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 10:2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具體到個股選擇上,如果是成熟行業,廖凌會選擇競爭格局比較好的龍頭公司。在細分行業,如果是偏成長的行業,則結合潛在成長空間、基本面的可驗證性、現金流創造能力以及...
在今年市場板塊輪動頻繁的背景下,均衡配置策略的基金產品波動率比較低,能夠使投資者獲得較好體驗。農銀均衡優選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廖凌就是這樣一位均衡配置的優秀管理人。
廖凌告訴記者,在當前高波動環境之下,投資思路要偏重絕對收益,在投資組合相對穩健之后再提升銳度,更好提高投資人的持有體驗。
廖凌,華東師范大學金融學碩士、經濟學學士。曾榮獲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榮譽,11年證券從業經歷,其中1年投資經驗。歷任賣方行業高級分析師、策略及海外研究首席分析師以及券商資管專戶投資經理。現任農銀中國優勢混合、農銀智增定開混合及農銀睿選混合基金經理。
挖掘穩健成長、價值重估的優質公司
廖凌坦言,多元化從業經歷,使自己形成了中觀景氣和基本面深度研究結合的投資風格。由于兼有策略、海外、中小盤投資研究經驗,他具備總量和跨市場的研究視野,對股債平衡、價值均衡型資產配置頗有心得,擅長挖掘穩健成長及價值重估中長線優質公司。
相比而言,廖凌投資中會淡化宏觀因素,他認為頻繁判斷宏觀的準確性偏低。在具體投資實務中,他盡量保持倉位和股債比例穩定,不刻意進行倉位變化。
“宏觀對于投資的指導意義在市場較極端的時候有效,尤其在邊際變化較大時,比如市場估值處于極低或者極高,基本面出現很大變化時,通過宏觀層面進行倉位調整會有意義。”他提到。
廖凌的個股研究經驗更加豐富,能力圈集中在制造行業。“從事中小市值研究時,主要在機械化工偏制造的領域,所以更注重選股。”廖凌告訴記者,因為自己曾從事港股投資,港股市場波動巨大,在此環境下形成了價值均衡和穩健成長的投資風格。
“投資偏絕對收益思維,重視風險收益比,重視控制組合回撤,堅守安全邊際,尤其是對于個股的選擇,有一些個股堅決不投,比如管理層治理結構有缺陷、公司商業模式差、現金流創造能力差、高資本投入的公司等。”廖凌補充介紹到。
挖掘“護城河資產”
具體到個股選擇上,如果是成熟行業,廖凌會選擇競爭格局比較好的龍頭公司。在細分行業,如果是偏成長的行業,則結合潛在成長空間、基本面的可驗證性、現金流創造能力以及管理層等因素。
公司治理是廖凌考慮最多的個股判斷因素。“港股市場這種情況比較多,公司所處行業是不錯,但治理有嚴重瑕疵的公司,比如低位配股、高位大量減持,或者管理層完全不顧股東的利益,這種公司必須堅決規避。”另一個廖凌重視的因素是現金流,包括考慮公司資本開支情況,負債率,商業模式等。
此外,他還比較重視尋找內在價值持續增長、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護城河資產”。
他認為,企業價值源于“經濟護城河”,必須關注公司內在競爭優勢、可持續的現金流創造能力,而非賽道或價值標簽。ROE也是廖凌比較重視的擇股指標,他認為ROE決定企業價值增長中樞,要以低估值買ROE穩定、或者合理估值買ROE提升的公司。
在擇時上,廖凌認為,偏絕對收益的思路下,投資的出發點是盡量買在底部,總結來看自己的投資左側居多兼顧右側。“安全邊際是風控的前提。”他表示,只有股價較相對內在價值低估或合理的情況下買入,安全系數才會更高。廖凌對優秀個股的配置倉位會偏重一些,其組合風格概括為價值均衡、穩健成長、回撤控制。
看好三類方向
廖凌坦言,自己的能力圈聚焦在制造、偏消費類的成長、價值類三個行業,投資并不會在單一賽道上過于集中。他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變化因素,判斷盈利可持續性,動態調整行業的配置,選擇基本面變強的行業方向,盡量規避基本面向下的行業。
廖凌表示,從長期看,有三個投資方向相對確定:第一內需修復,第二制造出海,第三自主可控。這三個方向具體有不同的行業主線,比如內需修復方向,隨著基本面的修復,有一些順周期行業如果估值比較合理就能配置,比如通用設備類行業、消費行業里受益于經濟復蘇但估值經歷充分回調的優質企業。
廖凌看好制造出海的理由是,當前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大幅提升,在海外布局全球化產能,行業成長空間巨大。目前中國制造業能夠在海外獲得更高的毛利率,在這個維度下,中長期看好中高端機床、汽車零部件、船舶海工設備類公司,目前這些行業的估值較合理,ROE能夠持續提升。
自主可控主要涉及偏科技類的產業,包括中高端的工業母機、半導體、智能汽車相關產業鏈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