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 10:1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張瓊斯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信貸、社融“高歌猛進”的擴張態勢在3月仍在持續,最新金融數據再度超出市場預期。
信貸、社融“高歌猛進”的擴張態勢在3月仍在持續,最新金融數據再度超出市場預期。
根據人民銀行4月11日發布的數據,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了10.6萬億元,同比多增2.27萬億元。其中,3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89萬億元,同比多增7497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2.7%。據初步統計,3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3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一季度,在供需兩端因素共振下,信貸投放超預期完成了“靠前發力”和“開門紅”目標。隨著居民端信用擴張向好,“企業強、居民弱”的信貸結構失衡現象也在改善。二季度,信貸強勁增長勢頭有望延續;全年流動性則有望保持合理充裕,信用擴張力度較大,從而為經濟穩固運行和持續整體好轉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信貸增長強勁、結構好轉
3月金融數據延續強勁增長勢頭,預示著國內經濟復蘇動能增強。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即將公布的3月宏觀數據將顯示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繼續保持高位。但他也認為,3月金融數據表明,當前經濟恢復仍不均衡,房地產市場有待進一步回暖,后期還需要繼續挖掘居民消費、民間投資等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減輕對基建投資的依賴。
“從結構上看,新增信貸明顯超預期改善。”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3月住戶貸款投放回暖。地產銷售邊際改善帶來的“小陽春”,拉動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并有效抵消新一波提前還貸高峰影響;商品與服務消費復蘇動能加強,帶動住戶短期貸款連續第二個月穩步多增。
居民端信用擴張向好。民生銀行(3.470, 0.02, 0.58%)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3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量回到了2021年同期的水平。伴隨疫情以來的累積需求加快釋放、房地產銷售收入由負轉正,居民按揭貸款呈現明顯的回暖跡象。此外,3月以來監管部門對不法貸款中介進行治理、規范貸款市場秩序,也有助于穩定按揭市場,帶動居民中長期貸款整體反彈力度較大。
3月,企業中長期貸款仍然是推動信貸高增的主力。王青認為,這主要是受到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帶動。
M2與M1增速剪刀差擴大
新增社融繼續保持在高位。據初步統計,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3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億元。
關于社融增長的主要支撐項,溫彬表示,表內信貸、政府債和企業債融資維持較高規模,成為主要支撐;同比看,表內信貸和非標融資形成拉動。王青則認為,3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要拉動項是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和表外票據融資,當月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融資同比、環比均少增,社融結構呈現“信貸強、債券弱”的特點。
數據顯示,3月末,M2余額28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2.7%;狹義貨幣(M1)余額67.81萬億元,同比增長5.1%。
王青表示,3月末M2增速仍處于近7年以來的高位附近,這主要是因為當月貸款多增帶動存款派生,更重要的是,伴隨疫情擾動退去,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渠道正在打通;M1增速低位下行,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整體仍處于調整階段拖累。
龐溟認為, M2與M1增速剪刀差繼續擴大,顯示出企業預期和實際投資需求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實體經濟活躍度仍需政策繼續呵護改善。
信貸強勁增長勢頭有望延續
展望二季度,王青表示,伴隨經濟進一步修復,市場融資需求擴大,金融數據、特別是信貸強勁增長勢頭有望延續,這體現了現階段貨幣政策以寬信用支持經濟回升的基調。在政策取向上,考慮到3月實施降準,當前經濟回升勢頭較強,二季度再度降準的可能性不大。
溫彬預計,全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信用擴張力度較大,從而為經濟穩固運行和持續整體好轉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他建議,下一步,要保持貸款平穩增長,避免“大開大合”,同時,為避免“大水漫灌”,防止資金空轉,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也需要對后續信貸投放總量和節奏進行適當控制。
“下一步,應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增強政策措施的靈活性、精準性,繼續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和預期,加快推動宏觀經濟整體性轉好。”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貨幣政策綜合運用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長短結合、量價并舉,有效調節市場流動性和利率水平,將流動性更加精準地滴灌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