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08:59 | 來源:未知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華宇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120.59萬元、56325.95萬元和55759.44萬元,其中2022年同比下滑1.01%;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132.86萬元、13163.13萬...
近日,深交所對外披露了對池州華宇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宇電子”)主板IPO終止審核的決定。在此之前,華宇電子及其保薦機構提交了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華宇電子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封裝和測試業務,但其市場占有率并不高,且2022年經營業績也出現了明顯下滑。此外,報告期(指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下同)內,華宇電子頻繁出現財務內控不規范、部分員工社會保險和公積金未繳納等問題。針對華宇電子主動撤回IPO申報的原因,記者致電華宇電子證券法律部試圖采訪,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2022年經營業績出現下滑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華宇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120.59萬元、56325.95萬元和55759.44萬元,其中2022年同比下滑1.01%;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132.86萬元、13163.13萬元和8596.35萬元,其中2022年同比下滑34.69%。從華宇電子的盈利能力來看,報告期內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6.70%、40.49%和28.56%,2022年同樣出現明顯下滑。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封測實現收入2763億元,華宇電子實現集成電路封測收入5.63億元,以此測算華宇電子2021年公司集成電路封測市場占有率約為0.20%。
從具體業務來看,報告期內華宇電子封裝測試(含單獨封裝)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5.32%、32.03%、21.98%,專業測試毛利率分別為52.94%、57.13%、42.52%。華宇電子表示,公司封裝測試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等領域,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的影響,2022年以來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終端產品需求放緩,因此公司產品價格出現下調,銷售收入增速下降。華宇電子坦言,從目前情況來看,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消費電子市場需求可能難以在短期內快速回升,公司銷售訂單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甚至下滑。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華宇電子加大了固定資產投資并新增了較多人員,這也導致其固定資產折舊及人力成本大幅攀升。但由于終端應用領域需求放緩,公司訂單增速低于產能增長率,使得其2022年產能利用率下降。對此,華宇電子表示,隨著以前年度及2022年度購置的機器設備陸續到廠驗收轉固,公司產能規模將進一步提升,若公司銷售訂單增速進一步放緩甚至下滑,公司產能利用率存在下滑的風險,折舊費用的增加帶來單位固定成本的增加可能導致毛利率水平進一步下滑,公司面臨經營業績下滑風險。
研發費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在招股書披露的“行業競爭情況”中,華宇電子表示,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行業具有資本密集、技術更新速度快的特點,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較高,業務規模及資金優勢尤為重要。在招股書中,華宇電子列舉了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甬矽電子、氣派科技、利揚芯片和偉測科技等7家公司作為可比公司。
華宇電子招股書直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國內領先企業產業鏈完整、技術儲備和資金實力雄厚,并通過多年來的持續投入、并購整合、資本運作積累了龐大的資產規模,技術及業務規模優勢明顯。和同行公司相比,華宇電子經營規模也不大,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公司營業收入遠超華宇電子。
Wind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長電科技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264.64億元、305.02億元和337.62億元;通富微電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07.69億元、158.12億元和214.29億元;華天科技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83.82億元、120.97億元和119.06億元;甬矽電子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7.48億元、20.55億元和21.77億元。
在自身經營規模并不突出的情況下,華宇電子的研發費用率也不高。報告期內,華宇電子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010.66萬元、3102.52萬元和3324.33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6.26%、5.51%和5.96%。而同期,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7.44%、7.10%和7.92%。此外,華宇電子報告期內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02%、1.45%和1.30%,管理費用率分別為8.55%、7.94%和9.61%;而同期,可比公司平均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55%、1.38%和1.48%,平均管理費用率分別為6.55%、5.34%和6.16%。
《經濟參考報》記者還發現,截至2022年末,華宇電子共有1073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142人。目前,華宇股份共有7名核心技術人員,其中僅1人為本科學歷,其余6人均為大專學歷。
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頻現
報告期內,華宇電子還頻繁出現財務內控不規范的情況。2020年和2021年,華宇電子使用個人銀行卡、現金收取廢料款的金額分別為487.96萬元、139.61萬元,同時公司有部分無票費用通過廢料收入款項予以支付,金額分別為174.25萬元和139.61萬元。對此,華宇電子稱,公司已經加強了內部控制制度管理,對于廢料收入以及收款管理、采購款項支付等進行規范,在今后經營過程中嚴禁出現個人代收、代付及不入賬的情形。
除此之外,2020年,華宇電子實控人趙勇因個人資金需求向華宇電子子公司深圳市華力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拆借資金40萬元。截至2021年底,趙勇已歸還借款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了利息。華宇電子表示,對于該等內控不規范的情形,公司已積極整改,完善相關內控制度,未再發生類似情形。趙勇向公司拆借的款項主要系其個人資金所需,不存在調節公司收入利潤或成本費用及其他利益輸送情形。
報告期內,華宇電子還存在未給部分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的情況。截至報告期各期末,華宇電子的員工人數分別為855人、1147人和1073人,住房公積金未繳納人數分別為369人、94人和37人。截至2020年末和2021年末,華宇電子社會保險未繳納人數分別為244人和117人。截至2022年末,華宇電子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未繳納人數為23人,養老保險未繳納人數為24人。
華宇電子表示,2020年末,公司自愿放棄和未辦理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員工較多,主要原因為“部分員工對現時工資要求較高,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政策理解不到位,繳納意愿不強等”。公司在后續經營過程中,將進一步加強對員工關于國家社會保障及住房公積金制度相關知識的普及與宣傳,使員工深入了解國家現行社會保障和住房公積金制度。鑒于此,華宇電子提示風險稱,公司存在為員工補繳社保、住房公積金的風險,且可能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