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11:10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業績層面來看,自2018年成立之后,一道新能的發展便“勢如破竹”,不到六年的時間里,公司就實現了超90億元的營收規模。但細究之下也能夠發現,一道新能的實際盈利能力,...
2月28日,在光伏行業2023年發展回顧與2024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電子基礎處處長金磊表示,行業普遍共識,光伏產業出現階段性周期性調整。
而當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及內卷進一步加劇的態勢下,光伏企業紛紛加速推進上市募資進程。其中,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道新能”)趕在去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向創業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沖刺上市,公司此次IPO,國金證券為保薦機構,中信證券為聯席主承銷商。
從業績層面來看,自2018年成立之后,一道新能的發展便“勢如破竹”,不到六年的時間里,公司就實現了超90億元的營收規模。但細究之下也能夠發現,一道新能的實際盈利能力,似乎沒有表面展現出來得那么美好。
背靠三峽集團
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一道新能的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分別為7.36億元、18.94億元、86.06億元及94.54億元。報告期前三年,公司營業收入的復合增長率為242%,其中,相較于2021年度,公司在2022年的營收規模同比暴增了354%。
結合招股書來看,一道新能在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營收規模實現暴漲的背后,離不開三峽集團的支持。招股書顯示,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三峽集團是公司排名第一的大客戶,且銷售金額占比不斷提升。
2022年度,三峽集團向公司采購光伏組件等產品的金額共計為11.55億元,占公司當期營收比例為13.43%,而到了2023年1-6月,公司向三峽集團的銷售金額規模進一步提高,達到22.89億元,占營收的比例也相應提升至24.21%。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作為公司近兩年來的最大客戶之外,三峽集團旗下子公司三峽資本還是一道新能的單一大股東。
2019年,一道新能獲得北京睿匯海納科技產業基金(下稱“睿匯海納”)0.6億元投資,睿匯海納正是三峽資本旗下的投資企業,而在此后的融資過程中,也出現了三峽集團下屬基金的身影。
截至2023年6月,睿匯海納持有一道新能約19.46%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劉勇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6%。
對此,市場相關人士表示,作為一家央企相對控股的公司,一道新能是具備一定優勢的,比如當股東在投資電站或者持有電站時,公司自然而然有了下游渠道。
凈利潤表現飄忽
招股書顯示,一道新能專注于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逐步拓展到下游光伏電站領域,實現主營業務快速增長。
簡單來說,光伏組件是將一定數量的電池片采用串聯并聯的方式,進行連接并經過嚴密封裝后,組成的光伏發電設備單元,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核心部分。
而電池片是通過吸收太陽光,運用光伏效應將太陽輻射能轉換成電能的電子元器件,而電池片技術路線和工藝水平會直接影響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和使用壽命。根據基地硅片不同,太陽能電池可以分為P型電池和N型電池。
招股書顯示,一道新能自成立之初即專注于N型TOPCon技術方向,并把握光伏產業從P型PERC到N型TOPCon技術迭代趨勢。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調研統計,2022年一道新能生產的N型TOPCon組件市場占有率在國內排名前三。
然而,IPO日報注意到,在公司營收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其凈利潤的表現卻并沒那么盡如人意。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178.60萬元、-14947.24萬元、19188.15萬元和58344.80萬元。
同期,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也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報告期內,一道新能的毛利率分別為13.14%、2.21%、7.47%及13.04%,且整體呈下降趨勢。
從行業來看,隨著光伏行業發展的火爆,大量跨界資本和企業的涌入使得光伏行業產能逐步擴大,與此同時,組件價格也在逐步降低,從而對于電池、切片及下游產品的價格產生較大影響,導致利潤空間遭到大幅擠壓,降低企業產品的盈利水平。
而根據行業資訊媒體InfoLink預測,2024年組件需求增幅將出現放緩,年增率僅約11%,量體約460GW-519GW,這也就意味著,后續光伏行業的“內卷”將進一步加劇。
抗風險能力較弱
另外,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能夠發現近幾年來,公司主營產品的結構布局發生了一些變化。
IPO日報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電池片的銷售占比不斷減小,由2020年度的65.20%下降至2022年的10.35%,并且2023年1-6月,公司對于電池片的銷售占比繼續下降,僅為0.75%。
同期,公司光伏組件的銷售金額占比在不斷提升,2020年度,光伏組件創造的銷售收入占比尚不足五分之一,而到了2022年度,該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比提升至88.76%,2023年上半年占比繼續提升,達到98.76%。
雖然報告期內,一道新能的產品結構出現一定的調整,但能夠發現,公司依舊只專注于電池片和組件環節,至于在招股書中提到的其他業務,如受托加工服務、電站工程EPC及發電業務的占比則微乎其微。
而與目前主流一體化企業對比來看,公司單一的產品結構也為其經營帶來了較大的風險,經營業績受產業鏈上下游波動的影響較大。
其中,在2021年度,公司由于受到上游原材料漲價因素的影響,毛利率出現大幅下滑,由2020年的13.14%下降至2021年的2.21%,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整體雖也出現下滑,但行業毛利率均值仍處于9.10%的水平。相比之下,公司單一的產品結構,導致其業績水平對于上下游產品價格波動的反應更為敏感。
另外,對比同行業上市公司來看,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其他同行業公司,均已布局垂直一體化經營,產業鏈較長,涵蓋硅棒、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等上下游的制造環節,抗風險能力較強,毛利率也相對較高以及更為穩定。
而根據招股書中披露的募投計劃來看,此次IPO,一道新能有意進一步進行擴產,計劃共計募資金額為25億元,其中,公司擬將20億元全部投入年產14GW N型TOPCon高效單晶電池的建設,并擬自籌資金進行建設20GW高效單晶組件項目,另外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