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北容城縣奧威路驅車前行,沿途中國建筑(8.540, 0.07, 0.83%)、中國鐵建(9.860, -0.03, -0.30%) 、中國大唐、中國交建(12.960, -0.04, -0.31%)、中國電建(6.310, -0.07, -1.10%)、騰訊、阿里巴巴、京東、萬達等知名企業的牌子不斷躍入眼簾。
作為雄安新區管委會所在的縣城主干道,這條驅車15分鐘左右即可駛完全程的道路因為云集了眾多大型企業雄安建設指揮部又被稱為“央企大街”。
“奧威路每天都不一樣,基本上每天都會有新的企業牌子掛起來。”一位本地居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嘆。在雄安新區設立一周年之際,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地探訪雄安,感受央企、大型國企乃至龍頭民企參與雄安建設的脈動。
建設河北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發布,勾勒出雄安新區“到2035年,基本建成綠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的藍圖。
一切仿佛蓄勢待發。
實現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雄安新區如同一張等待揮毫潑墨的白紙。
“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習近平總書記在雄安建設相關會議上反復強調。
土地征遷是基礎工作,如何讓雄安居民分享新區長期建設紅利而非一次性買斷,考驗管理智慧。
農業銀行(3.900, 0.01, 0.26%)河北分行副行長、雄安分行行長李軍介紹,雄安新區原住人口城市化率較低,農村集體資產主要是土地資源,還有一些村鎮企業。其管理是重要課題,系統開發是為了經營好集體資產,通過管理平臺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全面信息化之外,還要有利于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和公平分配。
憑借在新區110萬居民中75%的覆蓋率,農業銀行成為新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平臺的主要合作銀行,與河北農業大學專業團隊合作開發管理平臺,將實現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有收入、居民可分紅”。在征遷補償以及政府租金發放方面,農行完成與雄安新區征遷數據平臺接口和客戶經理端的開發工作,可以實現資金精準到戶、一分不差、實時反饋。
雄安新區發布之際,大量炒房團聞風而動,不過都鎩羽而歸。早在2016年當地所有房地產項目和二手房交易就已被凍結,外地遷入戶口也進行嚴格管理。
《綱要》明確要求:改革創新住房制度。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李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總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符合新區土地和房產政策方向的住房金融產品,落實“房住不炒”這一定位。從一些可能的方向上,未來大量居民將要集中安置,農行將支持安置區的建設,參與到雄安新區的共有產權和公租房建設等。“在制度和建設方面可能會和原來房地產業務思維做出比較大的調整。”
創新投融模式
雄安新區建設機遇引來大批基建企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新區市民服務中心和10萬畝造林工程、京雄城際高鐵項目先行啟動,下一步,包括白洋淀治理、水利工程等項目有望陸續面世。
中鐵京津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曉波介紹,中國中鐵(7.470, 0.00, 0.00%)旗下14個工程局均已入駐雄安,加上施工人員已經有400多人,未來還將根據建設情況在雄安招收用工并開展培訓計劃。
河北建設集團是河北省規模最大的建筑施工企業之一。河北建設總裁助理、雄安新區指揮部指揮長鄧恒波坦言,大批資質優異的央企參與雄安建設,給公司在一些周邊項目上帶來競爭壓力。但他表示,隨著規劃陸續出臺,給民營企業的機會也更多,包括縣城的綠化、亮化工程、道路提升以及水電氣熱等項目,都是公司可以參與的領域。
新區各項建設都離不開金融支持。2017年7月,“以公司自有資金對外投資”的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雄安集團”)注冊成立。雄安集團主要職能包括創新投融資模式,多渠道引入社會資本,開展PPP項目合作,籌措新區建設資金,構建新區投融資體系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雄安集團目前已經對外投資8家公司,其中6個全資子公司分別為中國雄安集團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有限公司、中國雄安集團生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雄安集團公共服務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雄安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參股雄安綠研智庫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設發展基金(有限合伙)。
3月2日,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大行的河北雄安分行開業申請獲得河北銀監局批準。目前,農行、建行、中行和工行雄安分行相繼揭牌,各行還均成立了董事長、行長牽頭的服務雄安新區建設領導小組。
李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前期工作基礎上,農行為雄安集團綜合授信1500億元,用于交通、造林、水利工程、安置區建設等項目的啟動,并率先提出設立綠色發展基金,首期規模1000億,按照雄安建設需求推進。目前,該行企業金融服務平臺與雄安10萬畝造林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對接成功,并為平臺上12家企業提供全線上資金撥付金融服務。
多位受訪人士還表示,隨著未來雄安建設對資金需求的擴大,以政企銀共同參與的PPP模式等創新融資方式將更加普遍。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