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08:50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富友支付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上海,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及中國香港、美國的支付牌照,主要支付業務包括商業支付(線下線上商戶銀行卡...
三次沖擊A股無果,富友支付“轉戰”港交所!近日,上海富友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友支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信證券、申萬宏源香港擔任聯席保薦人。
依據招股書,富友支付2021年至2023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48億元、8134.8萬元、1.07億元,對應同期毛利率分別為30.5%、28.4%、25.2%。對于毛利率逐年下降,富友支付解釋稱,主要是由于市場競爭導致服務費減少、傭金增加。
記者了解到,富友支付因業務違規,頻繁收到監管罰單,曾因出現利用預授權交易進行套現的違規問題,被責令停止在河南省、浙江省(不含寧波市)、福建省、天津市、江西省、吉林省、湖南省7地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
沖A無果“轉戰”港交所
招股書顯示,富友支付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上海,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及中國香港、美國的支付牌照,主要支付業務包括商業支付(線下線上商戶銀行卡收單、掃碼收單)、金融支付(包括信用卡還款、基金支付)、跨境數字支付服務(包括跨境B2C、跨境B2B)。
在轉道港交所IPO之前,富友支付曾多次謀求在A股上市。早在2015年12月,富友支付母公司上海富友金融服務集團(下稱“富友金融集團”)便與興業證券簽訂輔導協議。但僅9個月后的2016年10月,興業證券就發布公告稱,鑒于富友金融集團考慮到自身資本補充需求,經雙方友好協商,決定終止輔導工作。
此后的2018年5月14日,富友支付與東方花旗證券(后更名為“東方證券”)達成輔導協議。但在2021年6月,東方證券稱,綜合考慮富友支付的上市申報時間安排,雙方同意解除輔導協議,東方證券終止對富友支付上市輔導工作。
3個月后(2021年9月),富友支付又與國金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為何更換輔導券商,是否意味著上市提速?知情人士曾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原來的券商輔導團隊換人了,所以就換了券商。其實只是換了輔導券商而已,按照要求要在證監局重新備案,(A股上市)并沒有新的進展。”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支付機構在A股上市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比如行業監管的加強,行業處于變革時盈利模式和穩定性都會被質疑,對行業頭部機構的整頓也會影響到其他支付機構的估值,所以要等待合適的時機。
毛利率逐年下降
轉道港交所IPO的富友支付成色幾何?招股書披露,富友支付的支付規模由2021年的1.7萬億元增至2023年的2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8%,平臺的年處理交易數量由2021年的72億筆增至2023年的119億筆,復合年增長率為28.6%。
2021年至2023年,富友支付的收入由11.02億元增至15.0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6.9%,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境內支付服務的收入逐漸增加。2021年至2023年,富友支付的凈利潤分別為1.48億元、8134.8萬元、1.07億元。
具體來看,2023年,富友支付境內綜合數字支付服務業務營收14.14億元,占比94%。其中,境內支付13.22億元,占比87.8%,跨境數字支付服務0.91億元,占比6.1%。數字化商業解決方案營收7956萬元,占比僅5.3%。其中,商戶SaaS(軟件運營服務)解決方案為0.17億元,占比1.2%;智慧經營服務以及其他增值服務為0.62億元,占比4.1%。截至2023年底,富友支付已處理交易總額逾13.6萬億元,處理逾404億筆支付交易,累計為約43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2023年活躍客戶為170萬。
值得注意的是,富友支付2021年至2023年的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別為30.5%、28.4%、25.2%。對此,富友支付表示,主要是由于中國境內的支付服務競爭加劇,境內支付服務的毛利率已經由2022年的23.1%下降至21.1%,隨著交易量增加,收單服務的傭金增加,作為加強渠道合作伙伴的定價策略的一部分,公司提高了若干渠道伙伴2023年傭金率。此外,在跨境數字支付服務方面,該業務毛利率也由48.9%下降至2023年的36.3%,主要是由于市場競爭導致服務費減少、傭金增加。
據悉,富友支付的客戶主要包括商戶及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及其他持牌金融機構。商戶主要從事線上線下零售及餐飲業務,并與終端買家及消費者進行交易。2021年至2023年,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各年度總收入的6.5%、6.6%及3.7%,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各年度總收入的2.0%、2.5%及 1.3%。
屢收監管罰單
富友支付IPO之路坎坷,業務違規或許是一大因素。據不完全統計,富友支付自成立以來,因業務合規問題已多次被監管處罰。因預授權空卡套現事件,富友支付在2014年被央行處罰,要求其停止在在河南省、浙江省(不含寧波市)、福建省、天津市、江西省、吉林省、湖南省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
具體來看,2015年4月,富友支付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規定,被央行上海分行責令限期整改,并處罰款5萬元;2017年4月,富友支付廣西分公司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相關規定,被處警告并罰款6萬元;2017年8月,富友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央行上海分行罰款3萬元。
2018年6月,富友支付因未按規定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收到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警告和5萬元罰單;2018年10月、2019年4月,富友支付違反支付業務規定,相繼收到央行上海分行2張罰單,罰金均為6萬元;2019年8月,富友支付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對其處以罰款1萬元;2021年3月,富友支付因未按規定辦理變更事項、未按規定建立并落實特約商戶信息管理制度和違規將資金結算至非同名銀行結算賬戶,被央行責令限期改正,并罰款18萬元。
2023年11月,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披露的行政處罰公告顯示,上海富友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存在三項違法行為,被罰款人民幣455萬元。具體違法行為包括: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同時,時任該公司董事長張某群被罰款8.5萬元。據國家外匯局官網披露,今年3月該公司曾因違反規定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被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沒收違法所得17539.13元,罰款65萬元。
記者了解到,富友支付還曾被最高檢“點名”,被公安部“通報”。在2019年11月公安部通報了一起特大套路貸案件,為套路貸APP提供支付通道的富友支付也被曝光。2020年12月,最高檢發文《這次,第三方支付“付”出了慘重代價》,點名指出富友支付以及該公司深圳分公司員工為虛假股票交易平臺“杭州眾銀”等八家平臺提供第三方資金結算服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