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 15:50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曹衛新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共審核了18單并購項目,15單獲通過,3單被否。從并購重組委提出的審核意見來看,“標的資產持續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是并購重組未獲通過的主因。...
近日,國內最大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沙鋼股份收購IDC資產被否一事,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這場“馬拉松式”的并購重組耗時近5年,經歷了788天超長期“任性”停牌,用兩年多進行審計、評估、補充盡調,之所以被否,主要是因為上市公司未能充分披露標的資產海外政策風險和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的相關規定。
截至7月11日,今年以來,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共審核了18單并購項目,15單獲通過,3單被否。從并購重組委提出的審核意見來看,“標的資產持續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是并購重組未獲通過的主因。
方案顯示,沙鋼股份本次收購標的核心資產GS業績表現并不理想。由于GS客戶之一德利迅達香港未按時支付租金而構成違約,GS多次催告無果,對與德利迅達香港2018年交易形成的應收賬款余額在2019年末全額計提減值準備,最終導致收購標的蘇州卿峰2019年凈利潤虧損。如果本次交易得以完成,GS實現并表,沙鋼股份2019年度和2020年度備考凈利潤均將為負。
并購重組本是市場存量資源實現優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能幫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上市公司借由并購重組提升發展質量、優化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需要的是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來不得半點忽悠。
誠如業內專家所言,任何企業多主業推進,都需要強調企業自身的資源稟賦,圍繞自身已有資源展開,而不是通過單純的投資,謀求在一個不熟悉、不相關的產業另起爐灶。國內在新基建浪潮中已經建設起很多數據中心,國內數據服務商也成長起來了,此時再收購國外的資產,標的估值、盈利前景是否有較大變化?是否是資源浪費?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作為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新形勢下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需要扎緊并購重組的“籬笆”,圍繞提升自身經營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目標去做,不進行虛假重組、忽悠式重組,并購道路一定會越來越寬。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