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停產經銷商討說法 觀致汽車一季度僅賣掉824臺車
觀致汽車僅賣出824臺車,為了擺脫虧損的陰影,公司還聘請了日本團隊,但市場似乎并不買賬。自2011年底品牌成立之初,公司已經“換帥”六次,其中不乏明星高管,依舊未能改變巨額虧損的處境。
新能源汽車板塊“有近憂無遠慮”
補貼退坡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負面影響,但年初至今市場預期已反映在股價之中。
汽車行業遭遇“至暗時刻” 國內車企如何突圍?
去年在行業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上汽集團的銷量仍能實現逆勢增長,而今年該公司出現了“合資與自主均下滑”的格局,這一情況較為罕見。
巨型獨角獸Uber來了:上市卻依舊四面楚歌
根據Uber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材料,其IPO定價在44至50美元之間,發行1.8億股股票。
眾泰汽車失速:銷量加速滑坡 3億商譽減值或只是開始
眾泰汽車目前市值約為101億元,而2017年公司借殼上市時的交易對價為116億元,也就是說,公司上市經營兩年后,反而比當初借殼時的市值還縮水了
面對滴滴美團首汽神州等對手,騰訊再挺如祺出行也無用
一直押寶新能源汽車的廣汽集團也坐不住了,按照媒體報道的消息,廣汽集團聯合騰訊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出行項目“如祺出行”將在今年6月份正式上線
4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61% 連續16個月超警戒線
從庫存預警分指數來看,調查顯示,4月份庫存指數、市場需求指數、平均日銷量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經營狀況指數均環比下降。
租車行業"野蠻生長"套路:假違章牟利 保險暗藏貓膩
消費者遭遇“連環坑”
因提高價格犯眾怒,盈利促使汽車之家更焦慮
深究導致汽車之家此次危機的“服務費暴漲”,我們發現它和汽車之家整體的經營策略不無關系
危險的海馬汽車:兩年巨虧26億被帶帽 技術投入不夠
“海馬整體技術投入不夠,資金緊張,橫向比競爭力不足”,是海馬汽車業績難看的主要原因。
共享汽車亂象調查:消失的押金
一直沒收到押金的黃偉堅前后與幸福叮咚聯系過數次,當他問及客服何時能退款時,客服表示自己對押金退還日期不知情也無法作出任何回答。
為什么很多人寧愿選擇吉利,也不愿意選擇比亞迪?
曾經的中國汽車行業是“國家隊”的天下,以一汽、上汽、東風、長安等為代表車企紛紛牽手國際品牌,以合資車的身份成為國內汽車市場的主角,一汽大眾、東風日產、上汽通用、...
德國汽車巨頭保時捷等借助“一帶一路”拓展中國市場
德國著名跑車制造商保時捷從今年4月起開始使用中歐班列對華出口整車。
戴姆勒利潤下滑16%:公司業績受奔馳拖累 欲裁1萬人
按照銷量來看,梅賽德斯-奔馳轎車在全球一季度的銷量為555312輛,同比下降7%。而梅賽德斯-奔馳轎車業務部一季度息稅前凈利潤為12.98億歐元,同比降幅達37%。
特斯拉完成23.5億美元股票和債券發行融資
特斯拉這次受益于自上次發行可轉換債券以來在股票貸款市場借入股票的成本降低。這可能使這筆交易對專門購買可轉換債券、做空同一家公司股票的對沖基金更具吸引力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