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8 09:04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歌爾股份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歌爾股份實現營收241.22億元,同比增長19.94%;而其當期歸母凈利潤則僅為1.06億元,同比大降88.22%。?...
曾經的“聲學巨頭”歌爾股份交出了一份頗為尷尬的一季報。
4月17日,歌爾股份同時公布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該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出現近六成下滑尚在預期之內,但其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僅為1.06億元,下滑幅度近九成。需要提及的是,若非該公司首季度所得稅費用沖回1.53億元,這一數字恐怕更加尷尬。
而且除了凈利潤下滑外,歌爾股份首季度還遭遇了現金流凈額驟降局面,其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下滑幅度也超九成。從目前狀況看,這家超700億市值的巨頭尚未從“砍單”陰霾中走出。
尚未走出“砍單”陰霾
根據歌爾股份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歌爾股份實現營收241.22億元,同比增長19.94%;而其當期歸母凈利潤則僅為1.06億元,同比大降88.22%。
歌爾股份直言,受到消費電子行業下行、重要項目仍未復產等因素的影響,凈利潤方面受到較大影響,單季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均大幅度下滑。
細看歌爾股份一季報,其資產減值損失較2022年同期增長160.48%,達到1.04億元。歌爾股份解釋稱,主要因為公司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增加所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歌爾股份利潤。
盡管歌爾股份首季度歸母凈利潤為正,但需要注意的是,其營業利潤實際上虧損1745萬元,而加上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其利潤總額更是虧損4490萬元。若非當期歌爾股份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導致所得稅費用沖回1.53億元,歌爾股份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或將錄得一個較為尷尬的數字。
事實上,歌爾股份一季度現金流量表也體現了這一尷尬局面。其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僅為1.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66億元下滑達到90.84%。其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為197.31億元,遠低于該公司當期營收241.22億元。
從一季報業績看來,歌爾股份似乎并未走出去年“砍單事件”的陰影。
已充分反思、吸取教訓
在2022年11月8日晚間,歌爾股份曾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隨后在12月2日晚間,歌爾股份再次公告稱,受上述事項影響,其2022年度營業收入減少不超過33億元,與之相關的直接損失約9億元(包括直接利潤減少和停工損失等)。
歌爾股份隨后便宣布,基于謹慎性原則,擬增加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確認資產減值損失,減值損失預計約11-15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損失約7-9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約4-6億元)。
而且,歌爾股份也宣布下調全年業績預告,經調整后的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億元-21.4億元,同比降50%-60%。而此前的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凈利潤40.6億元-47億元。
歌爾股份17日披露的年報也反映了這一預期。該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17.49億元,同比減少59.08%;實現營收則為1048.94億元,同比增長34.1%。
在年報中,歌爾股份對此前 “砍單事件”進行了回應。該公司表示,已充分反思和吸取相關經驗教訓,并對相關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積極整改。“堅信此次偶發事件不會削弱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會動搖公司的業務基礎,不會改變公司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大趨勢,”該公司同時表示。
完成支柱業務切換
不過,從歌爾股份年報中,也可觀察出較為微妙的變化。
從歌爾股份去年細分領域收入情況看來,其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包含TWS耳機業務)在2022年實現營收為258.81億元,同比2021年下滑14.58%,這也是歌爾股份業務板塊中唯一出現營收下滑的業務。該業務整體營收占比從2021年的38.73%降至24.67%。
記者對比歌爾股份2022年和2021年的年報發現,該公司對第一大客戶營收占比從2021年的332.38億元降至326.42億元,占總體營收比例從42.49%降至31.12%。
而與之相應的,歌爾股份智能硬件業務2022年實現營收為630.8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2.27%,該業務也逐步取代了智能聲學整機業務,成為歌爾股份最主要業務。這項業務在2022年整體營收中占比達到60.14%,而在2021年,這一比例為41.94%。而根據歌爾股份去年半年報,截至去年6月末,其智能硬件營收占比為56.90%,這一業務占比在2022年不斷提升。
據了解,歌爾股份的VR /AR業務即被納入智能硬件業務板塊中。因此不難看出,歌爾股份的支柱業務實際上已完成從TWS耳機向VR/AR業務的遷移。
中泰證券也在一份研報中表示,在VR/AR領域,歌爾股份為Meta、Pico、索尼等頭部廠商的獨家/核心代工廠商,在智能可穿戴領域則積累了華為、Fitbit、索尼等豐富客戶資源,此外還為索尼等廠商提供游戲機代工服務。
但一季報的尷尬業績,似乎也在說明VR/AR賽道并非一路坦途。歌爾股份在年報中稱,2022 年下半年,受到歐美宏觀經濟下滑、通貨膨脹、消費不振等多方面不利影響,VR 虛擬現實產品在傳統的三、四季度歐美市場銷售旺季中表現低于預期,進而影響了全年表現。
該公司同時表示,在AR增強現實產品方面,2022年仍然處于技術突破和產品成熟的早期階段,全球市場規模依然有限,硬件技術還面臨著芯片、光學顯示、通信、功耗、體積、重量等多方面挑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