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7 14:42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9.19%、77.01%、76.4%;連續下滑的原因系產品結構變動,毛利率相對較低的產品銷售占比上升。主要產品便攜式3D掃描儀毛利率分別為82...
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看科技)于12月25日提交了科創板IPO首輪問詢回復。其對上交所提出的“研發費用率不及同行卻多項技術為全球首創”“產能利用率不高卻仍然募投擴產”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思看科技專注于3D視覺數字領域,由王江峰、陳尚儉、鄭俊三名浙江大學校友合計控制85.21%股份。該公司產品包含手持式3D視覺數字化產品、跟蹤式3D視覺數字化產品、工業級自動化3D視覺檢測系統等,合作客戶包括中國商飛、寧德時代、蘋果、比亞迪、特斯拉、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等企業和研究機構院所。
技術是否真“全球首創”?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思看科技在招股書中多次表達“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擁有多個全球首創技術”、“技術屬于國際領先水平”等。上交所也在審核問詢函中,著重要求公司說明打破國外壟斷是否屬實,“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表述是否客觀準確,并要求刪除可能誤導投資者的披露內容。
思看科技在回復中表示,加拿大形創公司CREAFORM于2005年研發并推出全球第一臺手持激光三維掃描儀HandySCAN系列產品,國內市場對于該產品的需求長期由其壟斷。
據介紹,思看科技于2015年4月推出第一代HSCAN手持激光三維掃描儀系列,成為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成功研發并推出手持激光三維掃描儀產品的企業。浙江省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名證明文件顯示,證明了思看科技所參與研制的測量儀器及系統打破了國外企業壟斷。
對于招股書中表述的“擁有全球首創的多波段掃描技術、多波段標定技術、內置攝影測量復合掃描技術, 全球首創的雙色激光掃描儀PRINCE系列產品”,思看科技稱,其主要依據來源包括浙江省科信息研究院針對相關技術出具《科技查新報告》的查新結論,并列舉科創板已上市企業埃科光電、雙元科技、中潤光學等在招股書或申報材料中均引用了該報告。
為了保障上述技術和產品專利的獨創性,思看科技表示,該公司還在歐洲、美國、韓國分別進行了專利申請,均已授權成功,說明在當時并未有其他主體提出類似的技術方案。
研發費率為何不及均值?
盡管思看科技涉及多個“全球首創技術”,但其營收規模有待提升。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下稱:“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收分別為9150.87萬元、1.61億元、2.0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54.64萬元、6754.4萬元和7763.5萬元。
報告期內,該公司研發費用投入分別為1379.24萬元、2331.77萬元、3672.15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5.07%、14.48%、17.82%。
與同行可比公司同期表現相比,先臨三維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5.17%、25.37%、30.6%;鉑力特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6.55%、20.69%、17.71%;奧普特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1.9%、15.67%、16.74%;行業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15.91%、18.31%、19.68%。
報告期內,思看科技銷售費用分別為2114.76萬元、3142.85萬元、4398.17萬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3.11%、19.51%、21.35%。
同期,先臨三維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3.59%、23.76%、27.04%;鉑力特銷售費用率分別為6.24%、7.06%、7.58%;奧普特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3.86%、16.31%、17.53%;行業銷售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13.27%、13.89%、15.23%。
對此,思看科技稱,該公司為非上市公司,資金實力相對較弱。未來隨著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入,其研發費用率預計將進一步提升。
思看科技還認為,同行可比公司鉑力特和凌云光的銷售費用率較低,主要系其銷售人員占比較少所致。截至2022年12月31日,思看科技銷售人員、研發人員分別為113名、89名,占273名總員工數量的41.39%、32.6%。
如何應對“供應鏈受阻風險”?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思看科技多個產品毛利率連續下滑或波動較大。
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9.19%、77.01%、76.4%;連續下滑的原因系產品結構變動,毛利率相對較低的產品銷售占比上升。主要產品便攜式3D掃描儀毛利率分別為82.26%、79.94%、80.95%。
除此之外,彩色3D掃描儀毛利率分別為65.12%、63.37%、56.69%;跟蹤式3D視覺數字化產品毛利率分別為62.15%、71.75%、73.69%;工業級自動化3D視覺檢測系統毛利率分別為52.21%、66.66%、63.04%。
對于上交所提出的毛利率疑問,思看科技表示,該公司四大類產品中的便攜式3D掃描儀、彩色3D掃描儀、跟蹤式3D視覺數字化產品為標準化產品,可適用于下游不同應用領域,無需根據下游不同應用領域進行定制化開發。
“報告期內公司細分產品在不同應用領域的銷售平均單價、單位成本和毛利率的差異,主要系具體產品結構、下游客戶結構等差異所致。”思看科技方面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期內,該公司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1588.01萬元、3116.84萬元、3630.32萬元;原材料賬面余額分別為834.95萬元、1612.88萬元、1781.71萬元;庫存商品賬面余額分別為252.21萬元、731.34萬元、1029.37萬元;發出商品賬面余額分別為215.33萬元、354.87萬元、505.63萬元。上述余額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
此外,報告期內,思看科技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054.73萬元、2203.04萬元、1827.55萬元,占主營業務成本比例分別為55.59%、59.57%、37.59%,供應商集中度相對較高,上交所也要求其提出解決“供應鏈受阻風險”的具體措施。
思看科技回復稱,該公司將通過優化采購管理積極應對供應風險、與現有供應商保持長期良好合作關系、拓展采購渠道降低原材料供應集中等方式管理“供應鏈受阻風險”。
擴產是否具有必要性?
思看科技此次IPO擬募集資金8.51億元。其中,1.97億元用于3D視覺數字化產品及自動化檢測系統產能擴充項目;3.43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及總部大樓建設項目;1.11億元用于營銷及服務網絡基地建設項目;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募投項目,上交所也提出問詢:在思看科技多個產品產能利用率不高情況下,募投擴產是否具有必要性。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思看科技主要產品便攜式3D掃描儀和彩色3D掃描儀,產能利用率均未超過80%;跟蹤式3D視覺數字化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最高不超75%;工業級自動化3D視覺檢測系統的產能利用率也逐年下降,2022年為77.78%。
思看科技則回復稱,募投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在于,除國家政策層面支持與下游客戶需求支撐外,該公司項目和產品本身也具有良好市場前景。
“預計2022年到2027年,中國三維數字化產品市場年復合增長率超20%,市場規模在2027年達200.8億元。思看科技將能夠通過項目的建設形成更有效的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逐步擴大下游市場的覆蓋面。”該公司方面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