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02:0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科技觀察】嫌手機、平板屏幕太小,又礙于彩電占空間的消費者現如今都傾向于入手智能投影儀,可以享受下班后躺平大屏追劇、看電影、K歌、玩游戲等視聽體驗。而且很多...
【藍科技觀察】嫌手機、平板屏幕太小,又礙于彩電占空間的消費者現如今都傾向于入手智能投影儀,可以享受下班后躺平大屏追劇、看電影、K歌、玩游戲等視聽體驗。而且很多智能投影儀的廣告賊誘人,如極米號稱“壽命達30000小時,每天看8小時,可以看10年”的口號撩撥起了年輕人。
心動了,下單了,你就進入“年拋”陷阱了!據華龍網報道,2021年10月,張曉軍花9888元購買的極米RS Pro2投影儀,2022年10月,屏幕出現光斑。寄回廠家維修,被告知是機器核心元件光機損壞,維修費2400元。在低頻使用且沒有人為損害情況下,核心部件光機損壞,維修價又如此高,極米投影儀的“好質量”真的可信嗎?
質量成“命門”售后服務跟不上
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智能投影儀存在產品品質良莠不齊、亮度及分辨率等核心技術參數標注不實缺乏規范等現象,如前文所提到的張曉軍一樣,投訴產品是“年拋機”的用戶不少。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投影儀前都認為其是電視的替代品,應該也是經久耐用,沒想到卻質量問題頻出。
在黑貓投訴平臺發現,涉“極米”相關投訴有數百條,訴因集中在“故障頻發”“維修費用太高”“剛過質保期就壞”等。無獨有偶,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專+幫》發布品牌避坑榜上,極米的投訴量也遙遙領先,在考察的主流品牌投影儀投訴量占比中達42%。
據了解,與彩色電視機、黑白電視機等生產者提供“主要部件3年保修”不同,智能投影儀行業內普遍只提供1年的整機和零部件保修服務。而且綜合多位消費者的售后維權經歷來看,極米不僅質保期短,其維修報價也不透明。同樣的維修部件,如光機,維修報價從529—1038元不等,人工費也存在差異,客服提供給消費者的優惠條件也不統一。
“投影儀黑馬”跌下神壇
別看現在的極米不受消費者待見,曾經也是輝煌過的。2021年3月,極米科技上市。在當時投影儀市場熱度攀升情況下,上市首日,極米科技報收530.01元/股,較發行價上漲296.33%,至當年6月28日,其股價漲至621.72元/股,隨后波動下行。
據IDC的數據顯示,2022年智能投影機市場出貨量為377.5萬臺,同比增長15.2%。整體投影機市場出貨量前五名的廠商分別是極米、Epson(愛普生)、堅果、峰米和當貝,合計市場份額超過45%。這也與張曉軍等消費者購買時間相近,這段時間是極米的用戶收割期。
但市場銷量增長未完全轉化為頭部企業業績增長,2022年極米業績增速開始放緩,凈利潤增速由正轉負。進入2023年,極米科技凈利潤同比下滑,其股價更是至今還未“剎車”。5月17日截至收盤,極米科技收盤價為160.60元,盤中股價最低觸及157.52元,創歷史新低。
構筑技術壁壘才有“回血”可能
投訴頻出、質量堪憂疊加業績下滑,極米科技如何能“回血”
目前看來,首先要提供支撐的就是構筑技術壁壘。極米科技創立以來基本走主流DLP技術路線,與較低端的單片LCD路線形成差異。但DLP投影儀需外購DMD器件及DLP驅動芯片,極米科技首先要做的是通過自研等方式提高技術護城河。
極米已經成為中國投影品牌中唯一一家同時擁有設計制造光機以及光學鏡片能力的企業。除了DLP投影儀之外,極米科技也在投入激光電視產品研發。但激光電視受到來自海信、長虹等電視廠商的強勢阻擊,后者同時也在以激光投影產品攻入投影儀廠商腹地,極米還需加速新技術研發,否則競爭優勢不明顯。
在質量端,極米投入15億元在宜賓三江新區建設智能光電產業園,從鏡片到光機、再由光機到整機,相信未來質量能得到提升。
在服務端,極米宣布從5月11日零點起,極米在國內出售的所有投影主機產品質保將提升至2年。
極米正在改變消費者以往的認知形象。以用戶為中心,以技術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為“三駕馬車”試圖把極米拉向一個新的高度,但消費者會認同嗎?
時間,是最好的裁判。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