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 13:5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三晶股份擬募集資金120,402.01萬元,計劃分別用于三晶新能源年產約47萬臺數字能源產品與系統智能制造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全球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補充流動...
廣州三晶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晶股份”)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薦人(主承銷商)為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李娟、孫愛成。
三晶股份擬募集資金120,402.01萬元,計劃分別用于三晶新能源年產約47萬臺數字能源產品與系統智能制造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全球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2019年至2022年,三晶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6,189.39萬元、42,617.16萬元、71,568.76萬元、155,101.84萬元,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389.14萬元、5,550.00萬元、9,868.89萬元、28,560.76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058.74萬元、5,342.76萬元、9,778.16萬元、28,155.68萬元。
上述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167.26萬元、5,893.96萬元、11,159.21萬元、25,870.20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1,814.59萬元、39,177.49萬元、58,357.69萬元、117,395.83萬元。
經計算,公司主營業務收現比分別為0.89、0.92、0.82、0.76,凈現比分別為0.49、1.06、1.13、0.91。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2020年至2022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3.36%、35.37%和36.22%,呈上升趨勢,而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從2020年到2021年是呈下降趨勢的(2022年未披露),兩者趨勢相反。對此,三晶股份解釋:除正弦電氣(20.260,-0.16,-0.78%)境外銷售比例較低外,公司及其他同行業可比公司外銷毛利率均普遍高于內銷毛利率,公司外銷占比增幅較大是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公司外銷收入占比高。2020年至2022年,公司外銷收入金額分別為20,082.58萬元、48,323.38萬元和90,409.31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47.38%、68.03%和58.37%。
據中國網報道,公司境外銷售真實性引證監會關注。三晶股份的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及系統等產品主要銷往意大利、荷蘭、西班牙、比利時、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較高。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質疑三晶股份的境外銷售真實性,并要求公司按主要銷售區域,列表披露主要客戶的名稱和銷售金額,報告期內變動較大的說明原因,結合重要合同、海關數據、出口退稅、出庫單的數據說明境外銷售的真實性。
公司全球市場占有率相對較低。目前光伏逆變器行業市場競爭較為充分,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在光伏逆變器行業,華為、陽光電源(104.990,-0.56,-0.53%)近年來一直處于全球市場前兩名,市場占有率較高;在組串式光伏并網逆變器以及儲能逆變器領域,錦浪科技(133.520,-0.63,-0.47%)、固德威(288.500,-1.05,-0.36%)、古瑞瓦特等出貨量較大,市場占有率相對較高,且與公司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公司光伏并網逆變器主要應用于戶用、中小工商業等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儲能逆變器及系統主要應用于家庭光伏儲能場景。公司整體的出貨規模相對較小,全球市場占有率相對較低。
擬募集資金12.04億元
三晶股份是一家專業從事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及系統、電機驅動與控制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為家庭及工商業提供光伏發電、儲電、用電一站式智慧能源管理服務,為電機設備行業客戶提供驅動與控制系統解決方案。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盧雪明、幸志剛,兩人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盧雪明、幸志剛分別持有公司1,766.02萬股、1,418.80萬股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3.37%、26.81%;另外,盧雪明通過晶英薈間接持有公司0.04%的股份并控制晶英薈。二人合計持有公司60.22%的股份,實際可支配公司表決權比例為64.94%。
三晶股份本次擬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1,764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5%,本次發行不涉及股東公開發售股份。公司擬募集資金120,402.01萬元,計劃分別用于三晶新能源年產約47萬臺數字能源產品與系統智能制造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全球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業績持續增長
2019年至2022年,三晶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6,189.39萬元、42,617.16萬元、71,568.76萬元、155,101.84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5,901.52萬元、42,387.14萬元、71,033.24萬元、154,881.43萬元。
上述同期,公司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389.14萬元、5,550.00萬元、9,868.89萬元、28,560.76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058.74萬元、5,342.76萬元、9,778.16萬元、28,155.68萬元。
上述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167.26萬元、5,893.96萬元、11,159.21萬元、25,870.20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1,814.59萬元、39,177.49萬元、58,357.69萬元、117,395.83萬元。
經計算,公司主營業務收現比分別為0.89、0.92、0.82、0.76,凈現比分別為0.49、1.06、1.13、0.91。
國際金融報:毛利率趨勢疑惑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公司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及系統領域選取固德威、錦浪科技、昱能科技(331.200,-3.16,-0.95%)、禾邁股份(667.000,4.00,0.60%)為同行業可比公司,電機驅動與控制產品領域選取正弦電氣、偉創電氣(23.640,0.44,1.90%)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3.36%、35.37%和36.22%,呈上升趨勢,而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從2020年到2021年是呈下降趨勢的(2022年未披露),兩者趨勢相反。
