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15:3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科技觀察】隨著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成都大運會”)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舉辦在即,除了大學生運動員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以外,作為成都大運會唯...
【藍科技觀察】隨著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成都大運會”)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舉辦在即,除了大學生運動員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以外,作為成都大運會唯一指定家電品牌的長虹迎來聲勢爆發期。
坐擁主場優勢,綿陽代表企業長虹以成都大運會為窗口,正向世界青春力量展示自己的人文、科技、青春底色。長虹從產品、服務等全力護航本屆大運會的背后,是中國家電以科技助力、賦能智慧大運的實力體現。
其實,長虹成為大運會指定品牌只是表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能夠發現長虹的三種跡象:
一是讀懂年輕人,產品更加年輕化。
6月29日,長虹正式簽約成為成都大運會唯一指定家電品牌。作為最大的本土家電品牌之一,長虹家電近年來頗受年輕人的青睞。
在產品端, 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運動員可以體驗到長虹電視超羽速系列擁有288Hz超絲滑畫面,杜比視界,影院畫質,而這種星級的視聽體驗,正是年輕消費者們追求的,代表著新的消費趨勢。
針對此次成都大運會,長虹專門定制了數干臺英文版的空調遙控器和英文版洗衣機控制面板。這種定制化、人性化、功能更加多樣化的產品,更加符合大學生運動員的體驗預期。通過產品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這是年輕人最喜愛的一種方式。
在服務端,從近萬臺長虹家電及由長虹服務工程師等15人組成的“大運服務隊”提供24小時實時響應服務,到專為運動員和大運村定制的產品。長虹以雙輪驅動的方式,從科技賦能和服務賦能,成為成都大運會最佳服務范本。
在文化端,長虹“熊貓懶空調”,與大運會的吉祥物“蓉寶”頗有相似之處,都是以四川“最萌代言人”國寶熊貓作為設計元素,讓“川味”無處不在。
體育營銷、用產品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這是吸引年輕人不可或缺的兩個要素。對于全球家電行業玩家來說,想要取得長期發展的話,就必須重視兩大“殺手锏”,一是國際體育賽事營銷,二是“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成都大運會是長虹向全球年輕消費者展示科技長虹的最佳窗口期。場景體驗,是心智營銷、品牌烙印最好的解藥。
二是體育營銷,成為長虹新的金字招牌。
體育營銷正成為長虹在品牌維度新的金字招牌。
早在2020年,長虹就成為國家羽毛球隊贊助商,隨后又贊助了成都AG超玩會等賽事。今年5月初,長虹又與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合作,推出以“鳳凰福地 虹運當頭”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自從進入6月以來,長虹攜帶體育這張名片圍繞“青春長虹,大運有我”,先后在成都、綿陽等地舉辦了一系列活動,讓成都大運會的熱烈氛圍從賽場延續到市民身邊。
這種場景體驗一方面能夠與消費者交互互動,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體育精神和前沿科技,全方位展示一個更有活力的長虹。
長虹贊助的2023全國青少年棒球公開賽(成都賽區)、2022-2023年中國飛盤聯賽·總決賽相繼在成都舉行,在成都大運會開幕前夕,不斷為成都增添體育運動氛圍。
從7月14日開始,長虹又在成都、綿陽兩地陸續舉辦虹粉籃球、青春派對、青春拍拍、大運巴士等“青春長虹,大運有我”系列活動,邀請運動員、志愿者以及游客參加,讓濃郁的大運氛圍深入人心。
體育營銷,展示的是一個品牌的科技實力,創新能力和進取精神。體育營銷是打造全球品牌影響力、聚焦年輕用戶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品牌溢價能力的抓手。
在最近發布的2023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中,“長虹”品牌價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
最近幾年,長虹持續加碼體育營銷,已經成為持續增長、持續吸引年輕用戶的關鍵。
三是體育為媒,長虹向全球展現前沿技術。
長虹贊助成都大運會,意在借助成都大運會廣泛對接,以體育為媒、以科技作橋,推動長虹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校企合作,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更好賦能中國制造。
在長虹家電的生產基地里,智能制造水平不斷提升。以長虹8K電視為代表的前沿單品不僅是中國電視市場占有率高達90%的王牌,還實現良好的智能制造提檔升級。
此次成為成都大運會唯一指定家電品牌,長虹可以將品牌軟實力和旗下豐富的產品線與大運會進行深度結合,進一步展現其最新家電成果。
家電只是長虹的產業版圖之一。當下的科技長虹在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積極推進10項“卡脖子”技術和19項重大技術創新項目攻關。
比如,長虹家電的核心部件中,長虹自主研發了MCU智能控制芯片,實現“中國芯”替代“進口芯”。目前,這款芯片已經在美菱冰箱、長虹空調上裝機應用,未來還將在洗衣機、冰箱壓縮機等產品裝機。
而長虹“5G+工業互聯網”生產線正“火力全開”,忙于Q9K MAX冠軍版8K電視的生產。
堅守“產業報國”、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虹青春正當時。未來,長虹將向著“智慧家庭”、“智能制造”的方向,面向物聯網的數字化進行持續轉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