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 09:56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半年期間,ChatGPT引爆資本市場,討論熱度甚囂塵上。對于上市無比執著的宜搜科技,再次重整旗鼓,瞄準AIGC,于今年9月底,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近日,宜搜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作為初代互聯網平臺,宜搜科技十多年來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其上市之路也顯得有些心酸。
根據易觀數據,2010年二季度,在移動搜索領域,市場排名前三位的企業,分別是百度(34.33%)、宜搜(16.91%)和谷歌(12.29%)。然而在經歷一系列風波后,宜搜科技逐漸掉隊,從搜索引擎平臺轉型為數字閱讀平臺。
2013年,公司推出宜搜小說APP,憑借基于移動搜索的算法基因,宜搜小說在網文小說推薦平臺中逐漸擁有一席之地。此后,轉型成功的宜搜科技曾多次輾轉上市。
2014年,公司向紐交所遞交IPO申請,但以失敗告終。2017年,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兩年后,向科創板發起沖擊,一輪問詢之后也無疾而終。2023年2月,公司轉戰港交所,六個月后以申請失效早早收場。
近半年期間,ChatGPT引爆資本市場,討論熱度甚囂塵上。對于上市無比執著的宜搜科技,再次重整旗鼓,瞄準AIGC,于今年9月底,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那么此次,貼上AIGC標簽的宜搜科技能否修得正果?
深陷瓶頸
據招股書,宜搜科技目前的業務結構主要包含四大板塊,分別為數字閱讀推薦服務、數字營銷服務、網絡游戲發行服務和其他數字內容推薦服務。
其中,數字閱讀平臺服務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通過預測用戶的偏好,對推薦策略進行調整并智能推薦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文學內容。同時,通過收集、分析和預測用戶對廣告內容的喜好,于專有平臺投放廣告客戶的廣告。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五個月(下稱“報告期”),按業務劃分,數字閱讀平臺服務占公司收入的半數左右。
具體來看,在該業務線下,公司主要有兩類客戶,即用戶與廣告客戶。
對于愿意為數字閱讀付費或購買會員的用戶來說,主要采取收取訂閱費用的方式,而用戶如果想要免費獲取閱讀資源,則需要觀看廣告,公司以進行廣告投放的方式來滿足向用戶免費提供閱讀資源的支出。
其次,對于網絡游戲發行服務而言,公司通過對于用戶行為及偏好游戲類別、內容的分析等,將游戲發行或推薦給相應的用戶。
而對于其他數字內容服務,則是公司推薦電信運營商的增值服務,包括音樂及回鈴音等各類數字內容,同樣也是在給予公司對于用戶行為、內容偏好及付費意愿的采集和分析的基礎之上。
乍一看,宜搜科技的業務涵蓋種類似乎較為復雜且多樣,但其實依舊是較為傳統的依靠內容進行引流的模式。
簡單來說,通過數字閱讀吸引用戶,其次通過收取會員費或收集用戶偏好等信息,賣給廣告商、游戲開發商,從而搭載廣告或進行游戲發行,最后收取廣告費和發行費,滿足公司盈利需求。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實現營收4.1億元、4.3億元、4.6億元及2.0億元。
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3100萬元、5000萬元、4400萬元及-1500萬元,呈波動下滑趨勢,且在2023年前五個月,出現虧損。
同時,公司毛利率也出現波動下滑。報告期內,公司的年度毛利率分別為52.2%、48.2%、52.3%及47.4%。
除凈利和毛利率波動下滑之外,更為致命的是,報告期內,數字閱讀平臺月度付費人數在逐漸減少,分別為11.5萬人、6.9萬人、4.2萬人及2.2萬人,且月度付費人數與月度活躍人數的比例也在持續下滑,分別為0.5、0.3、0.2及0.1。
除付費用戶的減少外,平臺總體用戶規模也陷入瓶頸。
2020年,宜搜閱讀APP的平均閱讀活躍人數為2110萬名,2021年和2022年分別為2390萬名、2560萬名,增長率分別為13.3%和7.1%,而在2023年前五個月,則未實現明顯增長,仍舊為2560萬名。
而數字閱讀業務作為公司業務的引流端口,一旦其增長乏力甚至下滑,將會直接傳導至其他業務的發展,從而對廣告投放、游戲推廣等業務產生消極影響。
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報告期內,其他三項業務也均呈現出疲態。
對比2020年與2023年前五個月的數據來看,網絡游戲發行業務的毛利率直接“腰斬”,從2020年的93.9%下滑至2023年前五個月的51.6%,數字營銷服務的毛利率也由2020年的7.9%下滑至7.7%,其他數字內容推薦服務的毛利率也由46.0%下滑至24.1%。
加碼AIGC
另外,從經營模式來看,宜搜科技將自身定位為渠道平臺,即引入第三方供應商的網絡文學內容,采取分成方式運營,不自產內容的同時也不進行版權的購買。
但這也導致公司缺乏獨家原創內容、缺乏版權護城河,在當前數字閱讀巨頭們“跑馬圈地”的情況下,宜搜科技在資源搶占方面并不具備明顯的優勢。
就國內網文市場來看,閱文集團、掌閱科技、中文在線這類已經上市的數字閱讀服務平臺在內容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強勢的壁壘,而目前另外一些市場上的挑戰者,背后也都擁有實力雄厚的靠山。
具體來看,番茄免費小說背后為北京臻鼎科技有限公司,屬于字節旗下公司;七貓免費小說背后為上海七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百度集團;QQ閱讀是由騰訊開發運營,而書旗小說背靠阿里等等。
對于數字閱讀平臺來說,缺乏優質內容的支撐,平臺經營如“烹無米之炊”,自然難以長久。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閱文集團月活2.7億、掌閱科技月活1.6億,相比之下,宜搜科技的發展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如此困境之中,公司選擇加碼AIGC,試圖通過探索“AI寫小說”的模式擴大公司的內容供應,從而突出重圍。
公司招股書提出,與人工智能網絡生態體系更相關的是,AIGC可在內容創作方面帶來根本變化。且稱公司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面已積累多年研發經驗,將利用經驗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創作文學作品。
根據騰訊研究院發布的《AIGC發展趨勢報告2023》,AIGC對數字閱讀行業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潛在影響。
首先,能夠降本增效,降低內容生產成本,提升內容創作效率,提高內容生產質量;其次,能夠進行個性化內容生成,和傳統的數字閱讀行業“作者寫作--讀者閱讀”的商業模型相比,人工智能模型可根據個人用戶喜好生成個性化內容,用戶將有機會參與內容創作,從而將有機會打造新的更具互動性、個性化的數字閱讀業態;
另外,能夠進行多模態拓展,增加內容生產的多樣性,將數字閱讀行業的IP低成本、高質量、多模態衍生,從而提升IP的無形資產價值,并引領數字閱讀從單一的文字向文字、圖片、視頻相互結合的多模態演變。
但奇怪的是,公司在強調將加強自身研發能力,緊貼AIGC及元宇宙游戲等主流技術趨勢的同時,研發投入卻在一路下滑。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0.54億元、0.51億元及0.39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3.2%、11.8%及8.5%。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目前的“AI寫小說”尚處于構想和初步探索階段,截至招股書發布,宜搜科技并未推出相關產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