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 09:4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年報顯示,保變電氣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4.46億元,同比減少16.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48.99萬元,同比減少32.07%。今年一季度,保變電氣實現營業收入5.83億...
近些年,在A股公司現金分紅已蔚然成風的背景下,一些公司卻多年一毛不拔甘當“鐵公雞”。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7日,剔除2013年以后上市的公司,139家公司在最近十年(2013年至2022年)中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機械設備、電子、化工、醫藥等行業,其中醫藥生物公司家數最多。
多家公司直言,公司可供分配利潤連年為負數,不具備利潤分配的條件,因此始終未進行利潤分配。不過,有些公司即便手握大把的現金,滾存的未分配利潤頗多,也并未“慷慨解囊”。更有部分公司多年沒有派發“紅包”,卻通過定增等方式進行再融資。
部分公司可供分配利潤連年為負數
這些未分紅公司給出的理由主要有:經營業績較差、現金流緊張或業務發展對資金需求較大等。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139家上市公司在最近十年中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其中一些公司直言,公司滾存的未分配利潤為負數,不具備利潤分配的條件,因此近年公司未進行利潤分配,也未進行公積金轉增股本。
4月18日,保變電氣公告稱,母公司2022年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為298.77萬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50.79億元,2022年末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為-50.76億元。公司表示,鑒于可供分配利潤為負值,不滿足實施現金分紅的條件,為保證公司的正常經營和穩健發展的資金需求,公司2022年度擬不進行利潤分配,亦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或派發紅股。
記者注意到,保變電氣近十年的未分配利潤均為負值,因此一直未實施利潤分配。當然,這也揭示了公司長年不分紅的現實困境,公司盈利水平較差。
年報顯示,保變電氣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4.46億元,同比減少16.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48.99萬元,同比減少32.07%。今年一季度,保變電氣實現營業收入5.83億元,同比下降12.92%;歸母凈利潤為564.74萬元,同比下滑55.29%。
據記者統計,超過80家公司與保變電氣一樣,近十年的未分配利潤為負值,如深華發A、彩虹股份等電子企業,*ST目藥、四環生物等醫藥生物公司。
除此以外,雖然不少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年年為正值,但是公司的經營業績連年下滑,或者業務發展對資金需求大,多年沒有進行利潤分配。
以亞通股份為例,公司2022年歸屬于全體股東的凈利潤為458.04萬元,減去母公司報表凈利潤提取盈余公積44.11萬元,加期初未分配利潤4.2億元,累計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為4.24億元。
然而,公司稱,鑒于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2023年長興島安置房項目、堡鎮25號地塊安置房項目、奉賢區14單元和15單元經濟適用房項目對資金需求量較大,基于維持正常業務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考慮,2022年不進行現金分紅、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未分配利潤有“余糧”也不分紅
未分配利潤不足,不分紅或無可厚非,但有些上市公司賬上現金充裕,未分配利潤連年有“余糧”,卻仍常年一毛不拔,甘為“鐵公雞”,不免令人唏噓。
數據顯示,43家公司2022年期末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均超過5億元。其中,5家公司近兩年的未分配利潤均為正值,甚至個別公司的業績表現十分出色。
一家主營貴金屬的企業2022年度合并報表實現歸母凈利潤4.51億元,母公司實現凈利潤5.07億元,未分配利潤近12億元。面對如此優異的數據,公司仍然決定不進行現金分紅、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對于這個決定,該公司給出了詳細的解釋:近年來我國黃金行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當前已經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公司正處于快速、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內繼續實施“建大礦、上規模”。同時,2023年公司將投入資金啟動一金礦露天資源的開發,該礦為去年收購的核心資產之一。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自2005年至今從未派發過現金紅利,近年不分紅的理由也是大同小異。
再看科力遠,不僅賬上現金充裕,母公司未分配利潤較高,公司2022年業績也是大幅增長。2022年,科力遠實現營業收入37.86億元,同比增長23.7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323.51%;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6倍。年報顯示,公司在鎳氫電池領域穩步扎根,在鋰電賽道加速發展,在儲能領域深耕發力,形成了未來發展的新“三駕馬車”。如此優異的業績,該公司仍未派發“紅包”。
在近十年未現金分紅公司里,兩面針母公司每年的未分配利潤均超過5億元,且2022年末持有現金高達12億元。
記者查閱兩面針近三年公告,2020年未分紅的理由為“公司2020年度凈利潤雖然扭虧為盈,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微薄,且以前年度主營業務虧損”;2021年是“公司2021年度合并報表凈利潤盈利,但母公司經營虧損”;2022年為“公司經營虧損,不具備現金分紅條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