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 09:5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港股市場交易持續低迷,流動性不斷衰減。9月18日港股全天成交額僅845億港元,處于年內較低水平。
南下資金買入港股熱情依舊不減。
9月18日,港股市場延續上周以來下跌趨勢,恒生指數再度跌破18000點關口,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以17930.55點收盤,跌幅1.39%,恒生科技指數跌幅2.22%。盤面上,科技、房地產、大消費板塊跌幅居前,半導體走弱,醫藥醫療股多數上漲,汽車股漲跌不一。
港股市場交易持續低迷,流動性不斷衰減。9月18日港股全天成交額僅845億港元,處于年內較低水平。
不過,南下資金買入力度不減,當日凈買入港股87.33億港元,今年以來凈買入總金額接近2500億港元,至此南下資金累計凈買入港股的金額再刷歷史紀錄,超過2.82萬億港元。
從機構觀點來看,有機構認為市場對于國內增長預期有所抬升,港股風險偏好也有所改善,不過仍需注意可能的美元流動性反復與波折對港股的擾動。
年內近2500億港元南下抄底,流動性問題待解
9月18日,港股盤面較為冷清,熱門板塊反彈持續性較差,前期反彈力度較大的個股回調明顯。恒生指數近期圍繞18000點上下徘徊。
在恒生前海基金看來,港股整體維持震蕩消化狀態,趨向謹慎的南向資金延續逢低買入態勢,對港股情緒起到一定穩定作用。
整體來看,南下資金買入港股力度有所增強,9月18日單日凈買入港股87.33億港元,為9月6日以來最高。南下資金今年以來凈買入港股總金額接近2500億港元,再創年內新高。
從今年南下資金凈買入情況來看,截至9月15日,公用事業、金融業和資訊科技業是港股通資金凈買入最多的三個行業,凈買入額度分別為2128.42億港元、1730.64億港元、1231.33億港元。從南下資金持有港股市值分布來看,持有規模居前的行業有資訊科技業、金融業、非必需性消費、能源業和醫療保健,持股市值均超2000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南下資金不斷為港股輸入流動性,但是港股流動性卻持續萎縮。港股市場是一個開放的離岸市場,不過正面臨流動性大幅下滑的窘境。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已有30多個交易日的成交額不足900億港元,單日成交額甚至不如美股公司英偉達的日成交額。Wind數據顯示,港股市場數百只個股零成交,其中不乏一些市值超百億的知名公司。
港股流動性持續萎縮的問題已經引起市場和港股監管層注意,相關方面表示,將對促進香港股市流動性作全面檢討,并提出放寬上市門檻等建議。
ETF持續加倉
今年港股市場表現不佳,年初以來,恒生指數下跌9.36%,恒生科技指數年內下跌3.43%。整體而言,僅港股通紅利ETF、恒生紅利ETF、恒生科技30ETF等少數基金年內實現正收益,大多數港股基金年內收益仍為虧損,如恒生生物科技ETF、恒生醫療ETF、恒生生物科技ETF等,年內跌幅均超19%。
雖然港股股價持續低迷,甚至出現流動性衰減的現象,但是仍有不少內資看好部分優質港股公司的投資價值,借道ETF持續涌入港股。
國內資金呈現越跌越買態勢,如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華夏恒生科技ETF和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近一周份額變動數量分別為4.52億份、4.15億份和2.94億份。
拉長時間整體來看,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華夏恒生科技ETF和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最近1年份額增加數量均超100億份,其中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最近1年份額增加199.52億份,總份額達到706.15億份。
不少港股ETF規模屢創歷史新高,如華夏恒生科技ETF、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和大成恒生科技ETF等。
機構:港股風險偏好有所改善,需留意擾動因素
近年來,港股持續走低,并于2022年10月刷新10多年以來新低。在多重利好因素刺激下,自去年11月開始港股迎來3個月的大級別反彈,恒生科技指數反彈幅度一度高達77%。
不過,自今年2月份以來,港股雖時有反彈,但是力度較小,在市場逐漸消化利好因素后,港股持續回落,今年8月港股一度跌破18000點大關,進入9月港股仍在18000點左右徘徊,未有好轉跡象。
博時基金指出,市場對于國內增長預期有所抬升,港股風險偏好也有所改善,但仍需注意可能的美元流動性反復與波折對港股的擾動。
金鷹基金直接表示,港股向上反彈空間或不如去年四季度,截至9月15日,恒生指數滾動市盈率僅為8.9倍,處于過往10年的11.32%分位數,不過高于去年10月底水平(8倍以下),恒生指數的風險溢價水平也處于36.2%歷史分位數,表明當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仍在高點,港股相較10年期美債的性價比不算很高。
與此同時,金鷹基金殷磊指出港股的政策性利好值得期待。近期市場正討論港股印花稅調整的可行性。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8月底表示,將由財政司司長成立小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歷史上,港股印花稅共經歷3次下調和1次上調。印花稅如果下調,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港股的吸引力,中長期來看,則更多需要國內經濟基本面復蘇推動港股市場發展。
綜合來看,恒生前海基金認為中國經濟溫和復蘇和美聯儲政策轉向的中期維度趨勢均較為確定,且當前香港市場較低的估值水平和潛在經濟政策出臺有望提供支撐。較低估值水平不僅將為市場抵御外部波動提供緩沖,也有望使港股市場對增長修復和政策信號更為敏感,從而提供更大的彈性。雖然政策推高不足、托底有余,但是市場短期上有頂下有底,在后續配置思路上可以向平衡型策略傾斜,一方面聚焦于成長賽道業績能見度較高、體量較大的龍頭企業,另一方面關注低估值和高分紅的優質標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