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 16:09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西南地區的區域性乳制品企業,菊樂股份從2017年至今已經連續三次遞表深交所,不過,根據其最新的招股書,公司沖擊IPO依舊難點重重。...
菊樂股份沖擊IPO的道路可謂道阻且長。
作為西南地區的區域性乳制品企業,菊樂股份從2017年至今已經連續三次遞表深交所,不過,根據其最新的招股書,公司沖擊IPO依舊難點重重。
省外區域擴張不利
根據最新招股書披露,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菊樂股份實現營收分別為9.94億元、14.21億元、14.72億元及7.74億元;同期,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0億元、1.58億元、1.72億元及1.12億元。
其中,來源于四川省內的收入分別為9.07億元、10.59億元、11.24億元及5.93億元,收入占比分別為96.35%、95.71%、94.59%及92.28%。
公司在成都市占率第一,而在四川省其他區域,菊樂股份的主要競爭者是新乳業股份。
根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新乳業的銷售收入為10億元,2023年1-6月為5.3億元。有這樣一個實力相當的企業在省內與之競爭,按照菊樂股份的目前取得的成績來看,公司尚不能“高枕無憂”。
因此,公司從2020年開始嘗試開拓新的區域市場,并于2020年以2067.17萬元的價格收購了惠豐乳業55%的股份,成為惠豐乳業的實際控制人,并試圖通過其進軍其他市場。
招股書顯示,惠豐乳業成立于2017年1月,主要產品為嚼酸奶、俄羅斯風味炭燒酸奶等,業務區域覆蓋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等北方省份。
根據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來看,在收購初期,惠豐乳業的加入確實讓公司的省外業務擴張速度有所加快。
在收購惠豐乳業后的2021年,菊樂股份來自省內市場收入的占比從2020年的91.53%大幅度降低到74.72%,而來自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的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由3.42%上升至12.77%。
但到了2022年度,來自省內的收入占比又再度上升至76.55%,且結合公司最新的半年報數據,這一比例仍然保持在76.81%,也就意味著,公司對于惠豐乳業的收購,并未如預期一般帶來省外業務的高速增長。
如此看來,公司省外的業務擴張步伐依舊相對緩慢且困難,這背后也反映了公司作為一家非全國化乳業品牌,其品牌影響力仍然主要集中在其長期深耕的省內市場,對于四川省以外的市場,依舊缺乏足夠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主力產品不占優勢
根據招股書,菊樂股份的產品主要包括六大類,即含乳飲料、發酵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其他乳品及非乳品。其中,公司主要的營收依賴于含乳飲料。報告期內,該類別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65.31%、51.68%、54.82%及57.21%。
但含乳飲料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以及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含乳飲料行業概覽》數據,中國整體含乳飲料市場規模在1612.3億,2016年到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7.41%,CR5占比53.51%,CR10 57.74%。這意味著前五大乳企的集中度占比超過半數,而其他的公司瓜分剩下的一半。
而這其中不乏娃哈哈的AD鈣奶,伊利優酸乳以及蒙牛真果粒等為人耳熟能詳的大單品。如此看來,菊樂股份則主要是依托于區域龍頭的先發優勢,其產品的優勢主要集中在省內區域,在全國化道路上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另一方面,原先很多人喝含乳飲料是因為補鈣、補充蛋白質,事實上是將含乳飲料當成了牛奶。但隨著消費者尤其是位于三四線居民的認知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直接飲用牛奶,逐漸放棄了含乳飲料。
因此,含乳飲料的消費進一步出現下滑,對于主要收入來源含乳飲品的菊樂股份而言,未來發展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開始尋求其他品類的突破,作為其發展的第二增長極。這也就構成了公司在2020年收購惠豐乳業背后的另一重要意圖,就是借助惠豐乳業在行業中占優的發酵乳產品,開拓新的增長點。
這筆收購在剛剛完成時,確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惠豐乳業的主要產品是以“嚼樂奶”為代表的發酵乳,結合菊樂股份在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公司該業務在收購前占比僅為10.23%,而在收購后,快速攀升到26.7%,似有成為菊樂股份業務第二增長極的趨勢。
然而,就在收購完成的第二年,惠豐乳業帶來的增長福利似乎就看到了盡頭。2022年,公司發酵乳產品類營收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6.5%,同時發酵乳的單價也呈下降趨勢。
對此,菊樂股份給出的解釋是,惠豐乳業的主打產品“嚼酸奶”單價較低,而單價較高的“蜜咔滋”系列產品收入占比持續降低。
而結合廣發證券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內容,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識提升,近年來乳制品需求逐漸向白奶集中,剛需屬性偏弱、飲料屬性更強的酸奶和乳飲品需求持續下滑。
如此看來,該類產品的需求未來預計很難保持高速的增長,同時,由于公司的經銷渠道主要以經銷商為主,這部分產品主要合作方為大型商超等,集中采購的模式讓公司在渠道中難以掌握價格的話語權,未來提價也似乎難度不小。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未來增長路在何方,仍然存疑。
募資擴產
招股書顯示,此次菊樂股份計劃募資約13.63億元,其中3.39億擬投向古浪縣菊樂牧業奶牛養殖項目、2.78億擬投向溫江乳品生產基地改擴建項目,1.79億擬投向營銷網絡中心升級建設項目、1.72億擬投向年產12萬噸乳品生產基地項目、5530.90萬擬投向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3843.84萬擬投向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3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菊樂股份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目前的產能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存在劣勢,同時,其認為主要系尚未上市募集資金以擴充產能,因此在公司此次披露的IPO計劃中,擬將資金主要用于公司未來產能的進一步擴充。
其中,菊樂股份擬將募集資金用于溫江乳品生產基地改擴建項目以及年產12萬噸乳品生產基地項目。對溫江乳品生產基地進行改建后,將實現年產巴氏鮮牛奶1.40萬噸、低溫酸奶0.57萬噸、常溫酸奶0.23萬噸、滅菌乳3.30萬噸、調制乳0.25萬噸、含乳飲料6.00萬噸和復合蛋白飲料0.25萬噸的生產能力;年產12萬噸乳品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亦將為公司新增6.00萬噸含乳飲料的生產能力。
但正如前所述,面對含乳飲料當前激烈的競爭以及未來市場需求的持續下滑,若公司繼續募資擴張產能,預計存在未來產能難以被消化和過剩的風險。
結合菊樂股份目前的產能利用率來看,公司產能尚未飽和。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6.47%,79.94%、85.29%和82.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