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 10:13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字健康涵蓋了醫(yī)療保健領域用于管理病人和健康人健康的各種技術。通過收集病人的各種輸入信息(如圖片、文字、語音和視頻)來評估病人的病情,為各種疾病的預防、治療和管...
數字療法是近年在國外興起的醫(yī)療科技新概念,是基于循證醫(yī)學證據、經過臨床評估的軟件直接向患者提供醫(yī)療干預,以治療、管理和預防各種疾病和紊亂的新型醫(yī)療手段。
近日,“六六腦”品牌的擁有者—腦動極光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腦動極光”)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作為我國認知障礙數字療法行業(yè)的先行者及領導者,腦動極光是國內首家將腦科學與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結合,開發(fā)出針對認知障礙的醫(yī)療級數字療法產品的公司。
在最新一輪的融資完成后,腦動極光的投后估值也上升至27億,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但與此同時,從創(chuàng)立之初開始便不斷虧損的腦動極光也備受壓力,2022年及2023年累計虧損9個億,何時盈利也未可知,原合伙人或“套現”逃離……
兩年虧損近9億
數字健康涵蓋了醫(yī)療保健領域用于管理病人和健康人健康的各種技術。通過收集病人的各種輸入信息(如圖片、文字、語音和視頻)來評估病人的病情,為各種疾病的預防、治療和管理提供治療干預。數字療法是數字健康的一個子集,盡管數字療法仍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但其市場在改善患者療效和降低醫(yī)療成本方面前景廣闊。
由于需求旺盛,國內外的認知障礙數字療法市場正在快速增長。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預測,全球認知障礙數字療法市場規(guī)模將在2022年達到21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和2030年將分別增長到42億美元和7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 25.5%和10.7%。
中國的增長潛力更大。Frost & Sullivan的預測顯示,2022年中國認知障礙數字療法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494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19.522億元,2030年將增至 95.68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35.5%和37.4%。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包括腦動極光在內,共有來自約25個參與方的約30個認知障礙數字治療產品獲得中國國家藥監(jiān)局或地方藥監(jiān)局的批準;且有來自約15個參與方的15個認知障礙數字治療產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并取得相關醫(yī)療器械注冊證。
而作為中國首家開發(fā)針對認知障礙的醫(yī)療級數字治療產品的公司,根據Frost & Sullivan 的數據,按2023年的收入計算,腦動極光在中國認知障礙數字治療市場和中國認知障礙醫(yī)療級數字治療市場分別占有25.0%和91.6%的市場份額。
雖然從行業(yè)數據來看,腦動極光的發(fā)展前景巨大,但臨床開發(fā)作為醫(yī)療科學中的“吞金獸”,其難度大要求高,過程漫長不說,費用也是極其昂貴。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2年及2023年,腦動極光實現營收0.11億元、0.67億元,其中來自提供院內系統(tǒng)集成軟件解決方案的收入分別為0.04億元、0.41億元,占總收入比例分別為36.1%及61.3%。
2022年及2023年的凈虧損分別為5.02億元、3.59億元。
而2022年及2023年,腦動極光的研發(fā)開支分別為0.68億元、0.91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為598.95%、135.02%,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
腦動極光也在招股書中提到,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處于凈虧損狀態(tài),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繼續(xù)產生凈虧損。
此外,腦動極光還存在“大客戶依賴癥”,2022年及2023年來自最大的單一客戶和五大客戶的收入比例呈上升趨勢。
招股書信息顯示,腦動極光的銷售和分銷工作重點是與醫(yī)院建立關系,醫(yī)院是公司在往績記錄期間的主要客戶。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腦動極光已從115家醫(yī)院獲得系統(tǒng)銷售收入。2022年和2023年,來自五大客戶的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830萬元和人民幣5080萬元,占同期總收入的73.1%和75.6%。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440萬元和人民幣2680萬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39.1%和39.9%。
對此,腦動極光表示,公司無法保證在未來幾年或一段時間內能夠扭轉這一趨勢。在可預見的未來,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很可能將繼續(xù)依賴數量有限的客戶。失去一個或多個主要客戶,或減少從任何主要客戶的采購,都可能減少公司的收入。
大股東“套現退出”
回顧腦動極光的發(fā)展過程。腦動極光原為南京智精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六六腦”腦功能信息管理平臺軟件系統(tǒng),于2012年9月21日成立,2021年9月更名為腦動極光。2012年9月,向華東以及王曉怡作為公司創(chuàng)始人分別持股29.30%和33.91%。
在腦動極光剛成立之初,公司并未拿到任何融資,直到2015年3月2日,上海飛馬旅和中衛(wèi)成長以當時股價訂立投資協(xié)議,以現金256.4萬元進行天使輪投資,腦動極光投后估值0.37億元。
2016年6月21日,焯俊有限公司以及Explorer Three Limited對腦動極光進行了合計400萬美元的A輪投資,投后公司估值大漲2.5倍至1.29億元。
資金得到了支持,也有了具體的研發(fā)成果,下一步就是如何將產品商業(yè)化,創(chuàng)造新的收益。
2020年5月,王曉怡通過公司合作醫(yī)院的介紹認識了譚錚,由于對認知障礙數字療法市場潛力的看好,譚錚決定作為投資者投資腦動極光。
同年7月,向華東辭任總經理,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而新搭檔譚錚于2020年12月加入腦動極光,現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執(zhí)行董事兼首席戰(zhàn)略官,和王曉怡成為一致行動人,并同為腦動極光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提到,為了進一步借助譚錚在醫(yī)療領域的知識和資源,王曉怡通過Hubwise LLP將其在ZJEI的實益權益(相當于ZJEI的注冊資本人民幣138.38萬元)低價轉讓給譚錚,現金代價為人民幣450萬元,這筆股權彼時價值約為1500萬元。
2020年12月18日,譚錚與天津七號八號同意以5000萬元認購腦洞極光新增注冊資本153.76萬元。并在同日,焯俊有限公司以1050萬元從樞慧有限合伙收購腦洞極光注冊資本46.13萬元。譚錚與Explorer Three Limited和上海飛馬簽訂股本轉讓協(xié)議,合計收購腦洞極光注冊資本73.22萬元。
有意思的是,在向華東離職時,已將腦洞極光全部直接持股轉讓給了樞慧有限合伙,而譚錚則在2021年9月8日花費1800萬元從樞慧有限合伙收購了腦動極光注冊資本73.8萬元。
有業(yè)內人士猜測,譚錚對上海飛馬、Explorer Three Limited的股權收購的時間均發(fā)生在2020年12月,而這2021年的收購或許也有可能在2020年12月就簽下。
也就是說原合伙人向華東可能在此時就完成了“套現”。
而通過這一系列的增資和股權轉讓,譚錚也實現了腦洞極光一系列重組和股權架構的調整,成功拿到了實權,成為了控股股東之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