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 20:5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泰美林的研發投入占比持續下降,最近六年內僅該公司有一項發明專利,而且各項短期流動性指標在持續下降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12月14日,煙臺金泰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泰美林)北交所IPO被終止。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金泰美林主要從事工業陶瓷閥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電鰻財經》注意到,金泰美林的研發投入占比持續下降,最近六年內僅該公司有一項發明專利,而且各項短期流動性指標在持續下降。在下游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金泰美林的業績突然出現大增,對此發審委在第二輪問詢中要求該公司做出說明。報告期內,金泰美林的關聯交易頻繁,其中一些讓人生疑。
六年僅一項發明專利 短期流動指標持續下降
招股書顯示,此次在北交所IPO,金泰美林計劃募集資金1.32億元,其中6956.62萬元用于年產10000臺(套)陶瓷閥項目,3355.32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888.06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可見,金泰美林將用25.4%的募集資金投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在持續下降。從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09.36萬元、6080.24萬元、13437.44萬元和7083.54萬元,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247.98萬元、300.5萬元、606.14萬元和337.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87%、4.94%、4.51%和4.76%,兩年內下降超過兩個百分點。盡管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在2023年上半年上升至4.76%,但仍然低于5%。
招股書顯示,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公司共擁有43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9項,另有13項專利申請處于實質審查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公司的4項發明專利中,僅有一項“一種全襯陶瓷角閥”發明專利是在2022年3月1日申請,其他的有兩項在2016年取得,有一項是在2013年取得。
在研發投入占比連續下降的情況下,金泰美林在核心技術上也沒有太多突破,其近六年沒有發明專利。
此次IPO,金泰美林計劃用22%的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報告期內,該公司貨幣資金由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貨幣資金組成,其他貨幣資金主要為票據保證金。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573.37萬元、1,389.82萬元、3,293.12萬元和3,484.28 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10.82%、16.72%、24.25%和26.61%。
盡管貨幣資金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在上升,但金泰美林的資產負債率和短期流動比率在持續下降。從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7.24%、34.4%和39.3%,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期該公司的流動比率分別為4.25倍、2.34倍和2.13倍,速動比率分別為2.87倍、1.62倍和1.62倍,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呈逐年下降趨勢。
下游不景氣 業績突然大增遭發審委問詢
招股書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金泰美林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92萬元、905萬元和3437萬元。由此可見,金泰美林的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在2022年實現了跳漲。
金泰美林的業績突然大漲令人質疑。該公司在2009年已開發了適用于光伏硅料行業的工業陶瓷閥門產品,該公司與光伏硅料行業的主要客戶新特能源、合盛硅業、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等客戶的開始合作時間分別為2016年、2019年、2018年、2018年,合作時間均較長且在報告期外,該公司2020年和2021年來自于光伏硅料行業的銷售規模較小,2022年和 2023年來自該行業銷售收入顯著增加。
金泰美林在回復問詢函時稱工業陶瓷閥門在耐磨、耐腐蝕、耐高溫和密封性等方面相比金屬閥門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保證下游客戶生產系統的穩定性,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目前工業陶瓷閥門占工業控制閥市場比例僅為 1.62%。
此外,2023年多晶硅價格已出現明顯下降且多晶硅產能已出現過剩的情形,金泰美林光伏硅料行業主要客戶大全新能源、合盛硅業、宏柏新材2023年上半年業績存在一定幅度下滑。但金泰美林在2023年1-6月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均出現明顯增長。
發審委第三輪問詢中要求金泰美林量化分析2023年1-6月光伏硅料行業主要客戶業績下滑但發行人同期業績實現明顯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發行人2023年上半年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及對應客戶采購情況,與客戶實際擴產情況、銷售情況、經營情況是否匹配。
此外,發審委要求金泰美林說明報告期內下游光伏硅料行業主要客戶產能投產、業績變動的具體情況,與向發行人采購情況及訂單情況是否匹配,結合發行人產品在下游客戶首次應用的時間及后續銷售情況,說明發行人與光伏硅料行業主要客戶合作時間較長但發行人來自該行業的收入增長主要集中在2022年的原因及合理性。
關聯交易頻繁引質疑
招股書顯示,發行新股前,李平、金浩軍夫婦與兒子金澤中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74.24%股份。其中,李平身兼董事長、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三職,金浩軍任總經理。出生于1998年的金澤中正在德國讀書,尚未在公司任職。
在李平家族之外,金泰美林副董事長王平及其女兒王博淵則分別持有公司8.5%、10.46%的股權。由此計算,李、王兩大家族合計持有金泰美林超90%股份。
由于家族控股以及內控不力,金泰美林的關聯交易頻繁且關系混亂。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王博淵雖未在公司任職,但其持股55%并擔任法人的煙臺優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諾化工)每年都與金泰美林產生關聯交易。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優諾化工為金泰美林提供陶瓷膠,金額分別為0.08萬元、0.34萬元和0.55萬元。
此外,金泰美林的第一大供應商東莞信柏結構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信柏)與實控人之一金浩軍有著密切關系。
資料顯示,東莞信柏成立于1991年,原為中國南玻集團全資子公司。1992-1999年,金浩軍曾就職于中國南玻集團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南玻結構陶瓷有限公司,擔任產品工程師。而東莞信柏長期保持著金泰美林第一供應商的位置,
招股書顯示,從2020年和2022年,金泰美林向東莞信柏采購金額分別為163.25萬元、314.36萬元和931.47萬元,占年度采購額比例分別為10.99%、9.61%和14.36%。其中,陶瓷件的采購金額最高,分別為161.37萬元、305.07萬元和862.27萬元,占同類原材料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3.96%、36.61%和46.97%。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占據金泰美林采購金額前五類的陶瓷件均來自東莞信柏。而在2022年時,五款球芯半成品單價均出現上漲,漲幅在6%-20%之間不等。金泰美林對此解釋稱,采購單價上漲是受其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影響。2022年2月,金泰美林還與東莞信柏簽訂一份了采購陶瓷件的框架協議,金額超過200萬元。
對于上述問題,《電鰻財經》向金泰美林發去求證函,截至發稿時并未收到該公司對相關問題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