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 10:27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盡管威馬汽車試圖通過重整實現新生,但其產品暴露的問題很可能會成為壓死威馬的最后一根稻草。
10月16日,有消息稱,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沈暉借口參加德國慕尼黑車展,隨后轉機直飛美國紐約,遠走海外。在沈暉行蹤成謎的同時,威馬汽車也在申請破產重整。10月10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對此,威馬方面表示,雖然陷入經營困境,但不會躺平,更不會倒下,希望通過調整企業戰略,解決財務債務問題,獲得投資人參與重構和發展。
盡管威馬汽車試圖通過重整實現新生,但其產品暴露的問題很可能會成為壓死威馬的最后一根稻草。
“開啟車輛的時候顯示網絡異常,當時還以為自己手機沒網了。”這是上海威馬車主王晨輝(化名)在前幾天的遭遇。王晨輝無奈的說道,當時給客服打電話也沒人接聽,后面上網搜索才知道是威馬后臺出問題了。
售后無法保障,二手車價格下滑
王晨輝的遭遇不是個例,10月11日,多位威馬車主反映“威馬智行”和“小威隨行”藍牙鑰匙以及遠程操控車輛功能顯示“網絡異常,請稍候再試該數據的格式不正確。”,車輛內的屏幕界面也顯示為無網絡狀態,加載不出任何信息。此外,威馬的400客服熱線也處于忙線狀態,無法正常接通。
雖然在10月13日,威馬汽車發布公告稱車機系統已經恢復正常,但這也對威馬汽車的品牌和口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不少車主開始擔心,下一次會再出現怎樣的問題。
“這已經不是威馬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了,之前就出現過車機無法使用的情況,客服說是服務器更新或者版本升級。”王晨輝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買這個車雖然不是沖著智能化來的,但是總出問題就感覺錢白花了。“誰知道后面還會不會出現其他問題,現在開車都是心驚膽戰的。”
正如王晨輝所言,威馬的車機系統在今年年初就出現過“網絡異常無法連接”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威馬的客服曾回應稱遭到黑客攻擊、服務器更新等。
汽車分析師林述成對記者表示:“在電氣化時代,新勢力電動車的主要賣點就是智能化。不少消費者之所以選擇新能源車,都是沖著其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具有科技感的車機系統。如果連這些功能都無法使用,那意味著用戶多花錢買了一些沒用的智能化配置,不僅影響用戶體驗,也影響了權益。”
比服務器停止運營更讓車主“心寒”的,是威馬無法保障車輛的售后。記者在導航APP上搜索威馬,發現北京有9家威馬店。但實地探訪時發現,位于北京朝陽大悅城的威馬店早已關閉;北京合生匯威馬店也關閉;北京印象城翠微店的威馬汽車已經變成了小鵬汽車;位于五方橋的威馬用戶中心也在1月份關閉;巨山的威馬服務之家也成了別克4S店。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也難覓威馬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6日,記者多次撥打威馬400服務電話,均提示線路正忙,無法撥通。
一位北京威馬W6的車主表示:“我的車是車機系統失靈黑屏,手機無法操控車輛解鎖,導航、音樂這些都無法播放。在今年4月份我從維修點訂了配件,到現在都沒有到,售后電話也打不進去,這樣的操作讓我感覺售后無門。”
與該車主有相同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記者翻閱汽車投訴網發現,不少車主的投訴內容都是車輛無法維修。舉報人陳先生在2022年11月購買了一輛威馬 E.5 純電動轎車,一個月后空調制熱系統壞了,售后表示需要等廠家發件更換。如今已經快一年時間,還沒能等到售后回復。另一名浙江車主在今年4月份駕駛威馬EX5行駛時,電池發生故障,無法繼續行駛。撥打400電話提示無法接通,該車主只能自費叫拖車將車輛運送到威馬維修點,但是由于沒有配件到現在車輛都沒有維修完成。
售后維修困難,也使不少車主產生了賣車的念頭。
一位上海車主對記者表示:“之前偶爾有點小故障,覺得還可以湊合開,但是發現車主群里好多車主都無法享受到售后服務,再加上威馬破產的消息,就決定把車賣了。”
10月14日,該車主來到二手車門店,想將自己的威馬W6出售,然而該二手車銷售人員只給到4萬元的價格。“我這車20多萬買的,才開了1年多,這個價格真的接受不了。”該車主表示。
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發現,部分2022款威馬W6的價格在6萬元左右,威馬EX5的價格在5萬元左右,價格還可以談。
一位二手車從業者孫先生對記者表示:“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威馬的二手車價格就開始走低,要比同級的二手新能源車便宜2萬元左右,還不一定賣的出去。最近又是破產又是車機失靈,收回來我們也賣不出去。”
另一位二手車商梁先生表示:“現在網絡這么發達,買車的人也會看新聞,原車主都無法享受到售后,誰又會來買一輛二手車。反正在穩定之前我是不會收威馬了,風險太大了。”
車主權益如何保障?
威馬已然走入末路,但遭殃的是消費者,車主的權益該如何保證成為了威馬暴雷后的關鍵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8 月,威馬汽車累計銷量為109811輛。這意味著,有10萬余名車主面臨著維修難、保養難的問題。盡管近日網絡上流傳出一張主題為“關于為威馬用戶提供正常基礎保養”的圖片,該圖片的標注地址為深藍汽車門店。但這也是個別經銷商的操作,并不能解決全國車主的難題。
“近年來,市場競爭激烈,車企停產、倒閉的事件屢見不鮮,而購買了這些品牌的車主們只能選擇自救。”汽車行業觀察員趙永琪對記者表示,相比于燃油車,新能源車除了硬件外,還有大量的軟件服務,如果車企倒閉,一些軟件服務很可能會無法正常運行,車輛安全甚至都得不到保障。所以,消費者在購買車輛時,還是要做更進一步的了解。
上海青浦區就曾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威馬汽車,據報道,從2022年10月起,上海青浦區消保委就收到近90位車主對威馬汽車的投訴,反映內容大多為無法提供汽車售后維修。對此,上海青浦區也發布了謹慎購買的提示。
那么,車主的權益真的無法保障嗎?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彬表示,商務部頒布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對車型停產、車企和經銷商發生變更時,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進行了具體規定。其中,車企應及時向社會公布停產或停止銷售的車型,并保證至少10年的配件供應以及售后服務。而對于售后無法保證的情況,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用戶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進行調節,或者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等有關行政機關投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雖然我國對停產汽車有售后服務規定,消費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但真到了那一步,即便車企沒有倒閉,也面臨著無法挽回口碑的問題。畢竟,信任一旦被破壞,想要重塑會難上加難。
“威馬車機這件事雖然已經解決,但也會讓消費者變的更加謹慎,這影響的不僅僅是威馬品牌,其他新勢力也會受到影響,畢竟這些新勢力沒有大廠做靠山,如果出現問題,那消費者面臨的就將是‘售后無門,賣車無價’。”趙永琪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