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7 11:4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26日,剛剛復牌第二天的寧波中百(600857)股價收于1196元,漲幅284%
界面新聞記者獨家得到了一份標記為4月13日的寧波中百股東表格。表格顯示,除了公布的匯力貿易、鵬源資管、張江平,還有其他太平鳥相關疑似關聯賬戶在要約收購之前就已持股。
4月13日,也就是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簽署前十天,寧波泛美投資管理公司(下稱寧波泛美)已經持股寧波中百121.9萬股、占比0.54%。公開信息顯示,寧波泛美為太平鳥股份的第四大流通股東,持股4216萬股、占比8.77%,其法人代表為張國芳。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企業公開信息,寧波泛美的第一大股東在穿透后,為一家在香港注冊的東杰汽車投資有限公司。
界面新聞記者又查閱了太平鳥的招股說明書等相關公告文件,太平鳥曾主動披露:張國芳為張江平的父親,并持有寧波泛美16.67%的股份。寧波泛美的第三大股東為持股8.3%的寧波中通投資,由張國芳直接持股90%。此外,張江平的親屬胡慧達持股10%。寧波中通法人為胡文萍,天眼查顯示其任職于太平鳥集團。
目前無法查實香港東杰汽車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是否與張江平相關,但包括張國芳在內的張江平親屬至少持有寧波泛美25%的股份。
實際上除了泛美投資,寧聚資管實際持股比公開披露更多。截止4月13日,除了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的“盤古2號”,寧聚資管旗下還有多只基金持股寧波中百——“盤古3號”持股140萬,占比0.62%;“寧聚資管事件驅動2號證券投資基金”持股80萬股,占比0.36%。算上“盤古2號”,寧聚資管旗下基金共持股561萬,占比2.5%
而寧波寧聚資產管理中心則疑為太平鳥集團的關聯人。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持股49.5%的大股東葛鵬與太平鳥集團現任董事、原鵬渤投資經理戴志勇早有交集。2010年,葛鵬與戴志勇分別在寧波熱電(3.750, -0.01,-0.27%)股份有限有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和監事會主席,戴當時兼任寧波開投副總經理,寧波開投是寧波熱電的第一大股東,持股30%。
根據4月24日公布的要約收購報告摘要書,收購人的一致行動人匯力貿易、鵬源資管、張江平分別持股448萬、423萬、104萬股,共持有976萬股,占寧波中百股份總數4.35%。
上述泛美投資與寧聚資管共計持股342萬股,占比1.52%,兩者一共持股5.87%,早已超過舉牌線5%,但這些事項太平鳥集團均未披露。
不過理論上來說,在4月24日要約收購摘要書發布后復牌期間,上述不受轉讓期限限制的股票均可減持,且在4月13日至24日之間,上述股權也可以做出減持動作,但具體情況太平鳥也沒有公告。
自要約收購公布以來,寧波中百股價最高達到12.45元,已是半年以來的新高。按照去年9月30日至今的加權均價10.6元來算,漲幅超過17%。
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綜合上述情況,此次要約收購有內幕交易的嫌疑,但要根據意向和決策達成時間,以及股票買入時間來決定。
4月25日,太平鳥股價尾盤忽然跳水,逼近跌停,龍虎榜顯示,凈賣出為2383萬元,賣出前五位均為機構席位,共計4688萬元。隨后,寧波中百收到上交所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及收購方具體說明收購資金來源,并提示本次要約收購相關風險。
4月26日,太平鳥對媒體報道相關情況進行澄清,稱關聯方持股均系通過二級市場合規買入,且持股比例未達到5%,無須進行披露。《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中均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更不構成內幕交易。此前有浙江本地媒體曾報道稱,在買入寧波中百的行動中,寧波泛美投資買入100多萬股,其中張江平的司機買入了10萬股。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太平鳥集團的對外回應中并未提到此前媒體報道的寧波泛美投資持股寧波中百情況。
同時,此次與太平鳥集團一起參與要約的背后出資人寧波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比較尷尬。
公開資料顯示,寧波金融資管成立于2017年6月23日,是寧波市唯一一家政府批準成立,由中國銀監會公布在寧波市范圍內開展批量收購、處置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AMC)。
寧波金融資管作為地方AMC,其出資收購上市公司的行為存疑:根據2000年公布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AMC僅在其收購的國有銀行不良貸款范圍內,可對企業階段性持股。寧波市人民政府的規定更為寬松,在相關批復中,寧波金融資管的經營范圍還包括產業投資、企業和資產收購處置和管理等。在寧波金融資管的官網上,有“投行投資業務”一項。
目前,地方AMC行業仍然沒有統一監管的政策文件,僅有江西省政府出臺專門的監管文件,地方AMC多由地方金融辦監管,及在業務開展中受相應部門監管。
要約書摘要顯示,在要約收購主體寧波鵬渤投資的股東結構中,寧波金控為代表的國資只占有12.5%的股份,而太平鳥方面卻占有87.5%的股份,寧波金控在這場交易中的角色顯而易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