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07:25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年報顯示,愛朋醫療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醫療器械業務。該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疼痛管理、鼻腔護理、代理產品等。2022年,該公司的疼痛管理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17億元,占總...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愛朋醫療的控股股東要減持386萬股,而此前其董事和股東已開啟減持模式。2022年,該公司出現首虧,業績在過去幾年呈下降的趨勢。在對外并購不理想的情況下,該公司未來能否扭虧,值得關注。
控股股東減持386萬股
7月3日,愛朋醫療發布,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凝宇先生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386萬股,計劃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06%。
截至該公告披露日,愛朋醫療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凝宇持有公司股份431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34.22%。
對于上述減持的原因,愛朋醫療表示,是為了償還股票質押融資貸款、降低股票質押的風險。《電鰻財經》注意到,截至6月1日,王凝宇的持股中有1907萬股已被質押,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44.22%,占公司總股本的15.13%。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愛朋醫療有貨幣資金4350萬元,較年初下降了82.55%;同期交易性金融資產為1.27億元,主要系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所致。同期該公司的應收票據為1190萬元,較年初增長655.51%,其他應收賬款999萬元,較年初增長96.08%。貨幣資金的大幅下降是該公司控股股東質押持股的原因之一。
年報顯示,愛朋醫療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醫療器械業務。該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疼痛管理、鼻腔護理、代理產品等。2022年,該公司的疼痛管理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17億元,占總營收的36.25%,同比下降53.46%;鼻腔護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占總營收的38.94%,同比下降5.82%;代理產品實現營業收入7217.52萬元,占總營收的22.3%,同比增長13.01%。
事實上,除了實際控制人的減持,該公司的高管、董事和監事的減持熱情也比較高。該公司的董高監在2021年曾發布公告承諾在2021年8月6日至2022年2月5日期間不以任何方式減持所持股份。
但承諾期剛過,該公司的董高監就開始爭先恐后地減持。從2022年承諾到期后,該公司的實控人王凝宇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套現2989.98萬元;監事顧愛軍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套現235.75萬元。今年1-3月份,該公司的董事又減持套現293.2萬元;其中3月份,該公司的大股東已減持套現3276萬元。
愛朋醫療的頻繁減持引發投資者質疑:該公司的高管是否對公司經營前景有信心。事實上,自2018年登陸A股市場依賴,愛朋醫療的經營業績就每況愈下,直至在2022年出現虧損。
業績低迷 對外并購不理想
2022年,愛朋醫療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同比下降了29.79%;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638萬元和-8228萬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459萬元。
2023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為9407萬元,同比增長了29.22%;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22萬元和9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11.06%和108.91%。盡管業績實現了增長,但業績規模較小。
2018年,愛朋醫療登陸A股市場。從2018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691萬元、8554萬元、8976萬元、4904萬元和-8228萬元,同期增速分別為20.5%、26.35%、6.17%、-45.37%和-267.8%。
業績由正轉負,愛朋醫療將其歸因于受到經濟環境、帶量采購政策與經營渠道影響。從收入結構看,該公司有超過三成的收入來自分娩鎮痛醫療器械。然而,2022年,上海、深圳、北京等該公司業務占比較大的省市醫院等終端機構手術量和就診率下降明顯。 近年來出生人口總數量下降本就導致分娩下降,再撞上疫情,“商務交流、新客戶開發、臨床服務等工作無法開展”。
此外,集采也壓縮了愛朋醫療的利潤。該公司在河北省、福建省、河南省豫東地區、山西部分市以及湖南省株洲市有術后鎮痛領域用鎮痛泵耗材中標集采,壓縮經銷商利潤空間;個別地區實際采購量并不能達標,導致下游企業積極性受到影響。
在業績低迷的情況下,愛朋醫療試圖通過對外并購來提升業績,但結果并不理想。2022年,該公司對百士康計提商譽減值1616.47萬元,影響公司利潤總額1616.47萬元。
2021年,愛朋醫療以3850萬元價格收購百士康70%股權。資料顯示,百士康主要研究開發頑固性慢性疼痛領域醫療器械,產品包含內熱針治療儀、低頻治療儀、無針注射推進器、沖擊波治療儀等醫療設備及耗材。
根據愛朋醫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公告,2022年百士康商譽資產5074.13萬元,包含商譽部分組成的資產組賬面價值5209.24萬元。因預期銷售收入下降,計算包含商譽資產組可收回金額為2900萬元,低于資產組賬面價值2309.24萬元,因此報告期內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616.47萬元。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2355萬元、4398萬元和3495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2%、9.54%和10.79%。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