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10:5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許林艷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合眾思壯因涉‘專網通信’案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雖然行政處罰已落地,但該事件的影響遠沒有結束。
經過一次延期之后,合眾思壯于6月13日發布了對深交所年報問詢的回復公告。
公司或將面臨訴訟潮
今年5月18日,合眾思壯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公司2017年至2020年累計虛增收入15.81億元,累計虛增成本11.78億元,虛增利潤總額5.21億元,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不久后,公司就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2022年年報問詢函,問詢函要求公司盡快核實《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涉及事項對前期已披露財務報告的影響、核查相關會計差錯更正是否具有廣泛性影響或導致公司相關年度盈虧性質發生改變等相關問題。
對此,合眾思壯表示,公司擬對行政處罰涉及的相關年度財務報告進行會計差錯更正。行政處罰事項對相關事項發生當年的財務報告具有廣泛性影響,2018年將由盈利變為虧損,其他年度盈虧性質未發生變化。
公司表示將對2017年至2020年財務報告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對2022年度財務報表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的影響出具專項說明,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相關更正事項出具專項鑒證報告。本次會計差錯更正的最終數據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相關報告為準。
“合眾思壯因涉‘專網通信’案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雖然行政處罰已落地,但該事件的影響遠沒有結束。鑒于該公司已被證監會認定構成虛假陳述,目前已有不少投資者準備起訴該公司,要求該公司賠償部分損失,我們代理的部分原告的訴訟材料也將在近期遞交法院。預計該公司將會面臨投資者的訴訟潮。”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按照現有的法律規定,投資者的訴訟時效將延至2025年5月份,在此之前,該公司都會受到投資者訴訟的影響。”
全聯并購工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虛增收入和利潤可能是為了誤導投資者、吸引更多投資或獲取不當利益。這種行為違反了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原則和誠信原則,對公司的信譽和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公司也會面臨投資者信任喪失的風險,也可能導致公司后期合規成本增加。”
公司已連續4年虧損
2019年至2022年,合眾思壯連續4年凈利潤虧損。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連續虧損原因,并說明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對此,合眾思壯表示財務費用高企及計提資產減值是公司連續4年虧損的主要原因。受歷史遺留問題影響,公司的有息負債規模較大,近4年財務費用占營收比例均值達13.22%,遠高于同業公司均值0.63%。此外,公司近4年合計減值金額達到營收的27.02%,遠高于同業公司均值5.94%。
合眾思壯主要產品為北斗高精度業務、北斗移動互聯業務和時空信息服務。對于持續經營能力,合眾思壯表示整體而言,公司主營業務保持穩健經營,業務韌性增長,態勢持續向好。
鑒于公司的經營情況,合眾思壯已經連續多年收到年報問詢函,深交所對其業績修正情況、預付賬款、應收賬款等諸多問題都曾表示關注。合眾思壯曾對2018年的業績預告進行了三次修正。此外,上會會計師事務所還對公司2019年的財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當上市公司出現這些情況時,投資者應該提高警惕,需要認真審查公司的財務報告和披露信息,密切關注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指標,并考慮尋求專業意見來評估投資風險。此外,投資者也可以關注監管機構的調查和處理結果,以了解公司是否采取了積極的整改措施。”安光勇說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