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科創板硬科技成色顯現 布局“黃金期”來臨

      2021-06-17 10:24 | 來源:投資快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迎來自己兩周歲的生日。近兩年來,隨著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資本市場已經邁入全新的歷史階段。

              不知不覺,科創板開板整整兩年了,科創板上市公司“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隨著各路資金對科創板配置加大,業內認為布局科創板的黃金期或已來臨。

              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有效發揮

              到今年的6月13日,科創板迎來自己兩周歲的生日。近兩年來,隨著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資本市場已經邁入全新的歷史階段。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兩年來,科創板主要指標運行平穩,市場流動性水平與其板塊定位、投資者適當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適配。從換手率看,今年前5個月,科創板日均整體換手率為2.56%,高于同期主板、創業板換手率水平。從定價效率看,科創板放寬了漲跌幅限制,優化了融資融券安排,市場博弈更為充分,有利于加快均衡價格形成。與此同時,“炒新現象”明顯減少,科創板公司上市后在公司治理和持續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初步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

              6月11日,在科創板開板兩周年之際,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盧文道表示,兩年來,設立科創板試點注冊制這項重大改革符合預期,市場建設穩步推進,從注冊制改革試點看,科創板改革試驗田的作用已經有效發揮。

              盧文道稱,截至2021年5月底,科創板累計已上市企業282家,融資金額3600多億元,占同期上海市場IPO公司數量的64%,融資總額的61%。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上交所已經形成了主板市場和科創板市場雙輪驅動的發展新格局。科創板建設中,鼓勵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集聚效應、示范效應不斷增強,科創板二級市場交易活躍性和市場流動性總體上處于合理的范圍,科創板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能級正在穩步提升。

              盧文道表示,作為增量板塊,科創板是資本市場重大改革的重大突破口和試驗田。兩年以來,科創板全面貫徹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基本理念,進行了一系列系統性制度創新,在發行、上市、交易、退市、并購重組等重點環節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同時促進了資本市場法治完善與生態環境變化。

              盧文道認為,盡管設立科創板試點注冊制這項改革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效,但是各項制度的安排仍然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優化、完善。

              6月10日,上交所副總經理劉紹統表示,科創板從受理到上市委審議,總體用時156天,接近境外成熟市場。并允許符合條件的未盈利企業上市融資,允許紅籌企業特殊股權架構企業上市等制度,滿足了不同類型科創企業的上市融資需求。

              劉紹統稱,2021年一季度,機構投資者占科創板市場交易總額的比重為25%,公募基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科創板公司的流通市值占比近40%,90%以上的科創板公司在上市前獲得創投資本的支持,投資規模近1800億元。

              科創板“硬科技”成色顯現

              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10日,科創板上市公司達287家,總市值超過4萬億元。287家公司首發募集資金合計3644.96億元,在同期A股上市公司數量占比38.94%,IPO募資金額中占比為44.3%。

              市場人士認為,科創板公司行業結構、科創屬性、成長性等表現較為突出,發展態勢良好,未來有可能孕育出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創企業。

              從行業來看,科創板上市公司“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科創板287家上市公司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分別有102家、66家、46家和39家。并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集成電路行業涵蓋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材料和設備等全產業鏈,匯集中芯國際、中微公司、滬硅產業等近30家公司。

              圍繞培育更多具有“硬科技”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創新企業,監管層不斷探索完善科創板制度規則。今年4月16日,證監會修訂《科創屬性評價指引》,新增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0%的常規指標,以充分體現科技人才在創新中的核心作用,同時建立負面清單制度。

              從研發方面來看,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的影響,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金額近40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2.6%;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中位數為9%。

              數據顯示,已經上市的287家公司中,平均研發人員占比近30%,六成公司實際控制人擔任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平均新增發明專利18項;各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其他市場板塊。78家科創板公司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級科技獎項,超過50%的公司參與過國家級重大科技專項。

              業內人士表示,這說明科創板企業普遍對研發比較重視,大部分是技術和人才驅動型的企業,這些企業由于研發投入大,在過去的制度下很難上市,科創板的出現大大緩解了科技創新企業上市難的問題。

              科創板公司業績增速彰顯高成長

              科創板公司業績增速彰顯高成長屬性。從業績趨勢上看,2020年隨著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退去,科創板企業盈利呈逐季回升態勢,2021年一季度業績在低基數效應下更是實現高增長。

              根據Wind統計顯示,2020年A股科創板/創業板/主板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7.9%/42.9%/1.1%,2021年一季度科創板/創業板/主板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05.3%/111.3%/ 50.9%。

