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9 10:32 | 來源:中國家電網 | 作者:李慧楠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北交所廚小電第一股,鴻智科技能否憑此“出圈”?
8月8日,國際知名廚房小家電企業鴻智科技正式登陸北交所,本次發行價格為13.28元/股,上市首日開盤破發,截至下午3點收盤,公司報11.41元/股,收跌14.08%,最新市值4.76億元。
據鴻智科技招股書顯示,本次IPO,公司擬募資約1.89億元,具體用途為智能廚房電器制造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近年來,借助社交電商收割流量的方式,諸多廚小電品牌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新興的廚小電品類更是收獲廣泛用戶的喜愛。歷經20余年的積累,鴻智科技除了與國內外眾多知名品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外,近年來還創投了“ICOOK”自主品牌,作為北交所廚小電第一股,鴻智科技能否憑此“出圈”?
核心專利超百項,九成收入來源海外
招股書顯示,成立于1999年的鴻智科技,始終立足于廚房小家電領域,專業從事電飯煲、慢燉鍋、壓力鍋及烘烤產品等小家電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多年的行業積累下,公司也在持續拓展產品線,并將業務擴大至生活小家電相關產品。
自成立以來,鴻智科技始終將創新研發作為發展驅動力,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截至2022年,公司共計擁有158項專利,另參與起草《電飯鍋》《電飯鍋及類似器具》《電飯煲烹飪米飯品質評價方法》等重要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鴻智科技所在地為廣東省湛江市,借助湛江產業集群的優勢,公司建立了靈活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并根據小家電產品的發展趨勢,不斷擴充新的合格供應商,在原材料采購、生產成本、物流及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洞悉上建立了較好優勢。
正是憑借以上優勢,鴻智科技由此進入了松下、漢美馳、摩飛及領豪等國際一線品牌商,以及凱馬特、歷德等大型連鎖零售商的供應鏈體系,同時,公司還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網絡,并取得了美、德、歐洲等多個國家的認證。
財務數據顯示,2020~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4.26億元、4.4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232.08萬元、2235.8萬元、3445.53萬元,同比均呈增長態勢,因此,業績的快速增長,進一步展現了公司強大的研發生產能力,以及健全的品質管控體系和穩健的拓展渠道。
不過,從營收來源來看,鴻智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外銷收入為3.5億元、3.64億元和4.0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87%、85.54%和92.34%,其中,美國的銷售收入占比為13.46%、9.85%和9.59%。
對此,鴻智科技提示稱,近年來,隨著全球產業格局的深度調整,逆全球化思潮在部分發達國家出現,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和爭端加劇,對我國的外銷業務產生不利影響。若未來中美貿易摩擦繼續升級,也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另有業內人士向中國家電網記者表示,鴻智科技約九成營收來自外銷,一方面說明公司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且在產品研發、品質控制、市場拓展等方面具備較大的優勢;另一方面,外銷市場的開拓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國際貿易政策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等。因此,公司應保持對國際市場的敏感度,及時調整市場策略,同時也要加強對國內市場的開拓。
自主品牌知名度仍待提升
近年來,為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鴻智科技創設了自主品牌“ICOOK(自煮食代)”。據公司在招股書中提到,目前,ICOOK主要在天貓、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上進行布局,其中,2020 ~ 2021 年,公司線上銷售均為境內銷售,于2022年新增了亞馬遜電商渠道。
不過,鴻智科技也表示,整體而言,目前公司的線上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線上銷售收入分別僅有 13.95 萬元、29.69 萬元和256.73 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 0.04%、0.07%和 0.58%,占比較低。
“鴻智科技目前最大的優勢是在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具備一定的實力,能夠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然而也存在一些劣勢,如對國內市場的拓展相對較弱,自主品牌的影響力較弱、對國內消費者需求的把握不夠準確等。此外,隨著廚小電行業競爭加劇,公司也需要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以保持競爭力。”以上業內人士說道。
在京東與天貓購物平臺上,記者查閱發現,目前ICOOK的品類僅有少數的電飯煲、電炒鍋、電燉鍋,商品價格區間為59~399元,主要適用人群為青年消費群體,如上班族與學生等,最高銷量為1000+。
對此,鴻智也解釋稱,目前公司仍在積極擴大自主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然而,伴隨業務規模持續擴大,產能瓶頸已經開始逐步顯現,產能不足成為了制約公司戰略目標推進的重要因素,影響著公司的持續發展。
因此,本次IPO募資,公司預計投資1.09億元用于智能廚房電器制造基地建設項目,預計達產后,每年將新增 303 萬臺廚房小家電的產能,在品類上也新增了空炸烤箱、智能廚師機等。另外,該項目還引進先進的智能制造設備與技術,有望突破產能瓶頸,并推動公司降本增效,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作為北交所第一股廚房小家電企業,憑借自身優勢,鴻智科技有望打開國內市場,公司可以通過加大品牌宣傳和推廣力度,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此外,還可以與電商平臺、線下渠道等合作,擴大銷售網絡,提高產品覆蓋率。同時,也很重要一點,需結合國內市場需求的研究,推出適應國內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由此提高競爭力。”以上業內人士說道。
上海申萬證券分析師則認為,從OEM(原始設備制造商)到OBM(自有品牌制造商)是OEM 企業做強做大后的必然選擇,競爭力強的企業如蘇泊爾、小熊電器、北鼎等基于多年代工經驗積累了大量技術和研發設計能力,借助國內社交電商紅利采取“大單品”或“爆款”策略,打造的自有品牌逐步獲得市場認可。從博弈面來看,目前,鴻智科技的主業缺少題材發酵熱度。因此,未來鴻智科技能否打開國內市場,也取決于公司打造爆款的能力。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向記者表示,目前小家電行業目前有兩大問題:一是傳統品類需求飽和,產品技術的迭代升級沒有有效刺激換新需求;二是一些新興品類要么缺乏真實應用場景,要么因為進入門檻低導致競爭無序。由此可見,未來,于鴻智科技而言,在積極建立自主品牌同時,也需要理性的判斷,對品類、賽道有所取舍,同時要注重科技壁壘和品牌壁壘的塑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