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 08:2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金凈值快漲快跌,對持有人來說是種考驗,很容易引起投資者當作股票在操作,進而追漲殺跌。
《電鰻快報》文/高偉
3月29日,銀河基金旗下的基金紛紛披露了2022年年報,旗下的權益基金產品悉數虧損,其中銀河創新成長混合更是以-754145.99萬元的利潤額,成為該公司旗下虧損最大的基金。《電鰻快報》發現,作為一只168億元規模的大型基金,銀河創新成長混合的近期單位凈值表現“上躥下跳”,”猴“性不改,日漲跌超過2%已成常態。
公募基金走出了股票的態勢,著實讓持有人“吃不消”。
月內8天漲跌超過2%
3月28日,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單位凈值下跌2.95%,但在3月29日,單位凈值又上漲達到3.30%。如此凈值的巨幅波動,堪比股票的漲跌幅,基金持有人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買的不是公募基金而是股票。
其實,銀河創新成長混合素來凈值波動較大。僅3月份,已經有8個交易日漲跌幅超過2%:3月3日,單位凈值上漲2.32%;3月7日,單位凈值下跌2.90%;3月14日、3月17日、3月20日,單位凈值分別上漲3.58%、2.56%、2.77%;3月23日,單位凈值更是大漲3.30%;隨后三天大幅下跌,3月24日、3月27日、3月28日,單位凈值分別下跌1.11%、1/93%、2.95%。
基金凈值快漲快跌,對持有人來說是種考驗,很容易引起投資者當作股票在操作,進而追漲殺跌。
《電鰻快報》注意到,銀河創新成長混合中長期業績表現并不好。今年以來,該基金不到三個月凈值大漲12.56%,遠遠跑贏2301只同類基金1.00%的平均回報率;但近一年,該基金回報率為-9.09%,遠遠跑輸同類基金-3.36%的平均回報率;近3年,該基金回報率為20.77%,依然跑輸同類基金34.45%的平均業績,排名處于同類的后半營。
一年巨虧75.41億元
3月29日,銀河創新成長混合披露了2022年年報,在2022年年末,銀河創新混合A的基金份額凈值為5.0209元,本報告期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35.2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4.53%;截至本報告期末銀河創新混合C的基金份額凈值為4.9888元,本報告期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35.64%,同樣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
營業總收入方面,該基金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為-72.33億元,與2021年的51.63億元相比,相差甚遠。其中,2022年股票投資收益為-19.36億元。凈利潤方面,2022年實現凈利潤-75.42億元,而2021年實現凈利潤47.76億元。
雖然出現超過75億元的虧損,但該基金依然收取了25630.97萬元的基金管理費(管理人報酬)。
《電鰻快報》注意到,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基金經理鄭巍山,累計任職時間3年又323天,現任基金資產規模181.03億(7只基金)。在基金年報中,鄭巍山在描述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時語言簡練,“配置依然是具有創新屬性的科技領域,主要投資方向為硬科技領域。(2022年)一季度,優化了半導體的持倉,增加了優質半導體設計公司的持倉,減少了半導體設備持倉。(2022年)二季度,繼續增加了優質半導體設計公司的持倉。(2022年)三季度,減少了部分重資產擴張的 IDM 公司持倉。(2022年)四季度,繼續增加了優質半導體設計公司的持倉,減少了部分設備和 IDM 公司持倉。”
展望時也是簡單一句話:2023年是中國經濟涅槃重生的一年,經濟觸底反彈,帶來整體企業盈利周期反轉,市場整體不悲觀,“寬貨幣,寬信用”的基調不變,流動性相對比較充裕。新經濟替代老經濟的趨勢沒有改變,科技周期雖然經歷了經濟下行和去庫存的小周期,但向好的拐點已經基本確立。該基金頭號重倉股是兆易創新,持倉占比高達9.71%,該股2022年深跌41.29%,截至今年3月28日,2023年以來上漲6.18%,上漲趨勢并不明顯;二號重倉股圣邦股份,持倉占比達9.63%,但今年以來下跌15.74%;三號重倉股思瑞浦,繼去年下跌46.49%后,今年以來再度下跌14.93%。
投資者不禁質疑:或許半導體板塊整體趨勢沒問題,但鄭巍山的選股可能有些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