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 10:01 | 來源:中國經營報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事實上,這也是多晶硅價格暴漲致產業鏈內部矛盾激化的一個反映。過去一段時間,除了光伏電池端,組件和電站端都因硅料漲價而下調開工率或處于停工狀態,經營嚴重承壓。......
????????光伏硅料多晶硅短缺、漲價的話題持續升溫。
????????近日,一份署名為某光伏企業的《關于光伏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座談會的匯報材料》指出,今年4月開始,受上游原材料供應不足及硅料、硅片價格高頻率、大幅度上漲雙重因素影響,其開機率大幅度下調到60%左右。同時,有企業被“點名”,被指引導多晶硅按周定價,推升價格上漲。
????????事實上,這也是多晶硅價格暴漲致產業鏈內部矛盾激化的一個反映。過去一段時間,除了光伏電池端,組件和電站端都因硅料漲價而下調開工率或處于停工狀態,經營嚴重承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以下簡稱“硅業分會”)6月16日的數據顯示,國內多晶硅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為21.72萬元/噸,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21.34萬元/噸,相比上周漲幅收窄,但該價格已比去年同期增長兩倍以上。
????????在中下游運轉幾乎“癱瘓”的狀態下,《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高利潤驅動下,除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保利協鑫、新特能源和東方希望等老玩家早前拋出擴產計劃外,又有一批新玩家攜百億資本涌入。
中下游博弈漲價
????????2020年下半年,多晶硅供應趨緊,特別是新疆地區較大部分產能檢修減產,當地兩家企業又發生安全事故,價格已經出現較大反彈,抬升明顯。而直至目前,多晶硅價格飆升至每噸超21萬元水平,這在業內人士看來超乎預期。
????????總體而言,價格上漲邏輯由供需關系決定。雖然硅業分會曾分析,2021年在全球終端需求160GW的前提下,多晶硅市場呈現全年供應緊平衡。但事實上,隨著光伏硅片、電池和組件擴產,產能在2020年以來隨之提升,已經大幅超過多晶硅的產能水平。
????????一位硅片企業資深人士向記者分析,按照多晶硅產能推算,其供給量只能對應180~190GW硅片需求。而硅業分會預測,光伏硅片產能到2021年一季度達207GW,到2021年第四季度達310GW。
????????在光伏產業鏈中,多晶硅、硅片處于上游,電池、組件、電站開發和運營處于中下游。由于供需失衡,多晶硅漲價兇猛,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也悲喜不同。
????????不難想象,2021年一季度多晶硅企業業績表現亮眼。
????????由于組件靠近電站端,又是提早簽訂供貨合同,當漲價向下傳導,組件企業敏感度最強。光伏機構PV InfoLink早前分析,3月一線組件大廠大多維持在65%~70%的開工率,進入4月進一步下調,二、三線廠家開工率更加低迷。
????????“現在部分組件企業開工率在30%~40%,倉庫里組件積壓嚴重,需要清理庫存讓資金回籠,都希望硅片價格回落之后,用現在折價賣掉的組件資金,再來開工做組件,這樣成本低。”某電池組件企業負責人如是表示。
????????如此情形下,頭部組件企業的業績呈下滑態勢。2021年一季度,晶澳科技、阿特斯和東方日升等企業業績急轉直下,三家企業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6.1%、79%、68.3%。
????????電站終端需求也不如預期。某光伏EPC龍頭企業高管向記者坦言:“目前下游電站端都很難,不干沒事做,干了不賺錢甚至虧損。因此,有任務指標的央企國企,經濟賬如果能算過來就開工了,另外能少量并網交代任務的也就開工了,其他投資方則觀望降價,或選擇明年并網。”
????????在上述高管看來,今年光伏市場裝機量大概率不及預期。“如果這種市場態勢持續下去,完成裝機40GW也困難。”這與光伏行業協會先前預測的55~65GW水平相比,已經是大打折扣。
????????當然,電池企業也并不好過。PV InfoLink分析認為,6月初組件大廠持續停止采購電池,下游對于組件拉貨力道減緩、部分廠家暫停商議部分規格的產品。端午假期前夕,部分電池片廠家開工率40%~50%。整體訂單落定狀況不明朗,市場觀望氛圍濃厚。
????????對于多晶硅漲價問題,通威股份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不存在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的情形。建議產業鏈各環節,包括硅料、硅片、電池和組件等,回歸理性,把握投資節奏,合理布局產能,否則會出現供需失衡,價格奇高或奇低的殘酷現實,不利于產業和企業的穩定發展。同時,某多晶硅企業高管也告訴記者,在供需矛盾失衡的現實面前,產業鏈其他環節等待更多的多晶硅產能釋放,其他別無選擇。
????????實際上,關于多晶硅漲價問題的爭議,揭開了產業鏈內部矛盾激化的真實面。而目前這種產業鏈內部上下游博弈已經在傳導。
