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6 13:47 | 來源:新京報貝克財經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您即將乘坐的航班因為飛機故障被取消,此次來電是幫助辦理退改簽手續”。
全文4043字,閱讀約需11分鐘
新京報貝殼財經見習記者 韋英姿記者羅亦丹程子姣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軍
▲消費者投訴。
“您即將乘坐的航班因為飛機故障被取消,此次來電是幫助辦理退改簽手續”。
打著退改簽旗號的詐騙,正在圍剿飛機乘客。
起飛前兩天,小莫接到一通來電,對方聲稱是吉祥航空(13.190,-0.03,-0.23%)客服,在告知航班取消后直接報出小莫的姓名以及航班信息。這讓小莫卸下防備,并按照對方提示操作以獲取300元賠付。而這只是騙子拋出的誘惑,這一騙局通過支付寶收款、下載會議APP以及反復輸入對方提供的代碼等一系列操作,一步步將被盯上的對象引向陷阱。
近日,乘客因遭遇航班詐騙投訴飛豬,再度將個人信息泄露推至臺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平臺上搜索看到,這樣的案例并不新鮮,不少投訴涉及購票平臺去哪兒、飛豬、航旅縱橫、同程旅行以及各大航空公司。截至10月24日,與飛豬關聯的隱私泄露投訴共73條,其中10條與航班詐騙相關,涉及金額從千元到萬元不等,最高為47萬元。此外,投訴去哪兒泄露隱私的內容共96條,9條與航班詐騙相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利用航班信息的詐騙頻頻發生,黑灰產平臺上,不少買家標榜“大量收機票未起飛數據”,價格高達8元/條。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張機票往往經過五六個環節,包括酒店推薦、第三方核驗等,這些環節均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
對此,新京報貝殼財經采訪了飛豬,截至發稿時暫未獲得回應。10月25日,去哪兒公關部門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去哪兒APP上一直有滾動的防詐提示,今年暑期升級為購票成功后出現防詐提醒強彈窗。此外,一旦客戶遭遇航班詐騙選擇報警,去哪兒平臺都會配合警方進行調查。
━━━━━
300元賠付誘惑,
假客服設套“偷窺”密碼
“我真的相信了,后來他提到支付寶,我才謹慎起來。”當對方報出航班號以及自己的姓名,小莫起初并未察覺出異樣。
小莫描述中,對方聲稱為吉祥航空客服,因航班取消可以賠付300元。在按照對方要求打開支付寶收付款功能,并輸入對方提供的11位數字后,頁面在“賬戶”一欄自動跳出航空公司名稱。到了收款流程,對方一直催促點擊“確認收款”選項,不過,這也讓小莫突然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詐騙。
貝殼財經記者采訪發現,這些“客服”承諾的理賠金多為300或500元,理由是“延誤取消”和“航班故障”。為了獲取信任,“客服”甚至能夠說出乘機人身份證后四位數字。
一位受訪者提供的截圖顯示,被誘導至支付寶收付款環節時,收款賬戶名為“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商旅服務有限公司”,而自己要乘坐的是四川航空的航班。王倩近期同樣掉入這一陷阱,其提供的截圖顯示收款賬戶為“北京長城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她準備搭乘的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
▲收付款截圖。
王倩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隨后理賠過程中,“支付寶在線理賠客服”(以下簡稱“理賠客服”)介入,并要求下載一個會議APP,“理賠客服”也在該APP上與王倩聯系。王倩回憶,這個會議APP標志類似騰訊會議,但名稱“沒有‘騰訊’兩個字”。
據貝殼財經記者梳理,此類航班詐騙案例中還出現了山寨zoom、云視聽和全視通等APP。
王倩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理賠客服”不斷誘導自己進行各項操作,包括打開會議APP錄制會議功能,多次發送“我要申請理賠”后又要回復“關閉理賠通道”。為了避免引起懷疑,這一客服不時強調,“涉及理賠金額需要全程錄制”是必要環節,以及為了賬戶的信息安全等。
王倩事后意識到,錄制會議開啟后,對方可以看到賬戶余額、取款密碼等一系列自己手機屏幕所顯示的信息,“有點像手機錄屏,但對方只能看不能操作。”此后,對方要求王倩將支付寶里的錢轉入銀行卡,并輸入認證賬號和認證代碼。
“將對方提供的認證代碼復制到手機銀行后,頁面變成了轉賬頁面,我反問對方是不是騙子,但對方表示自己提供的賬號沒有收款能力。”王倩依然不放心,對方便主動提醒她銀行后續會打電話確認是否轉出這筆資金,到時直接回復說“是正常流程就行”。
慶幸的是,她接到銀行確認電話,而聽完王倩的復述,銀行工作人員提示這是電信詐騙,建議凍結銀行賬戶。
王倩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對方所謂的認證代碼其實就是自己的銀行卡余額,“我看到的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情況,他給我發的是90106,當時我銀行卡里可支配的余額只有5萬,支付寶有4萬,轉到一起就9萬左右。”
貝殼財經記者采訪受騙者了解到,認證代碼多是受騙者銀行卡大概余額。“他好像提前知道我這段時間轉進銀行卡里的最大一筆錢是9900,就騙著我輸入9900的驗證碼”。一位受訪者表示,當時想起“9900”這筆轉賬發生在7月,自己因此有所警覺。
