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08:54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6月3日,羅欣藥業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羅欣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克拉瑪依玨志于2023年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公司股份806萬股...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羅欣藥業(002793.SZ)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違規減持被交易所發監管函。近年來該公司的業績一路下降直至虧損,而疫情和“集采”并不能完全成為該公司業績大降的原因。2022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出現了下降且資本化研發投入比例較高。
控股股東“突然”減持被監管問詢
6月5日,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欣藥業)收到了深交所的監管函,內容披露,今年5月24日,羅欣藥業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5月18日至24日,其控股股東山東羅欣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欣控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羅欣藥業股份合計6225萬股,占羅欣藥業總股本的5.72%。
交易完成后,羅欣控股持有羅欣藥業股份比例由31.23%降低至25.51%。羅欣控股在持股比例變動累計達到5%時,未按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第十三條的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及停止賣出羅欣藥業股份。
羅欣控股的上述行為違反了本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第1.4條、第3.4.2條的規定。請你公司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電鰻財經》注意到,6月3日,羅欣藥業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羅欣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克拉瑪依玨志于2023年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公司股份806萬股、806萬股、1612萬股,合計減持股份3224萬股,導致其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減少2.96%。
此前5月20日,羅欣藥業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羅欣控股于2023年5月18日、19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公司股份1685萬股、1950萬股,合計減持股份3635萬股,導致其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減少3.34%。
羅欣藥業的控股股東冒著被交易所警告的風險也要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羅欣藥業到底發生了什么?從2022年11月14日至2023年6月5日收盤,羅欣藥業的股價下降了31.1%,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上漲了0.5%。
業績一路下降 原因顯“牽強”
2019年,羅欣藥業作價75.69億元借殼東音股份上市。年報顯示,羅欣藥業的主營業務系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聚焦于消化、呼吸、抗腫瘤等優勢領域。公司產品分為創新藥和仿制藥兩大類。
2022年,羅欣藥業有40.35%的收入來自醫藥工業,56.37%的收入來自醫藥商業;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22.14%的收入來自抗生素,6.05%的收入來自消化系統類,1.27%的收入來自呼吸系統類,10.89%的收入來自其他類,56.37%的收入來自代理產品。
截至目前,羅欣藥業還未發布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2022年,該公司的業績可以用“爆雷”來形容;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5.9億元,同比下降了44.62%;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2.3億元和-14.5億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4億元。
對于2022年的業績下降,羅欣藥業主要將其歸罪于疫情和集采,第一,各級醫療終端門診量、手術量不穩定,零售、三端渠道部分門店關停或產品下架,導致公司的仿制藥產品銷售量受到影響。第二,公司為推廣創新藥組建了創新藥直營團隊,由于新藥目前仍處在市場開發期,收入規模還未能覆蓋團隊的人員及運營成本。第三,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對公司原有重點品種銷量影響較大,同時個別品種自地方醫保增補目錄中陸續調出,使得公司消化系統治療領域產品銷售額大幅下降,銷量受到沖擊。第四,為集中核心業務,公司轉讓了商業板塊控股子公司現代物流70%股權,對公司損益產生一定影響。
事實上,近年來,羅欣藥業的業績一路下降直至出現虧損。從2019年至2021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438萬元、2732萬元、1558萬元和-6652萬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7.77%、-20.53%、-42.95%和-526.81%。
近年來的疫情對醫藥制藥行業影響較大。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038.5億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醫藥制造業年度利潤總額為4288.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1.8%。
然而,羅欣藥業將其業績低迷歸罪于疫情有些牽強,因為該公司的凈利潤下降幅度是行業降幅平均值的十倍以上。羅欣藥業近三年三季度財務數據來看,2022年該公司營業成本并無顯著增長,期間費用相比2021年也未出現大幅上升,因此,營運成本上升對于羅欣藥業業績虧損的影響同樣較為有限。
此外,集采似乎也不是該公司業績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2022年,羅欣藥業仿制藥產品依達拉奉注射液、注射用頭孢美唑鈉、注射用美羅培南參與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標,上述三款產品2021年度銷售額合計1.49億元,占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2.34%。
根據羅欣藥業公告提供的數據計算,該公司進入集采品種的年度銷售總額占羅欣藥業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僅為11.02%,因此仿制藥集采并不是導致羅欣藥業業績大降的主要成因。該公司的業績持續低或許另有原因。
2021年和2022年,羅欣藥業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4.1億元和3.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9%和9.21%;同期資本化研發投入比例分別為21.26%和38.06%。
2022年,羅欣藥業的醫藥工業的毛利率下降了31.86個百分點,其中抗生素類的毛利率下降了17.86個百分點,其他類的毛利率下降了13.65個百分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