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11:10 | 來源:市場資訊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真實、準確、全面的信息披露,是注冊制下對IPO公司、包括上市的基本要求。但數坤科技的信息披露令人起疑。
港股IPO未果,數坤(北京)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坤科技”)正在重啟IPO。
最新消息是,數坤科技上市輔導備案登記已獲證監局受理,輔導機構為華泰證券(12.360, 0.01, 0.08%)(601688.SH)。
早在2021年,數坤科技就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直至招股書失效也無進展。這一次,公司要重啟IPO了。
數坤科技是世界領先的智慧醫療健康科技平臺,2017年成立以來,包括高盛資管、春華資本、紅杉中國、遠毅資本等一大批知名資本入股。成立以來,公司股權累計可能在20億元左右。
雖然是行業領先者,數坤科技的綜合毛利率超過80%,但公司持續虧損,兩年半時間虧損達3億元,至今還未看到扭虧跡象。
融資數據真假難辨
真實、準確、全面的信息披露,是注冊制下對IPO公司、包括上市的基本要求。但數坤科技的信息披露令人起疑。
根據官網及招股書,數坤科技是提供疾病篩查、診斷及治療選擇與規劃的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解決方案的AI醫療龍頭企業。公司致力于構建全球領先醫療健康大腦“數字人(8.180, 0.02, 0.25%)體”,針對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等重大常見病和慢病,自主研發了覆蓋疾病篩查、輔助診斷、治療決策全流程的“數字醫生”產品組合,并成功應用于智慧影像、智慧手術、智慧健康三大領域。
數坤科技由馬春娥創辦,馬春娥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后加入IBM,曾任創新研究院的研發經理,負責IBM Cloud和IBM Cognitive Computing相關產品的孵化,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超過14年經驗。
目前,公司的股權結構為,馬春娥及丈夫毛新生分別直接持股11.82%、17.53%,馬春娥為公司創始人兼CEO,毛新生為公司董事長。
數坤科技成立于2017年6月22日,當時注冊資本為300萬元。短短幾年,就成為行業領先者,與資本加持密不可分。
成立以來,數坤科技已累計完成了10次股權融資。
根據公司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書,2017年9月,公司完成天使輪融資,遠毅智源出資2000萬元認購75萬元的注冊資本。緊接著,輕舟互聯出資133.33萬元入股。
2018年,公司實施A輪融資,投資者出資0.80億元認購。2019年初,公司實施A+輪融資,創世一期等出資1億元認購。
2020年6月5日,公司B輪融資獲得資金1.4628億元,6月28日B+輪融資募資0.50億元。當年8月21日,公司又完成了B2輪融資,募資1.03億元。
2020年12月,數坤科技實施C輪融資,紅杉資本、中科創達(103.260, -0.04, -0.04%)、中國財產再保險、中國人壽(34.380, 0.05, 0.15%)再保險等參與認購,合計出資約5.015億元。作為C輪融資一部分,輕舟互聯、啟明融新作價850萬元轉讓部分股權,渤盈咸寧向上海晨熹轉讓了部分股權,作價0.50億元。
2021年1月21日,公司進行C+融資,獲得募資0.30億元。
2021年7月,股改完成,數坤科技進行D輪融資,募集資金6.86億元。此時,公司的估值已達94.07億元。
綜上,在港股IPO前,數坤科技完成了10次融資,累計融資17.1811億元。
然而,根據此前公司官網及媒體公開報道,數坤科技的股權融資遠不止這個數。2017年,天使輪融資2200萬元,2018年A輪融資2億元,2019年2月B輪融資2億元,2020年4月完成兩輪融資4億元,2020年12月完成融資5.9億元,2021年8月完成7億元融資,合計為21.10億元。
招股書披露的融資數據與公司官網及媒體此前報道的融資數據,相差3.9189億元,接近4億元。這一差距并不小,究竟哪個數據更準確?
市占率第一仍難以扭虧
前次港股IPO失敗,與數坤科技持續虧損、短期內扭虧無望有關。
根據官網及招股書,數坤科技已經構建了世界領先的數字醫療大腦——“數字人體”,自主研發覆蓋人體各部位重大常見疾病輔助診療產品組合——“數字醫生”,目前已經完成在智慧影像、智慧手術、智慧健康領域的全面布局。“數字醫生”產品組合包括30多種產品,覆蓋五個關鍵治療領域,包括心、腦、腹、胸及肌骨系統,用以分析醫學影像數據,并在涵蓋疾病篩查、診斷、治療方法選擇及規劃的臨床過程中提升醫生工作效率和診斷質量,幫助醫生更精準、更便捷、更高效的工作。
目前,數坤科技是全球唯一一家在心、腦、胸三個關鍵領域同時擁有NMPA三類證、MDR CE認證的醫療AI高科技企業。公司的數字醫生產品已經在全國近3000家醫療健康機構高粘性日常使用,包括超90%的百強醫院及80%的目標公立三甲醫院,市場覆蓋率行業第一。
從收入方面看,數坤科技的發展較快。2019年至2021年1-6月,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6.40萬元、2495.10萬、5262.40萬元,2020年、2021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達3165.84%、667.23%。
在此期間,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3.38%、83.47%、84.24%,均超過80%。
然而,數坤科技持續虧損。上述同期,公司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分別為-9129.80萬元、-12906.50萬元、-8742.4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357萬元、-13461.70萬元、-8778.20萬元。兩年半時間,公司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的虧損金額合計約為3.08億元、3.16億元。
對此,數坤科技將其歸因于費用較高,其中,主要費用為研發費用。上述同期,公司的4268.90萬元、6293.30萬元和8118.80萬元,合計約為1.87億元。
兩年半時間,累計虧損3.08億元,研發費用累計1.87億元,看來,并非全部是研發投入較高這一個因素。
從虧損金額看,隨著營業收入增加,公司虧損金額逐年增加。
在招股書中,數坤科技進行風險提示時稱,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行業為新興、快速迭代的行業,公司可能無法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任何改進或新產品的成功取決于多項因素,公司何時能夠實現盈利,具有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密集融資的數坤科技燒錢較快。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7.77億元。
這似乎可以說明,近20億元融資,數坤科技已經燒掉了10億元左右。重啟IPO,既有資本尋求退出的要求,更可能也與公司新的需求相關。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