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8:37 | 來源:派財經 | 作者:姜林燕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默認勾選的是普通支付包括“京東支付”、“微信支付”。在提交訂單后跳轉到支付頁面,而此時京東收銀臺默認勾選的支付方式變成了“白條”。也就是說,如果用戶有白條額度,...
近期,多位用戶表示自己從京東商城APP購買商品,被默認使用“白條”支付,逾期后才發現使用的白條購物。
用戶表示,京東購物默認推薦使用“白條”!用戶認為,京東未盡到提示義務,導致逾期造成了征信損失。
張女士(化名)近期在京東商城購買了垃圾袋,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收到了京東金融白條的還款提示,才發現在下單時被默認選擇了白條支付。
北京張女士表示自己在支付時并沒有關注到支付方式,一般來說會默認銀行卡支付。張女士表示京東支付也有綁定銀行卡,不清楚京東商城會優先使用白條支付。
對此,京東客服也沒有給出明確回復,京東客服還表示由于張女士所購買的商品已經過了7天無理由退貨期,因此無法申請退貨退款,為了避免逾期,張女士需要盡快還款。
張女士則認為,價值僅幾十元的商品卻仍然使用借款產品,京東商城在有意誘導用戶使用京東白條。而且這樣頻繁使用京東白條會弄“花”自己的征信記錄,影響日后買房等審批。
WEMONEY研究室以用戶的身份從京東商城購買一件價值68元的商品,在提交訂單頁面,支付包括普通支付、“打白條”、“貨到付款”、“對公轉賬”四種方式。默認勾選的是普通支付包括“京東支付”、“微信支付”。在提交訂單后跳轉到支付頁面,而此時京東收銀臺默認勾選的支付方式變成了“白條”。也就是說,如果用戶有白條額度,就會被使用“京東白條”支付。
WEMONEY研究室發現在支付頁面支付方式有京東支付、微信支付、云閃付、白條等。WEMONEY研究室的京東支付通道也有綁定銀行卡,但京東商城在跳轉訂單頁面后卻默認勾選白條支付。
京東商城在支付頁面的“兩幅面孔”,導致部分用戶被使用“白條”,甚至有的用戶直到逾期才發現使用了白條支付。
一向不使用“白條”支付的王女士,自稱突然收到了京東推送的白條欠款逾期信息,廣州王女士表示她有一筆網購訂單莫名被“白條支付”,直到賬單逾期三天,收到京東金融的“白條還款通知”,才發現自己有訂單使用了京東白條支付。
王女士稱,其此前從未使用過京東的白條支付,也從未在京東綁定過銀行卡支付。她懷疑是因京東在訂單支付頁面默認勾選了“白條支付”,導致她不小心使用了京東白條付款。
此后,王女士多次致電京東客服,溝通還款事宜,但均無果。
王女士認為,京東默認白條支付存在誘導性,太不合理,而且已經逾期了,擔心自己的征信記錄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北京市中產律師事務所韓冬認為,京東商城如果默認白條支付方式,并未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支付方式的選擇和類別,以及注意事項、風險警示和可能產生的利害關系等,這種行為屬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涉嫌“霸王條款”;京東默認綁定銀行卡還款的設置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使得雙方處于不公平、不合理的位置,該設置同樣涉嫌“霸王條款”。
京東白條是京東金融推出的信用支付產品,類似于支付寶中的花唄,也是類似銀行信用卡的產品。都是讓用戶以信用的方式提前消費。用戶可以在消費時享受由貸款人提供的相應的延后付款或分期付款的付款方式。
花唄、白條作為年輕人常用的信用支付產品,可以讓用戶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購物體驗。這些產品最初的應用場景集中在電商平臺,隨后擴展到停車繳費、出行、醫院、餐飲、超市等線下場景。使用方便,但也漸漸帶來了部分用戶過度提前消費的問題。近期,花唄調低部分年輕用戶額度,意在倡導年輕人理性消費。
在無感支付的今天,用戶容易忽略支付方式。對比之下,京東金融仍然在用默認勾選的方式誘導用戶使用白條,不僅給用戶帶來了不良的用戶體驗,甚至有可能會影響用戶的征信記錄。
除了京東白條,京東金融還推出了京東金條借款產品。近期,WEMONEY研究室頻繁收到金條30天免息券的推銷電話。京東客服表示,用戶可以在30天內免費使用金條,到期后按日計息。
京東金融自2016年從從京東集團完成拆分,2020年京東數科(原名京東金融,后更名為京東科技)也曾為登陸科創板而努力過,2022年底又傳出推進港股IPO的消息。
近期,據商業時報報道,京東金融啟動融資,估值達人民幣1330億元,電商京東旗下一家金融子公司周四表示,將從國有和其他國內投資者處籌資約人民幣130億元(合19.4億美元)。京東金融稱,上述交易對該公司估值約為人民幣1330億元,是2016年初估值的兩倍多。
京東金融在不斷壯大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用戶體驗,合規運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