━━━━━
未起飛機票信息8元/條,
多個環節可泄露航班信息
10月24日,貝殼財經記者在黑灰產平臺搜索,不乏“購買航班信息”“大量收機票未起飛數據”“求源頭”等航班信息購買者。
貝殼財經記者聯系了一位購買者,對方在問明記者手中具體是哪一個航空公司以及多達一萬條數據后,立刻大方表示,記者手中的航班信息“全都要”,而且每一條乘客信息達到8元。
在與購買者溝通中,其打包票稱,“只要你這邊不出問題就行,我這邊絕對安全,可以放心。”
當天,貝殼財經記者在黑灰產平臺搜索,暫未發現機票未起飛數據出售信息。
“一般航空公司的市場部,訂票端口都能夠看到未起飛的航班信息,包括旅客的姓名和電話。”某航空公司中層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實際上,由于機票的購買環節復雜,航空公司并非唯一的航班信息泄露點。
民間互聯網安全組織網絡尖刀創始人曲子龍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售票的APP平臺、訂票系統、航空公司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旅客信息泄露,有些訂票平臺還提供了保險、落地租車打車、酒店預訂等服務,這些環節也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
“一張機票往往要經過五六個環節,包括酒店推薦、第三方核驗甚至打車租車服務,很多環節可以去查驗機票信息,這也是‘航班取消后退款詐騙’這么多年一直沒有被打掉的原因——機票的相關鏈條太長。”曲子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整個鏈條之中,每多接觸一個環節都有可能造成信息泄露風險,尤其航空公司又有那么多的中間代理商、代理人,包括旅游票務公司等第三方機構。”
王倩雖然保住了銀行卡里的錢,卻發現自己在智行平臺預訂的高鐵票和飛機票都已“自動”退票。王倩認為,開通支付寶理賠通道前收到一個驗證碼,騙子可能借此登錄了自己的智行賬號并辦理了退票。由于離出行僅有不到24小時,王倩為此損失了1千元左右的差價。
和王倩一樣“無端遭遇退票”的案例出現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這些投訴和航班詐騙案例大多指向購票平臺存在泄露用戶隱私的行為。貝殼財經記者在黑貓投訴不完全統計,飛豬平臺因信息泄露被無故退票投訴的共1條,涉訴金額為2000元;與去哪兒平臺有關的投訴有5條,涉訴金額從1000元到3000元左右不等。
貝殼財經記者就退票攔截問題咨詢了國航和去哪兒客服。其中,國航客服表示,只有在官方平臺購買的客票才能視情況攔截,一般來說提交退票后無法撤回。去哪兒客服則表示,平臺只是嘗試攔截,不一定能攔截成功。
對于如何判斷是否為本人操作退票,國航客服表示,這類特殊情況要請示上級,根據上級的判斷處理。去哪兒客服稱,平臺設置投訴專員跟進相關問題。不過,退票手續必須有預留手機號及證件號等身份信息才能夠協助操作,上述信息一旦核實,相關操作會被平臺認定為獲得賬號授權,“家人、朋友訂票也會這么操作,從流程上來說我們不給辦也不現實。”
當被問及這類詐騙是否存在信息泄露和有無預防措施時,國航和去哪兒客服均強調自身對旅客信息有嚴格的保護要求和系統保護措施。
━━━━━
電信詐騙銀行難提示,
航班公司集中“防詐”
王倩慶幸銀行給自己撥打了二次確認的電話。不過,貝殼財經記者走訪農業銀行(3.610,0.05,1.40%)、建設銀行(6.490,0.11,1.72%)、中國銀行(3.890,0.07,1.83%)、工商銀行(4.780,0.07,1.49%)以及招商銀行(31.440,0.02,0.06%)網點了解到,并非每次遇到電信詐騙轉賬,都會接到銀行的確認電話。
“每天轉賬那么多人,銀行電話打不過來的。”銀行網點工作人員解釋稱,如果匯款賬戶是銀行監控的高風險賬戶,例如剛注冊或列入黑名單的賬戶,銀行可能會判定此次轉賬為“異常交易”,也許就會打電話提醒。另外,短期內進錢加出錢就是一個規則,如果轉賬行為觸發了我國現有預警模塊里的規則,銀行會接到通知進而聯系到轉賬人。
“我們也遇到過非要給對方存3000塊而不理會我們提醒的年輕人,后來又說自己被騙了。我們建議報警,沒辦法,損失只能自己擔。”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最好自己能夠提高風險意識,而不是依賴銀行的二次確認電話。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鑫鑫表示,騙子能夠準確說出乘客名字和航班信息,可能是信息泄露的結果,但從民事訴訟角度來說,很難界定出某一個具體的信息泄露相對方。她解釋道:“可能是平臺或航司本身泄露,也可能是他們的員工泄露。但就算是員工個人的泄露行為,特別是非職權范圍內非法的信息處理行為,并不能直接歸責給公司。”
王鑫鑫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王倩的例子在司法實踐中可能會被認定為是當事人沒有盡到審慎義務,因為購票人本身已經購買了機票,應該知道相對的航空公司或購票平臺,在面對名稱不一致等情形時,購票人應該有所警覺。“正因為她進行了這些操作才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風險,所以在本案例中當事人若選擇向購票平臺追回款項,訴訟風險很高。若選擇向信息泄密的對象直接追償,訴訟成本和訴訟風險也很高。”
近期,一些處在“航班詐騙漩渦”中的航空公司相繼發布了防詐安全提示。據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天津航空、首都航空、深圳航空、海航航空、山東航空均在10月以來發布公告提醒旅客,航班變動等通知信息均由航司官方客服號碼通過電話或短信方式發布,如收到其他號碼發送的相關信息請提高警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