2021年,三生國健有95.8%的收入來自醫藥制造。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86.6%的收入來自...
《電鰻財經》 文 / 楊力
在營業收入下降的情況下,三生國健(688336.SH)的凈利潤成功扭虧,這要歸功于該公司對費用的控制。近年來,三生國健的研發投入占比超過五成,該公司正積極發展CDMO業務來改變業績依靠一款藥品的現狀。
營收下降 凈利潤扭虧
2月25日,三生國健發布了2022年的業績快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2%;同期該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826.96萬元,同比增長了167.3%;同期扣非后凈利潤為-76.4萬元,上年同期為-756.97萬元。
對于營業收入的下降,三生國健的解釋是,該公司核心產品益賽普受市場競爭加劇及疫情的影響較大,銷售收入同比負增長。但該公司抗腫瘤產品賽普汀2022年度快速放量,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另外,2022年度也是公司CDMO業務獨立運營第一年,業務進展順利,成為公司業務新的增長點。
對于扣非前凈利潤的增長,三生國健給出的解釋是,公司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的降低,其中管理費用較去年同期同比減少17.62%,管理費用率較去年同比降低0.8個百分點;公司2022年度投入研發費用31328.38萬元,較去年同期同比減少31.16%。
2020年7月三生國健登陸A股市場,該公司主要從事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2021年,三生國健有95.8%的收入來自醫藥制造。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86.6%的收入來自益賽普,2%的收入來自健尼哌,7.2%的收入來自賽普汀。
《電鰻財經》注意到,過去幾年三生國健基本徘徊虧損的邊緣。從2019年至2021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93億元、-1.99億元和-0.08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9.15%、-167.91%和96.19%。
業績的低迷與該公司主要依靠其一款產品益賽普有直接關系。益賽普是該公司在2005年自主研發,是我國風濕病領域第一個上市的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也是我國首個上市的全人源抗體類藥物,從此扛起了三生國健主營收入。
在三生國健上市之前的2017年至2019年,益賽普占三生國健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100%和99.84%,由此可見,該公司嚴重依賴益賽普的銷售。直到2020年,該公司的第二款藥品賽普汀才獲批上市,截至目前該公司產品的收入占比還未達到10%。
業績嚴重依賴賽普汀,而且,隨著該藥品在2017年納入醫保目錄,價格大幅下降,而且,競爭對手的產品又致使賽普汀不得不繼續價格,該公司的業績也在持續走低。
研發投入占比超五成 新業務仍難“扛大梁”
事實上,三生國健也想開辟新的收入來源。2022年,三生國健曾披露公司將CDMO業務作為重要發展方向之一。要改變其過去CDMO業務被動接單的狀態,全面升級為由上海晟國作為獨立的CDMO運營平臺。
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物科技公司加入CDMO業務的競爭大軍,三生國健在其2022年半年報中披露,該公司也將發展CDMO業務,并在目前4萬升產能的基礎上還大規模投建新產能,包括上海張江基地和蘇州基地。上海基地包含三個獨立的1000升生產線和一條獨立的灌裝線。
從2017年年2019年,三生國健來自CDMO業務的收入分別為813.49萬元、1100.38萬元和1199.63萬元。截至目前,三生國健的CDMO業務規模仍然較小。2021年上半年,三生制藥CDMO業務收入4005萬元,同比增長9.4%。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三生國健要發展CDMO無法繞開兩個問題:同業競爭猜疑、CMC能力。業內人士指出,像三生國健這樣的生物醫藥公司,如果是既想自主研發創新藥物,又想同時為客戶提供CDMO服務,很難兩者兼顧。
另外,IP問題是發展CDMO的要害。現有的甲方轉乙方基本均為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一方面作為客戶,如何保證客戶給你的結構式公司不會拿去做氘代或做甲基化修飾,變成和客戶同靶點、同作用機理的競爭者?另一方面公司自己研發新藥,如何證明自己管線里的產品不是從CDMO客戶手上剽竊的?
綜上所述,三生國健在2022年的凈利潤實現了扭虧,但該公司靠一款產品支撐業績的狀況并沒有改變。而且,在營業收入下降的情況,其凈利潤實現增長主要歸功于該公司對費用的控制。而且,該公司對研發費用的降低也值得警惕。
2020年和2021年,三生國健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8億元和4.7億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31%和50.96%。從三生國健的研發投入情況也可以看出該公司想盡快改變現在靠單腿走路的現狀。
作為一家創新藥企業,三生國健在2020年登陸A股市場時被資本市場普遍看好。上市首日,該公司股價開盤報44元,收報54.1元。上市第二個交易日,該公司盤中創下歷史最高點57.52元,此后股價一路走低。從上市到目前,該公司的股價已跌去了65%。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