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14:04 |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 作者:俠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近日舉行的2023中國農產品電商高層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回顧了2022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挑戰和機遇,探討了農產品電商未來發展趨勢。...
農村電商已成為農產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成為發展農村數字經濟的突破口、領頭羊,為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新征程中,農村電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需要政府部門、廣大經營主體、社會各界進一步聚力推進,不斷創新,實現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
在近日舉行的2023中國農產品電商高層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回顧了2022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挑戰和機遇,探討了農產品電商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商務新聞網 過去一年,雖受疫情影響,但農產品網絡零售依然超過預期。“2022年我國農產品電商超額完成《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的目標,特別是超額完成‘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4300億元’的目標,達到5313.8億元,同比增長9.2%。”在研討會上,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與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2023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少亮點為農村電商創造了發展條件,2023年農產品電商將進入中高速發展時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電商,包括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網絡銷售等。與會嘉賓紛紛表示,要更好發揮農產品電商對賦能鄉村振興,做大消費這塊“蛋糕”的重要作用。
農產品跨境電商呈現新趨勢新特點
“目前,我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呈現出多種趨勢。”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院長洪濤在研討會上表示,從宏觀來看,我國農產品電商主要呈現出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綠色化、數智化、網鏈化、國際化、創新化、現代化、數字化十大發展趨勢。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出臺了多項涉及農產品電商的政策。面對政策利好,我國農產品電商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特點和亮點,如“快遞進村”效果顯著、農產品網絡零售增速超過農村網絡零售、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有新亮點、農產品上行能力持續增強、預制菜和即時零售成為新熱點。
洪濤進一步表示,目前來看,農產品電商多種模式創新發展,直播電商、預制菜電商將進入升級發展階段,農產品電商企業和平臺加快數字化轉型,農產品電商上行呈網上網下融合發展趨勢,農產品跨境上行量將越來越大,農產品標準化促進農產品電商品牌化發展,綠色化促進農產品電商生態化發展,“無接觸性”交易模式再趨流行,農產品供應鏈數字化控制塔成時尚。值得一提的是,農產品跨境電商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貿易額81億美元,同比增長25.9%。其中,出口12.1億美元,同比增長153%;進口68.9億美元,同比增長15.7%。
“這得益于農產品跨境電商政策制度體系持續完善。一方面RCEP生效實施,協定中涉及農產品的比重較大;另一方面,截至2022年底,國務院已先后分七批設立165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覆蓋31個省區市;此外,支持外貿新業態的跨境人民幣結算、發揮海外倉的帶動作用,以及推動跨境電商的出口退換貨試點等政策措施,都推動了農產品跨境電商的高速增長。”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在會上表示。
“在農產品跨境電商進口多元發展的同時,農產品跨境電商出口也在探索新渠道。”洪勇介紹,如進口活鮮商品開啟跨境電商保稅網購模式、直播帶貨成為海外農產品拓展中國市場的新渠道、跨境電商B2B出口模式快速普及、地方積極探索開辟農產品“走出去”的新通路、地理標志農產品涌入跨境電商賽道等,體現了目前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未來農產品跨境電商即將迎來新一輪合規,進入品牌新時代,同時加快移動端布局,模式也將加速迭代。”
不過,洪勇也坦言,相關政策的系統性、協調性不足,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有限,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是制約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
不僅農產品跨境電商領域面臨一些不足,2022年我國農產品電商整體發展也面臨新挑戰。報告顯示,農產品電商內部結構相互不成體系,同質化競爭嚴重,不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跨境電商B2B交易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生鮮電商、社區團購、預制菜電商跟風嚴重,文化建設嚴重滯后,統計嚴重滯后,理論研究相對滯后等問題,仍在影響著農產品電商的發展。
在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游看來,農村電商農業品牌創建和數字化管理是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各地要因地制宜提出發展對策,著力解決農村電商產品營銷方式單一、物流不暢、人才不足、農業品牌價值挖潛不足、產品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扎實推進農村電商農業品牌發展,推動農產品電商高質量發展。
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加速推進
農村物流是農村電商和農產品電商的重要支撐,也是暢通城鄉循環,能讓工業品更好下鄉、農產品更好進城的重要紐帶。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加速推進,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行政村覆蓋率達90%。
具體而言,一是商業網絡持續完善。2022年,改造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983個、鄉鎮“大集”和商貿中心3941個。二是物流配送不斷提速。建設縣級物流配送中心506個、鄉鎮快遞物流站點650個。目前,95%的行政村實現了快遞直達,超過1/3的縣快遞當天就能從縣城送到村里。三是直播電商發展迅速。直播帶貨已成為農民創業增收的好幫手。去年全國農村網商(網店)達1730.3萬家,同比增長6.2%。其中直播電商就有573.2萬家,占33.1%。四是農產品流通效能提升。升級改造890家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新增冷庫庫容96萬噸,農產品產銷銜接更加緊密,流通更加高效順暢。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貫通縣鄉村的電商和物流配送體系。商務部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將縣域商業和農村電商一并部署和推進,以渠道下沉為主線,推動農村消費進一步恢復和擴大,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商務部流通司農村市場處調研員張浩在研討會上介紹,下一步商務部將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加快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堅持市場化原則,改造升級一批鄉鎮大集,創新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活力。
二是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充分利用電商進農村公共服務中心,打造直播電商基地,培育農產品品牌,帶動農產品上行和農民增收。
三是繼續加強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升級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快遞服務站點,推動農村物流資源整合,發展共同配送、即時零售,打通農產品下行“最后一公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