????????硅業分會分析認為,6月份產業鏈中間各環節主動下調開工率,預計需求減少量在2000噸左右,預計6月份多晶硅環節供需將逐步達到平衡狀態。從整個產業鏈來看,相對過剩的中間環節通過減產而非降價的方式,以期使市場逐步達到新的平衡,上下游博弈開始影響市場價格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背景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召開光伏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座談會,并發布的《關于促進光伏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呼吁》指出,受多晶硅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光伏企業已經大幅降低開工率,減產甚至停產,部分訂單出現違約、毀約現象,產業發展面臨較大的誠信風險。建議企業守法合規、理性經營,尊重契約精神,自覺抵制對多晶硅、硅片產品的過度囤貨、哄抬物價行為,以及非自身生產經營需求的投機行為。
新玩家陸續涌入
????????資本往往逐利。當多晶硅供需矛盾尖銳、利潤空間的誘惑力足夠大時,資本已經奔赴在造富路上。
????????2020年以來,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保利協鑫、新特能源和東方希望等老玩家已經在擴產或拋出擴產計劃。
????????不僅如此,高利潤空間還刺激了“停滯”產能的再啟動,如南玻A和聚光硅業。
????????2020年南玻A年報顯示,南玻A主動對多晶硅產線停車技改升級,全力推進相關解決方案。對于未來發展方向,南玻A方面公開表示,重點發展多晶硅產業,擴大市場占有率與市場影響力。
????????記者采訪了解到,東方日升在2020年11月收購聚光硅業(原內蒙古盾安光伏停產產能)后,原規劃多晶硅總產能1.2萬噸,目前年化產能不滿0.8萬噸,在今年1月已實現出貨,并與上機數控簽訂了超3年的多晶硅長單。
????????除此之外,多晶硅領域也不斷涌入新玩家,包括同德化工、新疆晶諾新能源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諾新能源”)、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陽股份”)和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麗豪”)等。
????????其中,晶諾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4月,主要涉及硅及相關高純材料生產、銷售等。新疆胡楊河市發改委官網曾在6月3日發布晶諾新能源年產2×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報批公示。
????????晶諾新能源是杭州錦江集團旗下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鈄正剛。公司官網顯示,杭州錦江集團始創于1983年,產業主要包括環保能源、有色金屬、化工新材料、貿易與金融。2018年末,集團總資產近800億元,營收近千億元。
????????另一光伏電池玩家——潤陽股份也不可小覷。潤陽股份成立于2013年5月,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的研發及制造等,2020年全球電池片出貨位居第三。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該公司正籌備上市,并于2020年11月已開始接受輔導。
????????據內蒙古鄂托克前旗官方2021年4月16日消息,鄂托克前旗與潤陽股份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一體化推進硅料—切片—電池片—組件以及光伏發電供能全產業,總投資297億元。緊接著,據《寧夏日報》6月8日消息,潤陽股份又將在寧夏石嘴山市投資130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的高純多晶硅項目和年產5GW的高效電池項目。
????????在外界看來,潤陽股份有意構建一體化產能,不過其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公司做硅料和電池,其他環節還不清楚。
????????值得關注的是,由海南皓梵投資有限公司和海南卓悅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的青海麗豪。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從事高純晶硅等半導體材料的生產工藝研發、生產和銷售,是青海省政府招商引資重點項目之一。剛成立不久,該公司分三期建設年產20萬噸高純晶硅生產項目,計劃總投資180億元。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該公司已經在籌備核心設備了。不過,該公司是否投資光伏應用的多晶硅,記者致電青海麗豪,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對于新玩家的入局,上述多晶硅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這就是市場,價格高了,新玩家就進來了,市場會自動調解供需。”
????????多晶硅行業觀察者李巖認為,今年新投建的產能預計到明年下半年才真正達產,因此這期間多晶硅還會供不應求,明年下半年才有所緩解。新玩家進入是看到了短期供需失衡的巨大利潤。光伏大方向是增長的,而且增速比一般行業快,長期看會有不錯的機遇;但如果僅僅是短期投機,最后也可能會輸得很慘。
????????受2018年“5·31”光伏新政影響,國內多晶硅價格大幅下滑,企業生存艱難,二線廠商相繼停產。2019年以來,多晶硅領域逐漸形成了以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保利協鑫、新特能源和東方希望等頭部企業為主導的市場競爭格局。
????????在李巖看來,多晶硅行業進入門檻主要是資金和技術,缺一不可,新玩家資金應該問題不大,但技術就不一定了。新玩家入局并不會造成市場格局的太大改變,未來還是以通威股份、保利協鑫、大全新能源和新特能源等龍頭企業主導的競爭格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