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11:18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中順潔柔表示主要是因為國內部分地區受疫情管控影響,疊加產品提價策略及渠道結構調整,短期內銷售受到一定影響。此外,國際原材料、包材及能源...
“紙茅”中順潔柔凈利表現再次延續2021年的下滑態勢。
2月27日,中順潔柔(002511.SZ)發布2022年業績快報,公司營業收入約85.7億元,同比下降6.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52億元,同比下降39.43%。這是繼2021年凈利潤下滑后,再次出現的業績增長困境。
對于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中順潔柔表示主要是因為國內部分地區受疫情管控影響,疊加產品提價策略及渠道結構調整,短期內銷售受到一定影響。此外,國際原材料、包材及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疊加消費市場疲軟不振、市場競爭激烈等原因,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對此,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生活用紙是門檻相對較低的行業,市場競爭壓力很大。中順潔柔持續走下坡路,除了受到宏觀環境疊加成本上漲的因素外,還有消費者習慣的改變以及市場競爭的日趨加大、逐漸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的影響。
《華夏時報》記者就公司業績情況、應對原料成本大幅上漲的舉措、多元化業務發展計劃等相關問題致函中順潔柔,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產品提價,凈利潤再下滑
根據業績快報,中順潔柔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85.7億元,同比下降6.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52億元,同比下降39.43%;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同比減少40%。
對此,中順潔柔表示主要是因為國內部分地區受疫情管控影響,疊加產品提價策略及渠道結構調整,短期內銷售受到一定影響。此外,國際原材料、包材及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疊加消費市場疲軟不振、市場競爭激烈等原因,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根據公司財務數據,從2021年第二季度起,公司已連續六個季度出現單季歸母凈利潤下滑,下滑幅度在30%與65%之間。
中順潔柔表示,2022年度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以及消費疲軟等因素影響,公司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面對嚴峻形勢,為緩解成本壓力,公司通過產品提價、優化品類結構、調整渠道結構以及降本增效等有力措施,一定程度上緩和經營壓力。
據悉,中順潔柔在去年整年推出了持續全年的提價策略。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采取產品分階段推進調價,并已對大部分產品均進行了提價。但從業績表現來看,調價舉措對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作用并不明顯,甚至可能對銷量、利潤帶來一定影響。
在公司2022年10月底披露的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中順潔柔回復表示,由于公司堅定地執行產品提價策略,短期內銷售受到一定影響,是第三季度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中順潔柔稱仍將堅定地執行產品提價策略以提升綜合噸售價。
在江瀚看來,調價并非一個好的措施。他向本報記者表示:“畢竟市場競爭這么激烈,而且紙品行業沒有太大的不可或缺性,替代產品很多,一旦過度調價的話,市場對其認知就會出現變化,消費者就會選擇放棄購買。”
除了市場大環境影響,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中順潔柔在2021年以來持續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還有公司產品品類有限,存在較為明顯的單品依賴,而單品在細分市場份額又極高,已經快要觸發天花板了,容易陷入‘不進則退’局面;同時,公司未能成功借助優勢單品所建立的品牌和渠道優勢發展周邊生態產品建立第二增長曲線,增長持續性受到影響。”
亟待加快多元化布局
中順潔柔面對的壓力不止來自業績變動,2021年以來大批高管的“集體出走”也使得管理層人事震蕩。
2021年,中順潔柔外聘銀行業出身的劉鵬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而時任總裁鄧冠彪、副總裁岳勇、副總裁葉龍方、負責營銷方面的聯席總裁戴振吉、監事兼審計部負責人李佑全、董秘兼副總裁周啟超以及證券代表曹卉相繼離職。其中,鄧冠彪為公司創始人鄧穎忠長子,彼時剛擔任總裁兩個月。對此,深交所還向中順潔柔發出了關注函。
2022年3月、6月、11月,中順潔柔又有3位擁有豐富行業經驗、時任副總裁的劉金鋒、鄧雯曦、李肇錦相繼辭職。
對于市場的質疑,公司方面曾表示:“管理團隊的人事變動都是有序在進行。公司已建立現代化的企業治理機制,人員及崗位的變動,不會影響公司治理和生產經營。”但中順潔柔人事發生巨大變動的這一年正也是中順潔柔持續走下坡路的時期。
2022年9月,中順潔柔曾對外披露稱,隨著銷售渠道的不斷拓展,目前的產能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銷售需求。此前2月15日,中順潔柔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對外披露了首期10萬噸生活用紙項目將在2024年初投產的消息,建成后公司產能將達到90多萬噸,可以彌補一定的產能缺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相關數據,中順潔柔的產能在行業內位居全國第四位,前三名按順序分別為恒安國際、金紅葉、維達國際,目前中順潔柔市占率僅在6%左右,同時,其余三家企業也有在建產能的行動。
對此,江瀚指出:“擴張產能并非趕超競爭對手的關鍵,核心依舊在于公司能否有長期的市場競爭力和競爭優勢,是否能夠在一個門檻較低、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中建立起差異化競爭的護城河。”
為緩解自身所處的困境,中順潔柔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進行渠道整合,形成五大渠道包括非傳統銷售渠道EC(電商渠道)、RC(新零售渠道)、AFH(商用消費品渠道)、傳統銷售渠道GT(傳統經銷商渠道)和KA(大型連鎖賣場渠道)的銷售模式。2019年,為迎合消費升級趨勢,中順潔柔推出了全新個人護理品牌朵蕾蜜;2021年,中順潔柔管理層提出產品多元化的戰略布局,“潔柔”和“太陽”雙品牌并向發展。
但從經營結構來看,維達國際、恒安國際的生活用紙占比分別為82%和47.3%,有較為強勁的第二產業;而中順潔柔依舊主要依賴生活用紙,營收占比超90%,個人護理品牌朵蕾密提供的營收僅占比不到10%。
對此,江瀚指出,對于中順潔柔而言,需要盡快發力尋找多元增長曲線,特別是第二條增長曲線的構建非常關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