              從行業角度看,科創板六大行業業績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投資快報》記者從中金公司研報看到,醫藥生物行業業績增長最為突出,2020年/1Q2021凈利潤分別增長409%/663%,均位列六大行業首位。此外,高端制造行業2020/1Q2021凈利潤分別增長43%/287%,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2020/1Q2021凈利潤分別增長48%/133%。

              利潤表方面,2020年即使在疫情沖擊之下,科創板整體毛利率和凈利率仍然保持穩定。2020年科創板/創業板/主板毛利率分別為35.7%/28.5%/18.0%,凈利率分別為12.4%/6.2%/8.2%。

              在研發支出加大的背景下,科創板仍能維持穩定且良好的盈利能力,主要得益于科創板企業對于管理費用率的控制。2020年科創板/創業板/主板管理費用率分別為6.0%/5.7%/7.0%,分別較2019年下滑0.2/0.6/0.1ppt。2020年科創板/創業板/主板ROE分別為8.8%/6.4%/9.1%,分別較2019年-3.2/ +3.0/ -0.7ppt。

              越聲理財建議關注科創板的投資機會,主要理由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首先,科創板開板迎來兩周年,隨著募投項目的陸續投產,上市公司將陸續釋放業績。根據統計,科創50成份股中,一季報扣非凈利潤實現盈利的個股有39只,占比達到78%;扣非凈利潤增長率為正數的個股有37只,占比為74%。其次,科創板個股估值總體偏低,據機構測算,截至6月10日,PE(TTM)估值分布在20至60倍的科創板個股數量占比接近50%。第三,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科創板共120家公司頒布了股權激勵政策,占比達41.67%。股權激勵能夠綁定公司核心員工利益,與公司一起成長。第四,公募基金持倉比例依然偏低。主動權益基金配置科創板的比例總體呈現提升態勢,從2019年Q3的0.11%提升至2021年Q1的2.62%,接近于2012年的創業板配置占比,公募基金仍會繼續加大科創板的配置力度。

              科創板布局“黃金期”來臨

              近期,在滬深兩市窄幅震蕩之際,以半導體、鋰電池為代表的科技股表現持續活躍。作為投資者衡量科創板市場的風向標,科創50指數更是在5月份上漲近10%。隨著各路資金對科創板配置加大,業內認為布局科創板的黃金期或已來臨。

              “科創板作為中國未來,尤其是硬科技核心資產的搖籃,經歷兩年的發展與成長,已經到了可以集中挖掘、關注的時候。”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說。

              淳石集團合伙人楊如意認為,從中長期估值角度來看,科創板行業中的醫藥和TMT板塊,受益于行業業績整體較為高速增長,當前整體估值經過之前的調整和2019年、2020年相比,今年整體估值在較低水平。而科創板的主導產業5G、半導體、電動車,以及生物醫療都有較好的前景。

              張啟堯認為,對標創業板,科創板掘金仍處早期階段,仍具備較大增配空間。一方面,科創板目前已獲得了近兩年的發展與成長,伴隨早期打新熱情的降溫,已經到了可以集中挖掘、關注的窗口;另一方面,創業板持續獲基金超配,而科創板仍處于相對低配,未來伴隨科創研究的持續深入與拓展,國內機構對科創板增配潛力巨大。

              5月27日,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2021年5月指數季度調整結果在當日收盤后生效。康希諾-U、中國通號、瀾起科技、杭可科技、睿創微納5只科創板股票被納入MSCI中國A股指數,這也是科創板股票首次進入MSCI旗艦指數系列。

              聯儲證券首席投顧胡曉輝表示,科創板5只個股納入MSCI旗艦指數,是對A股科技上市公司質量的認可,將會帶來北向資金流入,有助于提高科創板的市場關注度和活躍度。后續科創板還將迎來富時羅素首次納入,海外資金科創板增配有望繼續提速。

              安信證券認為,短期確是中長線資金布局科創板的“黃金時點”,主因在于,科創板在估值、可投資性以及流動性環境方面均出現了邊際改善:一季報業績高增,表現突出。全年來看,部分板塊如半導體、新能源車等景氣有望持續維持較高水平;而高成長特性將使整體板塊在經濟下行周期具相對更優的業績表現。而5G通信周期仍在上行通道,有望拉動中長期TMT板塊業績增速。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分位,且與創業板的估值差收斂至歷史極低值。隨著7月解禁壓力的釋放,屆時有望出現“黃金坑”,抑或淘出“不畏火煉的真金”。經過兩年積淀,已逐步褪去次新屬性。外資入場,板塊流動性有望繼續改善。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1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1区1区3区4区产品芒果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56prom精品视频在放免费|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