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16:02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績表現亮眼,但流動性長期緊張,公司大規模儲備黃金,導致經營性現金流長期為負,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大部分時候只有區區數百萬,連短期借款都無法覆蓋。...
上會前一天被取消審核的老鋪黃金,3個月后卷土重來,終于將在本周迎來上市征程中的最大考驗。
走高端路線,主打收藏類的古法手工金器,讓老鋪黃金在行業的集體失落中走出獨立行情,業績增長、盈利能力提升,賣黃金居然能錄得40%以上的毛利率。
業績表現亮眼,但流動性長期緊張,公司大規模儲備黃金,導致經營性現金流長期為負,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大部分時候只有區區數百萬,連短期借款都無法覆蓋。
同時,盡管擬上市公司盈利穩定,但實際控制人名下的其他公司,在與公司完成大額關聯交易后,均陷入虧損。
這些“冰”與“火”的沖撞,構成了老鋪黃金割裂的市場認知。
現金流長期為負
各大城市幾乎每座商場一樓的黃金位置,都被各大品牌的黃金珠寶店占據了。
這可以說是大眾日常消費中競爭最激烈的賽道,Tiffany、卡地亞、寶格麗等奢侈品品牌占據高端市場,港資品牌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縱橫中間段市場,內資品牌老鳳祥(50.390, 0.15, 0.30%)、周大生(21.590, -0.17, -0.78%)、潮宏基(5.850, 0.27, 4.84%)等從下至上延伸。
市場競爭持續白熱化的同時,經濟調整、疫情等原因削減了黃金珠寶這類非剛需消費的需求,對行業整體也形成一定沖擊。
A股數十家黃金珠寶上市公司,業績穩定增長的少,下滑和虧損的多,金凰珠寶、東方金鈺、赫美集團、金洲慈航等公司甚至成為市場上臭名昭著的暴雷股。
即便如此,仍然源源不斷地有黃金珠寶類公司沖擊A股上市,中國黃金(15.250, 0.07, 0.46%)、曼卡龍(19.480, 0.37, 1.94%)今年年初敲鐘,迪阿股份即將加入這個陣營,排隊等待的還包括夢金園、菜百首飾以及屢敗屢戰的周六福等。
在這個長長的名單中,即將于7月22日首發上會的老鋪黃金,有何特別之處?
與大部分黃金珠寶上市公司不同,公司主營業務為中國古法手工金器,產品包括花絲類、鑲嵌類、鏨刻類和素面類等,兼具飾品佩戴和收藏傳世價值。
其他黃金珠寶品牌,大多通過加盟為主的方式,搶占商場和街面的鋪位,動輒開出上千家門店;老鋪黃金定位高端,其直營店鋪主要分布在SKP、德基廣場、王府井(26.890, 0.60, 2.28%)百貨等核心商圈,到現在也只有17家門店。
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35億元、6.63億元、9.4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48.56萬元、3550.02萬元、9146.10萬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27億元、6833.77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維持高位,且不斷提升,分別為34.01%、35.33%、38.93%、44.81%。斑馬消費梳理后發現,同行業公司黃金類業務毛利率普遍很難超過10%,珠寶類業務才能勉強達到與老鋪黃金綜合毛利率相當的水平。
即便如此,公司近年運營效率處于下滑趨勢之中,平均單店月均銷售額分別為625.22萬元、509.79萬元、459.21萬元、386.24萬元。
公司計劃將IPO募集資金中的絕大部分,用于在上海、成都、廣州、深圳等地新開11家門店——如果單店效率下滑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大肆開店無疑會反噬公司業績。
2017年-2019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6164.03萬元、-6124.55萬元、-4336.19萬元。
上述年度,老鋪黃金將大部分現金資源用于黃金儲備,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35億元、4.56億元、6.06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87.05%、80.33%、83.43%。
同期,公司貨幣資金僅有幾百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僅為1%左右,而上述時點公司的短期借款均達數千萬元。
另外,因為黃金儲備,公司已經在報告期內陸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投資損失上百萬元。
業務水份有多大?
1995年,湖南岳陽人徐高明從岳陽畜牧水產系統離職,創立紅喬旅游,2004年以此為基礎創立金色寶藏。這兩家公司主營業務為景區旅游商品、文化產品及旅游紀念品等。金色寶藏旗下運營“老鋪黃金”和“金色寶藏”兩個品牌。
因為金色寶藏公司“業務和產品存在不確定性,不適宜作為上市主體”,徐高明便謀劃將老鋪黃金分拆。
2016年12月,老鋪有限設立,對金色寶藏旗下“老鋪黃金”品牌黃金類業務實施業務合并,老鋪黃金完成分拆。
但是,老鋪黃金屬于獨而不立,曾長期與徐高明控制的公司開展關聯交易。
實際控制人徐高明、徐東波父子,直接或間接持有上市主體88.957%的表決權。同時,他們持有金色寶藏、文房文化100%的股權。
2017年,公司經常性關聯交易金額達到2913.69萬元,其中最大的一筆即是公司向金色寶藏采購2448.33萬元。當年,金色寶藏為公司第二大供應商。次年,采購金額降至457.51萬元,金色寶藏仍然是公司的第五大供應商。
金色寶藏不僅是公司的供應商,也是公司的客戶之一。與之類似的還有文房文化。
不過,從賬面上來看,上述關聯交易在2019年均被終止。
老鋪黃金IPO招股書顯示,孵化了老鋪黃金的金色寶藏,長期資不抵債,2019年營業收入3038.50萬元,虧損2188.99萬元,去年開始也停止了業務;文房文化去年前三季度營業收1153.92萬元、凈利潤-551.61萬元。
老鋪黃金業績節節攀升,有關聯交易的關聯公司卻悉數虧損,其中到底有何貓膩?
為了全力扶持老鋪黃金的發展,連公司老板徐高明都親自上場。2017年-2019年,徐高明與老鋪黃金的交易金額分別為35.02萬元、47.96萬元、87.43萬元。對此,公司表示,“關聯方自行到店消費,形成偶發性關聯銷售。”
與此同時,公司管理團隊中的彭柳華、徐銳、李佳等多人,報告期內從公司購買產品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
另外,公司也存在大供應商與大客戶重疊的現象。
一般情況下,黃金珠寶上市公司的黃金原材料,從上海黃金交易所等機構集中采購。但是,公司第一大供應商長期為北京工美集團。而且,這家公司也長期進入公司前五大客戶名單。
此前,甚至有媒體懷疑,公司主要供應商之一的佳得派(代工業務),可能由公司掌控。
在去年年底的反饋意見中,監管層對老鋪黃金的上述問題,發出奪命52問。
之前的取消審核,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公司此次能否順利過關,核心還是在于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