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 14:03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本次集采共涉及40個大品種,涵蓋抗感染、心腦血管疾病、抗過敏、精神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藥。據國家醫保局官方消息,有251家企業的366個產品參與了投標,最終39種藥品采購...
3月29日,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海南省陵水縣完成投開標。
本次集采共涉及40個大品種,涵蓋抗感染、心腦血管疾病、抗過敏、精神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藥。據國家醫保局官方消息,有251家企業的366個產品參與了投標,最終39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按約定采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167億元。
自2018年以來,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已累計組織開展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納入333種藥品,平均降幅超50%。就本次集采而言,其平均降幅在歷次集采中居前,但好于市場預期。
此前,有分析認為,由于本次集采涉及的注射劑品種較多(占比超66%,第五/七批國采占比約為50%),加上每個品種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數量同樣較以往更多,因此預計這一次集采競爭激烈,產品降價幅度或在60%-70%之間。
不過,如果分產品來看,39個品種的競價其實還是出現了明顯的兩級分化,在一些品種降價溫和的同時,另外一些品種卻陷入了激戰,以奧硝唑注射液為例,該品種的最高中標價降幅都要超過88%。
多項規則現重大調整
藥品“國采”進展到常態化的第八批,除了參與企業的心態表現得越來越穩以外,集采規則的制定無疑也在一次次的“查漏補缺”中不斷得到完善,以更好地引導企業良性競標競爭。
在這一次的集采中,聯采辦再次對集采規則作出多項重大調整。其中,有多項規則的變化均與“保供應”相關。“在以前,只要一個品種是滿足‘1(原研)+3(仿制)’或者‘0+4’的競爭格局就會被納入集采,但這次的話是滿足‘1+4’或者‘0+5’才會被納入。”有企業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
這樣一來,雖然每個品種的競標企業有所增多,競爭加劇,但同時也能保證有更多企業中標。據國家醫保局消息,本次集采平均每個品種有6.5家企業中選,可以進一步增強供應的多元化和穩定性。
與此同時,除了和以往一樣采用“一供一備”制以外(一家主供企業,一家備供企業),此次集采中另外有5個品種增加了第二備供企業,第二備供企業由各省醫保部門自行決定。這五個品種分別是:氨甲環酸注射劑型、丙戊酸鈉注射劑、那屈肝素(那曲肝素)注射劑、依諾肝素注射劑和呋塞米注射劑。
幾個產品均是臨床易短缺的藥品
為什么這5個品種能夠被“特殊對待”?就此,前述企業人士解讀認為,“這是因為”。同時,也有相關企業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氨甲環酸屬于急搶救用藥,因此推測此舉仍是為保證藥品供應。
還有分析認為,即使同樣是低分子肝素產品,但不同產品在分子量大小、生產工藝、產品質量、達峰時間、生物利用度、清除率、用法用量等方面仍有不同,讓兩個肝素產品增加第二備供企業,可以滿足臨床需求的多樣化。
在中選藥品掛網價格方面,本次集采也新增一項要求,即“中選產品在非主供、非備供地區按不高于其中選價格的1.5倍或同品種最高中選價掛網供應”。對此,有企業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稱,該項規則對企業的投標報價策略會產生影響,特別是“市場基礎較好、中選省份少、降幅較大”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集采還強化了對違規行為的監管,首次鼓勵企業在集采過程中積極主動舉報圍標、串標、弄虛作假等行為。
抗菌藥、肝素類產品占據本次國采核心
抗菌藥是臨床中較為常用的一類藥物。米內網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全身用抗細菌藥銷售規模維持在1100億元以上,因此這類藥物也是國采的重點對象。
第八批集采共納入14個全身用抗細菌藥,2021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規模合計超過295億元。其中,華北制藥、倍特藥業、科倫藥業、齊魯制藥、石藥集團等12家企業均有3個及以上的品種在列。
14個品種中,有8個品種銷售額超過10億元,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劑和頭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劑更是本輪集采年銷售額最高的兩個品種,分別超過了80億和70億元(以2021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規模計)。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粗略統計,經競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劑中選產品降幅在10%-20%之間,而頭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劑中選產品降幅均要在70%以上,最高降幅達到82%。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包括2022年10月,國家衛健委等13部門聯合制定并發布了《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而一批抗菌藥物通過集采降低價格,在去除了抗菌藥物濫用的經濟動因后,或有利于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在本次集采中,另一值得關注的點是,市場規模較大的肝素類產品被首次納入集采,涉及常山藥業、健友股份、紅日藥業、千紅制藥等多家上市公司。作為抗凝血、抗血栓的臨床用藥,肝素產品在心肌梗死、心血管手術、血液透析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療中廣泛使用。
據中康CHIS數據顯示,2022年常山生化、東誠北方、Aspen、賽保爾生物這四家占據那屈肝素鈣超過70%的市場份額,其中常山生化有接近30%的市場份額,因此此次集采對于公司來說就是一場市場“保衛戰”。
相類似地,在依諾肝素方面,據中康CHIS數據,去年天道醫藥、健友生化、賽諾菲(原研)、百裕制藥、九源基因這五家占據依諾肝素鈉超過80%的市場份額,其中健友生化的占比也要在20%左右。
相較之下,由于目前紅日藥業在以上兩大肝素產品的市場占比均比較小,因此公司算是典型的“光腳企業”,只要能降價中標,就能借機擴大市場份額。
不過,雖然有保衛市場的壓力,也有快速開拓市場的“誘惑”,但從最終的中標結果看,企業競價仍不失理性:
那屈肝素(那曲肝素)6家競標企業中標4家,中標企業平均降幅50%-70%左右。健友生化和常山生化中標,而紅日藥業落標。依諾肝素11家競標企業最終中標9家,平均降幅在56%-70%之間,健友生化、紅日藥業和千紅制藥均中標,但常山生化落標。
另外,《科創板日報》記者也注意到,雖然降幅好于預期,但本次集采中還是有多個產品出現了熔斷。整體而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最低中標價報價較低。其中,在注射用比阿培南這個產品的競標中,石藥歐意和聯邦制藥均被熔斷出局,而正大天晴則以12.58元的最低報價中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