細看來說,固德威、偉創電氣、正弦電氣、錦浪科技和昱能科技呈下降趨勢,禾邁股份呈上升趨勢。
對此,三晶股份解釋:除正弦電氣境外銷售比例較低外,公司及其他同行業可比公司外銷毛利率均普遍高于內銷毛利率,公司外銷占比增幅較大是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外銷收入占比高
公司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及系統等產品主要銷往意大利、荷蘭、西班牙、比利時、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較高。
2020年至2022年,公司外銷收入金額分別為20,082.58萬元、48,323.38萬元和90,409.31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47.38%、68.03%和58.37%。隨著光伏平價上網在全球各國中的不斷推進,以及家庭光儲一體化趨勢的形成,公司未來境外銷售收入有望持續保持增長。
受制于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各國的貿易政策會隨著國際政治形勢的變動和各自國家經濟發展階段而不斷變動,可能導致公司面臨一定的境外經營風險。其中,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貿易摩擦是境外經營風險的主要因素,自2011年以來,歐盟、印度、土耳其等部分國家或地區存在針對我國出口的光伏組件(未直接針對光伏逆變器)等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情形。公司全球化業務布局可以增強公司對抗區域市場波動的能力,分散局部貿易摩擦風險。但未來如果公司境外主要銷售國家或地區就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及系統等產品發起貿易摩擦和爭端,或者因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出臺不利于公司產品的進出口的相關貿易及關稅政策,或者公司在國際貿易中不能充分掌握和運用國際貿易規則,將會對公司的境外業務開拓和境外市場銷售產生不利影響。
反饋意見問詢境外銷售的真實性
2023年1月12日證監會披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反饋意見指出,招股說明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公司外銷收入金額分別為12,701.81萬元、20,082.58萬元和48,323.38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5.38%、47.38%和68.03%。證監會要求公司說明:(1)按主要銷售區域,列表披露主要客戶的名稱和銷售金額,報告期內變動較大的說明原因,結合重要合同、海關數據、出口退稅、出庫單的數據說明境外銷售的真實性;(2)列表披露不同區域銷售的主要產品、金額和占比,結合外銷國家下游產品的情況,分析發行人銷售價格、數量變動的合理性;(3)報告期內新增、退出客戶的情況及原因;(4)境外銷售模式及流程、主要客戶,進一步細化論證主要進口國的有關進口政策、產業政策等對發行人產品銷售的影響,進口國通類產品的競爭格局。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據招股書申報稿,公司境外銷售產品以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及系統為主,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歐洲。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SolarPowerEurope)統計,2019-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分別為117.6GW、139.2GW和167.8GW,2020年同比增長19%,2021年同比增長21%。
招股書稱,歐洲區域銷售數量增長趨勢與歐洲光伏裝機量情況相匹配,符合行業發展狀況,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同類產品銷售情況變動趨勢基本一致。
公司產品在每個國家或區域的市場價格存在一定差異,定價原則主要是基于產品成本、品牌定位及當地市場競爭態勢。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境外銷售產品價格變動情況主要受產品型號相關,不同銷售區域的市場競爭格局、銷售產品型號與功率范圍等存在差異,因此銷售價格也有所不同。對于儲能逆變器及系統產品,銷售均價變動主要受儲能電池容量變化影響,以歐洲地區銷售的儲能逆變器及系統為例,2020年,公司儲能產品處于市場開發階段,銷量較少且未配置儲能電池,因此銷售均價相對較低,2021年與2022年,歐洲家庭光儲市場爆發,公司銷售儲能產品配置儲能電池容量增加,因此銷售均價大幅提升。綜上,公司主要產品的銷售均價變動具有商業合理性。
中國網:境外銷售真實性引證監會關注
據中國網報道,在IPO核查中,銷售收入的真實性、準確性一直是監管問詢重點關注的問題。三晶股份的境外銷售真實性引發證監會質疑,公司前五大客戶構成和銷售金額變化較大也被關注。
招股書顯示,三晶股份采用直銷與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建立遍布國內主要省市以及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銷售網絡。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三晶股份來自直銷模式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1.40%、69.82%、63.28%和51.45%,來自經銷模式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8.60%、30.18%、36.72%和48.55%。
分銷售區域看,三晶股份的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及系統等產品主要銷往意大利、荷蘭、西班牙、比利時、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較高。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外銷收入金額分別為1.27億元、2.01億元、4.83億元和3.9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5.38%、47.38%、68.03%和62.45%。
對此,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質疑三晶股份的境外銷售真實性,并要求公司按主要銷售區域,列表披露主要客戶的名稱和銷售金額,報告期內變動較大的說明原因,結合重要合同、海關數據、出口退稅、出庫單的數據說明境外銷售的真實性。
除此之外,三晶股份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7009.11萬元、1.29億元、2.75億元和3.77億元,銷售占比分別為19.52%、30.55%、38.72%和59.10%。
證監會認為三晶股份前五大客戶構成和銷售金額存在較大變化,要求公司說明相關客戶的基本情況,包括成立時間、主營業務和規模、獲取方式、與公司合作歷史,分析報告期內主要客戶構成和銷售金額變動的主要原因。
此外,證監會關注到,三晶股份經銷模式前十大客戶中的廣州晶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地址與公司相同。為此,證監會要求三晶股份說明客戶與公司、實控人、主要股東、董監高、其他核心人員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其他利益安排。
全球市場占有率相對較低
目前光伏逆變器行業市場競爭較為充分,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在光伏逆變器行業,華為、陽光電源近年來一直處于全球市場前兩名,市場占有率較高;在組串式光伏并網逆變器以及儲能逆變器領域,錦浪科技、固德威、古瑞瓦特等出貨量較大,市場占有率相對較高,且與公司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
公司光伏并網逆變器主要應用于戶用、中小工商業等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儲能逆變器及系統主要應用于家庭光伏儲能場景。公司整體的出貨規模相對較小,全球市場占有率相對較低。
行業龍頭企業在資金實力、銷售渠道、客戶資源等方面擁有較大的優勢,使得包括公司在內的行業內其他廠商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壓力。若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不能有效擴大經營規模和提升品牌影響力,公司將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