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 12:4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前正值上市房企半年報季,在相繼披露的數據中不難發現,房企規模競爭壓力仍在加劇。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7月銷售業績較6月環比下降31.5%,同比則增長57.7%。而對比前七月銷售來看,1-7月份TOP100房企總體銷售規模為53559.7億元,環比增長16.7%。
根據榜單來看,碧桂園(02007.hk)、萬科(000002.sz)、中國恒大(03333.hk)分別以4614.9億元、3502.8億元、3446.8億元繼續領攜行業前三位置。而也有一些企業,包括中海地產、華潤置地(01109.hk)等房企銷售增速卻出現下降勢頭。
業內人士認為,房企7月銷售乏力主要是受到沖刺半年報業績影響,對于此類企業而言,8、9月銷售表現將尤為重要。
政策調控高壓下 規模競爭壓力劇增
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逾40個城市發布了各類房地產調控升級政策,堅決落實“房住不炒”政策定位、抑制投機行為,該調控次數刷新了近2年以來樓市調控同期紀錄。而年內,樓市調控已經累計超過220次。
政策持續發酵下,房企業績也隨之產生影響。克而瑞公布的數據顯示,百強房企7月單月銷售業績較6月環比下降31.5%,同比則增長57.7%。
克而瑞分析認為,7月房企銷售業績由于季節性因素環比下降,但我們預計三季度后半段和四季度,房企或將加大投資和新開工力度,加快推貨,銷售規模也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雖然房企銷售勢頭下滑,但整體來看,規模競爭的壓力反而愈加強烈。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1-7月,百強房企各梯隊銷售金額入榜門檻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規模競爭加劇下,截止7月末,TOP10房企均已超千億,達到1040.1億元。TOP20房企門檻提升幅度最大,較2017年同期增長近6成。TOP30和TOP50房企門檻的同比增幅也分別達到了38.3%和52%。
從單個房企來看,碧桂園、萬科、恒大繼續領攜行業前三,分別以4614.9億元、3502.8億元、3446.8億元位列前7月銷售排行榜前3位。從銷售金額的占比看,前3強房企今年前7個月合計銷售額占前十強房企銷售額的50.54%。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房地產龍頭企業的優勢愈發明顯。
而在TOP20房企中,在規模加劇的刺激下,新城控股(23.360, -0.77,-3.19%)(601155.sh)、龍光地產(03380.hk)、中南建設(5.520,-0.06, -1.08%)(000961.sz)等房企業績增強較猛,單月增速分別達209.2%、376.5%、117.0%,遠超百強房企平均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房企銷售增速普遍上升之時,中海地產、華潤置地等房企的銷售增速卻出現下降勢頭。數據顯示,2018年 7月,中海地產銷售額172億元, 同比下跌8.9%,環比下跌48%。同時期內,華潤置地銷售額97億,同比下跌9%,環比下跌65.6%。
易居(中國)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向藍鯨房產分析表示,在6月沖了一把銷售業績后,房企7月銷售乏力也算正常,接下來就要看房企的銷售在8、9月能否回升,這是“重中之重”。
中信建投(8.770, -0.02, -0.23%)研報認為,房企銷售業績依舊亮眼,7月克而瑞百強房企銷售同比增長57.7%,增速比6月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重點城市的成交增速也在修復。三季度,在流動性邊際改善以及供給提速的環境下,行業銷售增速預計能夠延續景氣。
下半年房企銷售勢頭或將持續攀高
事實上,進入7月以來,多個房企的銷售增速都出現明顯的下滑,但從市場環境來看,房企未來銷售勢頭或將持續走高。
億翰智庫認為,自2016以來,一二線城市新開工增速相對穩健,整體來看未來新開工或將持續呈上升態勢,增幅顯著主要是由二線城市拉動的,一線城市增速相對緩慢,二線城市土地交易市場活動活躍,雖然融資收緊,但隨著二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額的穩健增長,房企在二線城市的補庫存意愿也有所提高,同時銷售向好倒逼房企紛紛加速新開工。
而從供給角度來看,三四線城市住宅市場集中表現為供給不足。自2017年三四線城市開始回暖后,土地供應面積提升,但對比2017年土地供應的9086萬平方米,2018至2020年三年平均建設用地供應面積僅為7625萬平方米,未來三年土地供應將出現明顯下降趨勢。從需求層面來看,需求持續,居民購買能力和購買意愿均有所增強,或將推動三四線市場持續向好。
中金公司認為,預計7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將出現10%左右同比增長,較6月增幅(4%)再度擴大,8月料延續高個位數增長,全年維持銷售面積同比增長0-5%的預測不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藍鯨房產分析表示,自今年以來,隨著一二線城市的供應放量持續走高,也進一步提振了房企的銷售速度,未來房企的銷售勢頭將持續攀高;而在三四線城市中,盡管棚改政策的收緊使得三四線市場漸入衰退期,但在去庫存余溫下短期難出現大幅回落。
事實上,房地產歷年來素有重點發力下半年的推盤特點,包括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年末翹尾等行情,一定程度上離不開房企押注下半年的節點把控。而這也意味著,房企在下半年即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但面對持續收緊的政策,2018年下半年,企業還能如往年般成功達到目標銷售價格額嗎?(藍鯨房產 李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