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 10:28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基金公司投放的廣告里,醫藥ETF成為了“當紅炸子雞”,而基民也用行動詮釋了越跌越買:8月以來,在一眾窄基指數ETF中,醫藥ETF備受青睞,資金凈流入金額超過40億元。其中...
基金營銷又有新操作!
繼此前基金公司在產品海報上突出相關指數跌幅,以及渠道力推近一年跌幅超過25%的“潛力”基之后,近期,隨著醫藥反腐風暴持續發酵、醫藥股股價震蕩,基金公司又紛紛發力醫藥主題直播,力推醫藥指數基金,引導低位布局成為行業共識。
但是,基民會為此買單嗎?
反向營銷火了
近期,醫藥反腐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與此同時,不少基金公司反而“趁熱打鐵”,力推此前持續下跌、處于話題風暴中心的醫藥基金。打開天天基金等互聯網代銷平臺的基金直播間,醫藥無疑是近期最火的話題。“醫藥至暗時刻已過?”“底部反轉,醫藥能上車了嗎?”“反腐力度加強,醫藥如何投資?”“ 醫藥‘進攻時刻’到了嗎?”等主題直播,近期頻繁在基金公司的直播間內上演。
在基金公司投放的廣告里,醫藥ETF成為了“當紅炸子雞”,而基民也用行動詮釋了越跌越買:8月以來,在一眾窄基指數ETF中,醫藥ETF備受青睞,資金凈流入金額超過40億元。其中,華寶中證醫療ETF、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分別凈流入17.54億元、13.54億元。
不久前,一家基金公司的反向營銷更是直接火“出圈”,一只冷門行業指數ETF的宣傳海報上,赫然印著一行大字:“該指數近一年以來跌幅排名72/1141,或具備反彈空間。”
習慣了強調業績優異、宣傳長期漲幅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竟然將產品跟蹤的指數跌幅作為宣傳賣點,這讓不少同行感到十分詫異,這張海報也迅速在銷售渠道群里廣泛傳播。
對此,該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回應記者稱:“這是渠道同事面向特定客群宣傳的材料,因為ETF的客群以股民為主,一些專業的投資者擅長抄底。此前,也出現過網民抄底中概互聯網ETF的熱潮,背后同樣是困境反轉邏輯,指數越跌基民越買,指數漲起來后基民反而傾向于賣出。”
他表示,這是經過公司合規審核的宣傳材料,主要面向券商客戶,類似的銷售邏輯也適用于很多指數產品宣傳。不過,要注意的是,宣傳越跌越買也要注意風險,并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投資方式。
渠道“助攻”
不止基金公司,基金代銷渠道也在發力逆向營銷。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近期,有些銷售詢問基金公司營銷人員有沒有跌得多的基金,甚至讓趕緊更新營銷材料。”
不過,宣傳“買跌”的做法在行業并未全面鋪開。多家公募基金渠道人士表示,客戶主動詢問“買跌”的情形仍然較少。
有渠道人士更是對此表示質疑:“跌得多就會反彈得多嗎?畢竟是細分行業,不是寬基指數,有可能是行業基本面出現問題才引發了大跌,越跌越買的邏輯不一定說得通。” 他表示,渠道一般不會營銷“買跌”策略。
基金公司、渠道合力引導低位布局,基民對此買賬嗎?
一位券商系公募人士直言:“我們和客戶接觸的實際感受還是罵聲一片,跌得多的基金沒人買單,哪有那么多對‘抄底’有信心的人?”
“現在基金公司都在強調低點布局,但實際情況是,客戶并不愿意買單,同一只產品在牛市發行,也許能賣30億元,市場不好可能只能賣出10億元。說實話,從過去幾年的實踐來看,大部分投資者還是更容易在高點買進。”一位市場人士感嘆。他表示,引導投資者低位布局之路任重而道遠,基金公司和渠道也需要在提高基民收益率和做大規模之間做出取舍,將保護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