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15:47 |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 作者:吳曉璐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將于6月8日至9日在上海舉行。5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葛平介紹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籌備相關情況。...
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將于6月8日至9日在上海舉行。5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葛平介紹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籌備相關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孫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副主任張忠寧、上海證監局副局長王登勇就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支持科技創新、支持實體經濟、提供多層次養老金融服務、資本市場開放和合作、綠色金融等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速覽要點:
增設“科創金融工作室”
今年論壇,圍繞“注冊制與科創企業直接融資機制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暢通科技創新新路徑”“風險投資助力初創企業加速發展”等3個議題展開討論。
恢復線下舉辦
本屆論壇恢復線下舉辦,是全國兩會宣布國家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后,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主要領導首次同時在公開平臺集體發聲。
將在上海開設“再保險國際板”
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和上海市聯合出臺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相關實施細則,正式在上海開設面向全球的國際再保險交易市場(簡稱“再保險國際板”),對再保險中心建設路徑和配套支持進行固化明確。
目前,A股市場上高科技行業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約20%增長至近40%。
將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業金融支持政策,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加大資源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已有18家境內上市公司在英國、瑞士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星展銀行、摩根大通、野村等19家外資控股或全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獲批,渣打銀行等3家外資銀行在華子行獲得基金托管資格;推出20只ETF互通產品。
進一步加大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碳核算和碳信息披露。
增設“科創金融工作室”
據葛平介紹,本屆論壇的主題定為“全球金融開放與合作:引導經濟復蘇的新動力”,設有七場全體大會和三場浦江夜話,議題涵蓋當前經濟、金融領域的熱點問題,包括“自貿試驗區功能提升與金融高水平改革開放”“構建更好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體系”“全球貨幣政策調整與金融風險防范”“養老金融的機遇與責任”“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新趨勢”“構建支持‘雙碳’戰略的綠色金融體系”和“浦江夜話一:踐行ESG理念,推動轉型金融發展——伙伴城市專場﹒盧森堡”“浦江夜話二:共同富裕與普惠金融發展”“浦江夜話三:金融開放合作與法治保障”等10個議題。
同時,今年論壇增設“科創金融工作室”,圍繞“注冊制與科創企業直接融資機制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暢通科技創新新路徑”“風險投資助力初創企業加速發展”等3個議題展開討論。
“本屆論壇恢復線下舉辦,是全國兩會宣布國家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后,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主要領導首次同時在公開平臺集體發聲。”葛平說。
將在上海開設“再保險國際板”
在回答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時,張忠寧表示,一方面,持續引導各類外資金融機構在滬集聚,支持上海全球資管中心建設。目前上海外資銀行保險法人機構超50家,外資省級分支機構超100家,外資保險代表處超70家。另一方面,深入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推動國際金融中心與科創中心建設聯動發展。充分發揮上海自貿區和臨港新片區改革“試驗田”作用,服務國家戰略實施。
“2021年10月,我們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發布《關于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年多來,我們央地積極聯動,以服務再保險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雙循環’為目標,從戰略架構、規則體系、政策配套多方面入手,全力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談及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情況,張忠寧表示。
一是緊抓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窗口期機遇,確立以再保險“國際板”為核心的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戰略架構。
二是以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為準則,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再保險“國際板”規則體系。
三是將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與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緊密結合,構建與國內外營商環境相適應的再保險功能區。
另外,張忠寧透露,近期,將和上海市聯合出臺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相關實施細則,正式在上海開設面向全球的國際再保險交易市場(簡稱“再保險國際板”),對再保險中心建設路徑和配套支持進行固化明確。
此外,在談及提供多層次養老金融服務方面,張忠寧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業金融支持政策,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加大資源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一是督促銀行機構進一步完善制度流程,健全增信措施,優化產品和服務模式,推出符合養老產業發展需求的金融產品,做好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金融服務。二是持續深化商業養老金融改革,加強業務運行監測和監管,持續完善監管規則。三是推動保險公司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管控水平,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四是加強監測排查和預警提示,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A股高科技行業市值占比增長至近40%
在構建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體系方面,據葛平介紹,上海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發布“浦江之光”行動計劃,著力構建有力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體系。一是注重發揮風險投資作用。二是注重發揮資本市場作用。三是注重發揮銀行信貸作用。四是注重發揮科技保險作用。
2022年11月,人民銀行聯合科技部等八部委出臺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下一步,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推動科創金融創新舉措早見效,加速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點,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能級進一步提升,為金融服務科創營造良好生態。”葛平表示。
上海證監局副局長王登勇表示,近年來,證監會持續健全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制度機制,更好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對科技企業上市的制度包容性。目前,A股市場上高科技行業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約20%增長至近40%。
二是支持科技創新公司債券融資發展。平穩推出科技創新公司債券試點并于2022年5月轉入常態化發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持續完善配套措施。截至2023年3月底,交易所市場共計發行科創債283只,發行規模2100億元。
三是持續加強投資端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底,公募基金已持有科技型企業市值2.29萬億元,占科技型企業自由流通市值的20.24%,占公募基金持有所有股票市值的41.31%。注冊制改革以來,近九成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和六成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獲得過私募基金支持。
在資本市場開放和合作方面,王登勇表示,近年來,中國證監會穩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全面放開行業機構外資持股占比,不斷深化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進展和成效。
一是跨境投融資更加便利。截至目前,已有18家境內上市公司在英國、瑞士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外資通過滬深股通累計凈流入A股1.9萬億元。
二是證券基金期貨行業開放大幅放寬。目前,已有19家外資控股或全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獲批,渣打銀行等3家外資銀行在華子行獲得基金托管資格。
三是產品開放邁出堅實步伐。推動A股納入明晟(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等國際指數,納入比例不斷提升。中日、中新、深港、滬港ETF互通相繼開通,已合計推出20只ETF互通產品。持續擴大期貨期權特定品種開放,已向合格境外投資者新增開放46個商品期貨、商品期權及股指期權品種。
四是跨境監管合作不斷深化。目前,已與67個國家或地區的證券期貨監管機構簽署了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建立了監管合作機制并不斷深化跨境監管合作。
引導信貸規模平穩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扛敝魅螌O輝表示,今年以來,上海經濟呈現比較強勁的恢復性增長,運行比較平穩,與此相適應,信貸融資總量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對民營、小微、科創、綠色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也保持了必要的力度。
從總量上看,4月末,上海本外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年末提高0.9個百分點,1月-4月累計新增3714億元,同比多增超1000億元。從融資成本上看,4月份上海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57%,同比下降16個基點,處于歷史最低水平,也是全國最低地區之一。
從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支持上看,一方面是持續推動小微、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另外,加大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
孫輝表示,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精準有力執行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引導信貸規模平穩增長,同時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民營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促進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鞏固和拓展經濟向好的勢頭。
對于支持綠色金融發展,孫輝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上??偛坑幸韵聨讉€打算:一是積極支持上海申建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推動綠色金融領域開拓創新。二是繼續推動《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全面落地實施,以綠色金融為抓手,服務浦東引領區建設。三是充分發揮專項政策支持工具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用足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四是進一步加大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碳核算和碳信息披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