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14:5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梳理來看,IPO撤否企業未能“闖關”成功的原因包括板塊定位不符、業績增長可持續性存疑、過于依賴單一客戶、信息披露不充分等。...
有人星夜入局,有人半途折返,可謂A股IPO市場的真實寫照。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14日,滬深北交易所共有102家公司的上市進程擱淺,其中9家公司上會被否,93家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包括終止注冊)。
梳理來看,IPO撤否企業未能“闖關”成功的原因包括板塊定位不符、業績增長可持續性存疑、過于依賴單一客戶、信息披露不充分等。
業內人士認為,全面注冊制提升了市場包容性和審核效率,但不意味著放松要求,而是更加重視企業的經營質量和信息披露。對于擬上市企業而言,不僅要嚴格按照證券法要求合規經營,還要扎實做好申報工作,不能存在僥幸心理、試圖帶病闖關。
三大行業公司頻現撤單
上海證券報記者留意到,上述主動“撤單”的公司中,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公司數量最多,達22家。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因為上述三個行業競爭激烈,部分企業可能無法在市場上獲得足夠的份額或利潤,從而難以滿足IPO要求;另一方面,這些行業的技術不斷更新換代,企業需要持續投入研發,才能跟上市場發展趨勢。一些企業可能是技術更新迭代不及時,導致產品落后,核心競爭力和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存疑。
2022年底,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修訂)》,在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研發投入金額、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等方面,設置了符合準確把握創業板定位實際需要的具體衡量指標。同期,中國證監會對《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完善了“硬科技”的界定標準。
相關硬性量化指標的提出讓部分企業知難而退。以今年3月主動終止創業板IPO的競遠安全為例,雖然公司最近三年主營業務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30.86%,但是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未達到5000萬元的門檻。
還有部分企業在上會前夕“臨陣棄考”。比如,硅動力原計劃于6月5日上會,但因公司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6月2日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硅動力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撤單主要與半導體市場行情有關,行業需求波動影響公司短期業績,后期公司會重新擇機申報。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企業主動撤單IPO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部分企業認為自身價值高于市場估值,故而主動延緩上市靜待時機;二是經濟形勢變化,部分企業財務指標波動較大,暫時達不到上市標準,被動延后上市;三是監管審核嚴格,部分企業申報材料存在嚴重問題。
近六成公司被問詢后“棄考”
企業質量是叩開資本市場大門的關鍵,問出一家公司的真實情況是全面注冊制下IPO審核的關鍵。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主動撤單的公司中,近六成是在交易所一輪、二輪問詢后離場。
“全面注冊制實施后,監管政策出現了新變化,一些上市標準修訂后,企業不符合相關要求。同時,監管強調‘申報就擔責’,對企業而言,撤單是相對明智的選擇。”五礦證券投行相關人士說。
創業板“考生”原軾新材在兩輪審核問詢后打起了“退堂鼓”,公司的IPO審核狀態已于6月13日變更為“終止”。招股申報材料顯示,原軾新材主要從事電鍍金剛石線研發、生產及銷售。近三年,公司來自第一大客戶TCL中環的銷售收入占營收比重超過98%。
在兩輪審核問詢中,原軾新材的獨立性和持續經營能力均被重點問及。深交所要求原軾新材說明公司與TCL中環未來合作的可持續性,以及對TCL中環的重大依賴是否導致公司未來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等。
創新藥企業華昊中天因為僅有優替德隆注射液一款上市產品,未來市場空間在沖刺科創板IPO的路上受到關注。兩輪問詢中,上交所先是要求華昊中天充分揭示產品單一對公司研發、商業化及經營等方面的風險。同時,針對目前同一治療定位的化療藥物眾多且上市多年的情況,上交所要求公司分析優替隆德注射液的市場空間。
招股說明書是IPO報審材料中最重要的文件,部分“考生”卻在IPO路上被要求重寫招股說明書部分章節。
聯川生物就是其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為基因檢測科研技術服務,但此前的招股說明書披露了大量基因合成、基因編輯技術等相關內容。對此,上交所要求聯川生物結合公司產品組合以及報告期內營業收入構成等情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重新撰寫相關章節。6月2日,聯川生物的科創板IPO旅程暫時畫上了句號。
信披質量成IPO“闖關”核心
被否企業方面,記者梳理發現,不符合板塊定位、未充分信息披露是被否主因。如裕鳶航空,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認為,公司業績增長嚴重依賴單一客戶、科研件收入占比逐年下降,未能充分說明其是否符合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創業板定位要求。
闖關科創板IPO的思必馳,被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指出,公司未能充分說明未來四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的預測合理性,未能充分揭示上市前凈資產為負的風險等。
前一次北交所IPO被暫緩審議后,天松醫療于今年初再次上會,但仍舊以失敗告終。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認為,天松醫療及中介機構對前次暫緩的審議意見中關于經銷商的經營情況、商業合理性未能按要求進行充分核查并排除合理懷疑,對經銷商是否存在代發行人承擔成本費用的核查及論證依據不足。
“高質量信息披露是全面注冊制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田利輝認為,在全面注冊制下,發行人是信息的生產者和發布者,是信息披露行為的第一踐行者,是信息披露質量的第一把關者。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發行人要承擔首要責任。中介機構負有核查驗證和專業把關的“看門人”責任,需要審慎審查發行人提供的信息,對各類中介機構關于發行人的信息披露承擔盡職調查、發表專業意見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