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09:4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溫州商人胡成中陷入進退兩難的資本困局。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1年以來,胡成中通過受讓股權及IPO兩種途徑,相繼掌握了廣東甘化(5.800, 0.00, 0.00%)和德新交運(22.380, -0.34,-1.50%)兩家A股公司,并相繼展開系列資本運作。不過,多以失敗結局,這也直接導致兩家公司經營業績慘淡。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廣東甘化持續大幅虧損,公司試圖通過轉型LED產業翻身,但LED板塊毛利率持續為負數。2017年上市的德新交運,IPO之前的經營業績不很理想,上市之后大滑坡,今年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也陷入虧損。
針對公司經營虧損問題,昨日下午,德新交運證券部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稱,受行業競爭及公司搬遷部分業務暫停影響,公司上市之后經營狀況不太理想。預計等搬遷完成后可能會有改觀。而廣東甘化則沒有做出具體回復。
出人意料的是,二級市場上,兩家公司的股價幾乎步調一致地走出了暴漲暴跌路線。而股價大幅下降將危及廣東甘化股權結構穩定性,因為胡成中通過德力西集團持有的廣東甘化股權逾九成被質押,存在平倉風險。
在接連籌劃重組失敗后,廣東甘化又在重啟重組,不過,溢價7倍收購資產能否讓公司走出困境仍是未知數。
本報記者 魏度
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同陷困境
胡成中實際控制的兩家上市公司迎來了經營業績最為暗淡時刻。
今年上半年,廣東甘化實現營業收入1.58億元,同比下降60.46%,凈利潤則虧損3703.54萬元,同比下降84.50%。
營收收入和凈利潤大幅雙降,這是胡成中入主廣東甘化最為糟糕的半年。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胡成中通過德力西集團受讓原控股股東江門市資產管理局6400萬股股份,躋身第一大股東,胡成中成為公司新的實控人。
然而,入主7年來,廣東甘化并未擺脫困境,今年上半年的經營虧損也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具有可持續性。
財務數據顯示,多年來,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不濟,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連續虧損14年,胡成中入主后仍然沒有改變。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未分配利潤為—3.56億元,因此導致2002年以來公司從未實施過現金分紅。
即便考慮非經常性損益,公司近兩年的盈利能力也是在急劇下降。2016年、2017年,其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2.8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2.25%、376.40%。
由此可見,廣東甘化的經營已經陷入困局。
胡成中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德新交運情況也不妙。
今年上半年,德新交運實現營業收入0.65億元,同比下降33.14%,凈利潤225.16萬元,同比下降81.9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0.04億元,同比下降133.76%。
德新交運是2017年初通過IPO成功實現在上交所掛牌交易的。不過,IPO之前,公司的經營業績就不算好。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連年下降,從3.95億元降至2.56億元。或許是因為沖擊上市因素,借助非經常性損益,這三年間,雖然在2015年凈利潤下降21.43%,但三年間總體平穩,凈利潤在0.50億元左右徘徊。
然而,上市首年,公司營業收入再次大幅下降至1.97億元,不及2014年的一半。凈利潤只有0.27億元,相較2016年接近腰斬。
2015年以來,公司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持續下降,至今年上半年降為負數。
對于目前的經營業績,德新交運方面向長江商報記者解釋,受民航、高鐵等競爭以及公司土地被征收搬遷因素綜合影響,公司經營業績下滑,部分業務暫停,短期內難以恢復,預計等公司搬遷完成后才有改善。
綜上所述,德新交運也陷入了經營難以持續的困局之中。
重組屢屢告敗,LED毛利率四連負
面對經營困境,胡成中也曾百般努力,只是截至目前起色不大。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3年,胡成中實施資本運作,通過子公司德力光電進軍LED行業。LED投產后,造紙產品、生化產品、LED產品成為公司三大主營業務。但轉型LED產業并未扭轉公司業績,LED板塊連續四年毛利為負值,2014年到2017年,LED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32.60%、-17.29%、-90.22%、-4.38%,期間德力光電累計虧損近2億元。公司今年上半年,該板塊又虧損了3703.54萬元。
進軍LED產業不僅未翻身,反而使公司難以擺脫困境的拖累。于是,在2017年,公司將德力光電出售,同時接連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遺憾的是,多以失敗結局。
但胡成中仍沒有放棄,目前,仍在推進重大資產重組。
根據公司9月16日晚公告,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升華電源100%股權,轉型至軍工領域。
這是公司第二次收購軍工資產。今年7月,公司耗資1.84億元收購沈陽含能45%股權,后者主要承擔各種規格鎢合金預制破片的研發及制造。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收購升華電源,估值6.6億元,增值7.44倍。交易對方承諾標的在2018年至2020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000萬元、5000萬元、6000萬元。
然而,在今年前4個月,標的實現營業收入3921.20萬元,凈利潤則虧損4890.34萬元。而在2016年、2017年,其凈利潤分別為2519.5萬元、562.02萬元。這樣的業績距離承諾數差距不小。
不過,交易對方解釋,標的業績波動主要是受非經常性損益影響,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2016年至今年前4個月的凈利潤為2466.36萬元、2932.53萬元、2209.46萬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凈利潤突然大幅增長,接近前兩個年度的利潤水平,讓人頗為不解。
除了廣東甘化外,上市之后,德新交運也接連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均以失敗告終。
兩公司再次押寶重組
旗下經營似乎難以為繼的胡成中面臨著股權質押的平倉風險。
截至目前,胡成中通過德力西集團持有廣東甘化1.84億股,持股比為41.55%,累計質押1.80億股,占總股本的40.64%,質押比為97.83%。
二級市場上,從今年5月份起,股價持續大幅下跌,從5月10日的22.20元一路下跌至8月20日4.67元,期間曾連續8個交易日跌停,短短3個多月,股價累計跌幅達78.96%。
然而,進入9月份以來,股價又接連上漲,且在9月3日、4日、7日三天漲停。
盡管如此,早在2017年就已大比例質押的胡成中仍然面臨著質押股權的平倉風險。
另一家公司德新交運更為瘋狂,其股價在今年3月30日達到55元,8月8日跌至10.38元,跌幅為30.36%。而到了9月14日又上漲至30.45元,一個月的漲幅為193.35%。
毫無疑問,不堪的經營業績無法支撐股價暴漲。而暴漲的背后,或許與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資產重組有關。
2017年11月,德新交運擬收購昌吉公共交通51%股權,最終因雙方未達成一致而終止。今年1月17日,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重重組,但由于置入資產未能達到可轉讓狀態而終止重組。
今年6月,公司再啟重組,擬收購德力西新疆交通運輸集團。目前,該項重組仍在推進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