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10:50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相比短期消息面維度的風險或者利好,王陽更注重和優秀公司長期交流、跟蹤,在產業變遷中一起成長。
國泰產業精選一年封閉運作混合基金正在發行中。該基金擬由國泰基金兩大投資強將王陽、邱曉旭聯袂掌舵,挖掘符合產業升級趨勢的優質標的,在力爭控制風險的前提下,追求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長期投資回報。
王陽擅長從中觀視角出發,挖掘“有生命力”的資產;邱曉旭則專注前沿視角,在均衡的情況下,尋找能勝過市場的“絕招”。與此同時,兩人都將回撤控制放在投資管理的重要位置。
王陽:挖掘“有生命力”的資產
近年來,隨著以消費、醫藥為代表的賽道股持續調整,不少明星基金經理在業績上泯然于眾,而一些帶有鮮明“中觀產業投資”標簽的基金經理開始嶄露頭角。作為一名專注中觀產業研究的基金管理人,王陽通過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把握產業周期,收獲了不錯的超額收益。經托管行復核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王陽自2018年11月13日管理國泰智能裝備以來,總回報率168.82%,年化回報率達27%。
相比短期消息面維度的風險或者利好,王陽更注重和優秀公司長期交流、跟蹤,在產業變遷中一起成長。
從目前宏觀環境來看,王陽認為,中國正在從經濟總量型社會向結構優化型社會轉型,而其中的核心,就是從中低端制造業大國向中高端制造業出口國轉型。在此背景下,需要把握具有“生命力”的資產。
王陽眼中的具備生命力、符合產業升級方向的領域,高端制造是其中之一,他認為這也是處于產業周期開始階段的領域。長期來看,中國要實現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的信心是非常堅定的,因此也蘊含了許多機遇。他認為,醫療器械、半導體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以新能源為代表的綠色發展、能源轉型,都是需要重視的重點領域。
邱曉旭:要有能勝過市場的“絕招”
王陽認為,專業的事應該由專業的人來做,特別是以醫藥為代表的有很高投研壁壘的行業,更需要持續耕耘這個行業的專業人才。因此,“中科院醫藥博士”邱曉旭成了他的投資伙伴。邱曉旭深耕“醫藥科研+產業”13年,擁有7年醫藥行業投研經驗,2022年起擔任基金經理,對于醫藥行業有著十分深刻的認知,在險資擔任研究員階段,曾挖掘出幾只著名醫藥大牛股,對于部分公司的認知十分超前。
與王陽相似,邱曉旭亦根植于中觀產業研究,主要自下而上挑選競爭格局優秀的公司。
在方法論層面,邱曉旭表示,投資的第一主線,是在均衡的情況下,要有能勝過市場的“絕招”,即通過比市場更前沿的判斷,來獲得明顯的超額收益。“在均衡情況下,一定要有‘騎兵’,比如我對醫藥的配置,在同樣風險情況下,憑借對這個產業的強認知,配置成資產升值預期最高的一個組合。”他表示,在獲得超額收益的同時,通過均衡來把超額收益保持住,從而實現站到一個臺階上,就穩在這一臺階上,等到下次機會來臨的時候,再站到一個新的臺階上。
在日常工作層面,邱曉旭是一名非常勤奮的基金經理,他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每日復盤和充分調研,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方法論。“一個行業可能有上千個研究員和基金經理關注,在這樣的環境下,產業未來的預期差會越來越小,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前置工作,通過產業調研,把好的公司先篩選出來。”他說。
以均衡和逆勢實現回撤控制
王陽和邱曉旭理念相近,同時又在“能力圈”上互補,做到了對A股和港股各類有很高研究和投資壁壘行業的覆蓋;在管理基金的合作模式中,以王陽為主導,包括建倉結構、行業配置、個股選擇等,邱曉旭則更多基于對醫藥及其它消費行業的把握,提供專業的支持。
在回撤控制層面,兩位基金經理也有著相似的理念,其中,“逆勢”是重要方法之一。王陽喜歡逆勢布局大級別機會,他的核心重倉標的大多買在低點,然后長期持有,等著它們慢慢漲。
邱曉旭傾向于將核心倉位,通過前瞻判斷,用時間來換回撤控制。他認為,當趨勢起來后,其實有較大的回撤風險,而在估值相對低的時候,回撤風險是相對較小的。
邱曉旭表示,無論是醫藥還是A股其他板塊,估值的兩極分化還是非常大的,因此也存在著許多“蒙塵的寶貝”。“有時候,你會發現一些化工股票估值非常低,大家卻對它‘愛答不理’,但是可能供需結構改革之后,這些企業就‘高攀不起’了。所以很多時候,尤其是在市場相對比較炙熱的時候,我們會去多看一些估值合理或估值較低,具備逆勢價值的一些公司。”
此外,多年的信用債研究經驗,使得王陽在關注企業成長性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對風險的把控。他認為,重視組合構建的穩健性,是控制回撤的有效手段。具體操作上,行業分散,個股集中,多數時候每個細分領域只買一家龍頭公司,并結合一定的宏觀判斷,調整組合結構,做好回撤控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