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08:3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善水科技的營業收入縮水一個億,并且公司的業績是處于持續虧損的情況。
去年7月份,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善水科技”)首次披露招股書。公開資料顯示,善水科技成立于2012年,總部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這次IPO,善水科技擬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不超過5366.00萬股,擬募集資金13.13億元,其中12.6億元用于“年產6.1萬噸氯代吡啶及1.5萬噸2-氯-5-氯甲基吡啶建設項目”,5272.66萬元用于研發大樓建設項目。
要知道,國內環保監管日趨嚴格,而善水科技所屬的行業正是重污染行業。那么,公司這些年的經營情況到底如何?
盈利能力持續下滑
對于闖關IPO的企業來說,首先關注的指標就是業績。畢竟,沒有業績,哪來的說服力?
善水科技2018-2020年期間,其營業收入分別為4.81億元、4.47億元和3.84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43億元、1.38億元和1.02億元。
三年時間,善水科技的營業收入縮水一個億,并且公司的業績是處于持續虧損的情況。
根據wind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善水科技的營收增長率呈持續下降趨勢,凈利潤增長率呈持續下降趨勢,凈資產增長率呈波動增長趨勢,總資產增長率呈波動下降趨勢,其中2020年度,公司營收增長率為-14.22%,同比有所下降,低于同期行業的平均水平6.5%;凈利潤增長率為-20.97%,同比有所下降,低于同期行業的平均水平-4.2%。
(圖片來源:wind數據)
善水科技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主營業務收入,2018年至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8,014.94萬元、44,707.12萬元及38,337.60萬元;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7.75%、52.79%和42.76%。公司5-硝體和2-氯吡啶兩類產品的毛利率水平均出現同比下滑。
產品結構單一存風險
善水科技主要經營染料中間體、農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其中染料中間體包括6-硝體、氧體、5-硝體和鄰氨基苯磺酸,農藥和醫藥中間體包括2-氯吡啶等氯代吡啶系列產品。
從收入構成上看,善水科技主營業務收入就兩大部分。其中,5-硝體和2-氯吡啶是公司報告期內新增的產品,目前收入比重較低。并且,2019年這兩類產品收入金額較2018年同期均出現下滑,收入占比也隨之降低,使得善水科技產品結構趨于單一。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說明書)
而染料中間體業務過去三年的營業收入也在逐年減少,具體來看,2018年至2020年期間該業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56億元、4.3億元和3.2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4.95%、96.19%和85.79%。
同時,2018年至2020年期間,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7.75%、52.79%和42.76%,也呈現一些浮動。
隨著化工行業供給側調整的結束,善水科技未來毛利率水平上升趨勢恐怕難以繼續。一旦公司毛利率出現下滑,則可能給公司凈利潤帶來較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主營業務重點產品的6-硝體,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6-硝體毛利率分別為49.66%、54.68%和47.76%。下游市場需求方面,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印度等國家進入“隔離”狀態,進而導致其染料制造商停工、減產,發行人貿易型客戶(外銷)下游銷售對象一般為印度染料制造商,因此印度市場需求的下降導致發行人面臨主營產品銷售價格下降的風險。
兩子公司持續虧損
善水科技旗下共有眾力化工和長興化工兩家子公司,均是收購而來。然而,從經營狀況來看,這兩家子公司非但沒有為善水科技貢獻利潤,反而讓其陷入持續虧損窘境。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說明書)
招股書披露,善水科技分別在2014年、2016年分兩次收購了眾力化工100%股權,用于生產氯代吡啶系列產品。
善水科技據招股書披露,考慮到2015年、2016年眾力化工暫時無法批量生產,存在可回收金額低于賬面金額的情況,故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31.28萬元。此外,2018年末長興化工的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部分資產已報廢或處置,包含商譽的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金額,故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74.86萬元。
具體來看,眾力化工這些年的業績情況如下: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說明書)
由此可見,眾力化工被收購前后都處于虧損狀況。
此外,善水科技2016年斥資1100萬元取得了長興化工100%股權,用于生產鄰氨基苯磺酸等產品。然而,長興化工的經營狀況同樣不容樂觀,也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說明書)
長興化工的營收自收購以來逐年遞減,其2016年的營收尚可達到4390.93萬元,但2019年卻只有8.78萬元的營收,下滑99.8%。
綜合來看,善水科技自2014年收購眾力化工以來,截至2019年年底累計虧損額達4793.32萬元,到了2020年也僅僅盈利151.76萬元;而自2016年收購長興化工以來,截至2020年年底累計虧損額為1666.31萬元。
兩家子公司的長期虧損勢必會對善水科技未來的業績造成負面影響,盡管公司表示在對兩家公司進行技術改進。技術改進又能對產能利用率的提高起到怎樣的作用?又能為產品的銷售水平起到怎樣的作用?這些最終又能給公司帶來怎樣的盈利狀況?并且收購兩家公司之后,這兩家公司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虧損狀態,這是否又說明公司的管理能力有限?
還有盡管公司對外稱,公司及其子公司擁有國內授權專利30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22項。但公司近三年來的研發費用率卻常年維持在3%左右,具體來看,2018年至2020年期間,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16億元、0.16億元和0.13億元。
如此低的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如何在市場上與競爭對手競爭?況且公司生產的產品可替代性又如此強,倘若不能在研發上占據優勢,勢必未來將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不知公司又該如何應對?未來公司發展又將走向何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