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0 11:23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由于央企、國企實力雄厚,不少違法分子往往就想利用其名頭為己謀利。翻閱以往相關的“碰瓷”或造假案例,大多都只是起個類似的名字或自稱與央企、國企相關,但實際上八竿子...
工商登記資料居然也有假?
幾天前,一家股東實力極為雄厚的公司登場——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恒基業),它的背后站滿了大型央企和相關國有基金: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央企的公司、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匯能)、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調基金)……這些股東可不是它自己說的,而是切切實實登記在工商資料中。
但沒想到的是,這家公司竟然是假的,中核匯能、國調基金更是在4月8日和9日雙雙打假這家公司。
由于央企、國企實力雄厚,不少違法分子往往就想利用其名頭為己謀利。翻閱以往相關的“碰瓷”或造假案例,大多都只是起個類似的名字或自稱與央企、國企相關,但實際上八竿子都打不著。
這家國恒基業竟然直接更改了工商資料,真是離了大譜了!
5天前剛做完登記變更
據了解,國恒基業這家公司并不起眼,但4月7日時,甚至一度還有媒體根據工商登記資料發布了這家公司的相關信息,但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是一家碰瓷央企的假公司。
4月8日,中核匯能發布嚴正聲明稱,近期,公司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注冊為我公司下屬子公司,并可能存在以我公司下屬子公司名義開展不法活動的情形。“經核實,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我公司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系,其一切行為均與我公司無關。”
據介紹,中核匯能成立于2011年,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核電(6.600, 0.04, 0.61%)的控股子公司,是中核集團、中國核電非核清潔能源產業開發、建設、運營的專業化平臺。
而在4月9日,國調基金同樣發布了嚴正聲明,稱國調基金與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下屬企業無任何關系。“近期,我基金發現有名為‘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機構未獲得我基金認可或授權,通過變更工商信息等方式,將企業登記為國調基金出資企業,并可能以國調基金出資企業的名義開展經營活動。”
從上述兩份聲明內容來看,國恒基業主要是通過偽造相關材料在市場監管機構進行了工商信息變更。天眼查數據顯示,相關的工商信息變更就出現在5天前的4月4日。
從變更信息來看,主要涉及了6家企業,其中4家為央企,兩家為“國字號”基金,且各家的出資額均為1000萬元,分別占比16.67%。變更相關信息時,國恒基業的法定代表人也從王文號變更為了張奔。
這個張奔到底是誰?天眼查數據顯示,除國恒基業外,他還擁有北京佳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以及在多家企業擔任法人、監事等職務。
對于為什么國恒基業能偽造資料成功登記成為4家央企、2家“國字頭”基金的子公司,證券時報向該公司登記機關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打去電話,但由于在周末電話并未接通。
假冒企業層出不窮
假冒央企、國企,國恒基業并不是第一個。據了解,近年來假冒央企的案例層出不窮,2021年和2022年,國務院國資委已經發布2批中央企業公告的假冒國企名單,數量分別為353家和528家。
國務院國資委表示,近期,部分中央企業對外公告了一批假冒國企名單,明確有關公司及其下設各級子公司均為假冒國企,與中央企業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系,其一切行為均與中央企業無關。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假冒行為仍是層出不窮。事實上,4月9日,除國恒基業外,還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將2家企業注冊為國家電投下屬子公司。
不僅是央企、國企,甚至是一些大型民營企業也有被假冒甚至被騙的經歷。比如2020年,騰訊公司狀告老干媽事件。
2020年4月,騰訊公司以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拖欠廣告費為由請求查封、凍結該公司1624萬余元財產。當年6月30日,老干媽公司發布聲明,稱從未與騰訊公司進行過任何商業合作并已向貴陽警方報案。
2020年7月1日,貴陽市公安局雙龍分局發布警方通報稱,初步查明,系3名犯罪嫌疑人偽造老干媽公司印章,冒充該公司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公司簽訂合作協議。7月3日,檢察機關依法提前介入老干媽公司被偽造印章案。2020年7月10日,騰訊宣布:過去數日內,騰訊和老干媽雙方進行了深入溝通,雙方已厘清誤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